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银行业的萧墙之危
2017-01-13 08:43:00 来源:新华网

债务危机以来,欧洲银行业一直噩耗频传:德意志银行继2015年巨亏68亿美元后,2016年业绩也大不如前;意大利最大银行裕信银行去年底裁员1.4万人,另有多家银行收缩各地业务……欧洲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再次引发全球关注。

欧洲银行业目前的困境主要源于增长乏力。经济基本面羸弱,使许多深耕于中小企业信贷的欧洲银行步履维艰。一些南欧国家如意大利,私营部门在银行的不良贷款已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左右。体量之大,靠局部修补或已无济于事。

值得关注的是,私营经济的恶化令许多欧洲银行开始大量持有政府债券。数据显示,欧债危机发生至今,西欧与南欧银行业持有的主权债分别超过7000亿英镑。这意味着,银行与政府已经牢牢地绑在了一起。无论银行或政府,只要有一方“蒙难”,整个国家都将陷入政府债务与银行危机的恶性循环中。一些银行为了从增长低迷与债务问题的泥潭中拔足,开始提高业务风险偏好,放松合规标准,新的问题也由此而生。

首先是不良贷款持续飙升。2015年,意大利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是3600亿欧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8%。为避免短期不良贷款激增,银行被迫选择继续放松标准,向贷款者提供滚动展期贷款,寄望经济复苏后将贷款收回。然而,疲软乏力的经济增速,使得银行业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终未能奏效。据统计,银行业坏账近半集中于房地产与建筑业,且2/3贷款都是以个人房产作抵押。经济低迷,居民收入下降,房价下跌,导致坏账螺旋式上升。

其次,庞大的问题衍生品成为定时炸弹。危机以来,欧洲央行坚持低利率宽松政策以稳定经济。多轮宽松之后,一些经济体甚至出现了负利率,导致银行利差受到极大挤压。为了求存,许多银行不惜提高风险偏好,将盈利希望寄托于衍生品等高风险高回报业务。据德意志银行2015年年报,该行持有的未到期衍生品规模高达42万亿欧元,而2015年德国的GDP总值仅为3.2万亿欧元,欧盟同期的GDP总值为15.5万亿欧元。德银的总资产规模只有1.63万亿欧元,这意味着其杠杆率已经达到了25倍。一旦头寸出现风险,这家欧洲最大的全球性银行可能将土崩瓦解,并将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另外,政治动荡也使欧洲银行业雪上加霜。英国脱欧、欧盟内部政治角力与各国民粹意识的高涨,使得从欧盟全局以及各国政府层面进行统一的救助安排难以达成合意。监管规则、企业破产法规的滞后以及相关的税收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欧洲银行业及时处理不良资产的能力。作为全球最主要的金融市场之一,欧洲一旦发生银行危机,很可能会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