中美撞机细节曝光:美销毁方式不当 中方或取得机密
2017-04-12 11:12:00 来源: 环球网

资料图:美国将肇事军机运回国内。美方人员虽然进行了机密销毁处理,但方式不当,可能未达到销毁效果。此外美方机组人员还违规将大量机密数据带到飞机上。

一直有传闻称,在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后,中国因考察EP-3侦察机而获得一座“情报富矿”。最近美国爆料网站“The Intercept”根据一份在该事件发生后3个月由美国海军和国家安全局共同完成的综合报告,以及前国家安全局雇员斯诺登于2013年获得的文件,透露了这起事件的敏感细节。

报道称,在撞机事件发生后,尽管美国机组人员赶在EP-3落入中国人手中之前,执行了紧急销毁程序,但中国获取该机机密信息的可能性仍“高度存在”。据称,在撞机发生后,机上乘员的处置显得“手忙脚乱且不专业”。这份报告称,机组成员没有使用适当的工具破坏装备,举动非常随意。由于从未进行过紧急破坏训练,结果他们只是在一时冲动之下,随意决定哪些设备需要破坏。

“从撞击发生到降落中国机场之间有40分钟的时间,调查人员认为这足够抛弃或者毁坏所有的敏感材料,但实际上并没有可供利用的便捷方式或者标准程序能及时毁坏计算机、电子媒介以及硬盘”。根据美军“降落在敌方领土的紧急行动计划”要求,应该撕碎或者丢弃敏感材料并使用斧头破坏装备,但并没有描述应该如何做。由于机上并没有粉碎机,“他们只能用手撕文件并将其散落到整个飞机,把记录截获数据的磁带拉断,希望中国人不能复原它们”。更糟糕的是,该机只有一把用于逃生的消防斧,机组乘员发现斧子太钝,无法有效地毁坏装备。“他们只能把笔记本电脑扔到地板上然后用脚猛跺,或者拎起来用力砸桌子”,但“所有方法都不能确保中国人无法恢复其中的数据”。

一名任务组成员说,有人递给他一个“超级重的手提箱”,建议他拿箱子当锤子用。按照美国海军和国家安全局的报告,这个手提箱可能是一个铝制的“通信安全措施箱”,内藏导航员的密钥材料。当他用这个箱子猛击其他装备时,“箱子突然弹开,关于该机的机密材料散落一地”。

报道还说,机组乘员设法通过应急舱门丢掉了部分密钥材料、密码本和两个便携式电脑,但16个密钥、其他的密码本和便携式电脑以及用于处理信号情报的大型电脑仍然在飞机上。至于敏感的信号收集装备,他们销毁了显示终端和控制系统,但没有毁掉无线电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器,“后者是整套系统最关键的部分”。该机还储存有大量的秘语和数据装置,它们用于在飞机和基地之间进行保密通信和数据传输,也未遭到物理破坏。

由于事情过于混乱,调查人员甚至搞不清机上机密材料的清单,只能依赖于乘员的回忆来确定他们携带了什么物品到飞机上。调查人员惊讶地发现,机组人员违规将大量机密数据带到飞机上,这使其处于不必要的风险之中,其中包括整套密码本以及几乎属于最高机密的密钥材料、部分美国和盟国情报人员的个人信息。尽管美国军方每天都会更换密钥,这些泄露的信息可能并未直接造成损失,但为通知25万个GPS导航系统用户需要对密码进行修改,美军花费了近两周的时间。

调查者认为,该机最敏感的信息是从中国收集数据的任务分布情况。这些泄露的信息包括美国对中国的哪些数据感兴趣,以及数据里的代号,这将有助于中国改进保密方法。据称,在其中一个用于收集通信的系统中,任务乘员不小心遗留了一段录音,包括45分钟解放军海军的加密通信以及完成破译的通信内容。这将帮助中国了解美国的破译能力。泄露的另外一项重要情报是暴露美国具备收集、定位中国对潜通信系统信号的能力。

尽管调查人员最终确定这次情报损失并非灾难性的,不会帮中国更好地利用美国的加密系统,但可能帮助解放军发展反侦察手段。如果中国将类似设计融入自己的系统内,将使得美国在未来分析中国的通信变得更困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