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80双象征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陶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等代表,将从17个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取出的泥土,洒在这些色彩、形态、大小不一的陶鞋上。
陶鞋创作者、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教师王成说,过去,他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博物馆中看到那些战争受害者的鞋子,受到震动,印象深刻,回国后就萌发了创作象征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陶鞋的想法,并组织孩子们一起付诸实施。
现场摆放的陶鞋。 朱晓颖摄
现场沙土上的陶鞋造型,有的是婴儿鞋、少儿皮鞋,有的是破旧的成人布鞋、“三寸金莲”小脚鞋。
“鞋子,能够透露出人们的年龄、身份、家庭贫富状况”,王成说,现场的每一双鞋,都代表了一类人群。在南京大屠杀浩劫中失去生命的人,不仅有青少年、成年男女、老人,还有襁褓怀抱中的婴幼儿。他创作的陶鞋中,有一组是一家七口人的鞋,“象征着无数被杀戮、被摧毁的活生生的家庭。”
现场摆放的陶鞋。 朱晓颖摄
据主办方介绍,现场布置的陶鞋展柜长13米,宽1.2米,寓意南京沦陷的1937年12月13日。活动现场共展示80双陶瓷鞋,寓意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柜底沙土中,陶鞋有的置于土上、有的半埋、全埋,意象化再现1937年在南京的同胞所经历的苦痛与压抑。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小学生和前来吊唁的民众们,将一枝枝黄色、白色菊花摆放在展柜四周。
现场摆放的陶鞋。 朱晓颖摄
清明长假期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众多参观者,人们以各种形式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据馆方统计,2日当天接待的参观人流超3.7万人次。
4日即是清明节。该纪念馆将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祭、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为和平演唱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