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西方政治“变形记”
2017-01-12 22:07:00 来源:新华网

“后真相政治”重塑欧洲

“后真相”是牛津词典2016年的年度词汇。英国脱欧公投期间,这一词汇频繁出现在各类报道和分析文章中,公投本身也被定性为“后真相政治”,即“客观事实对公众观点的影响不如诉诸感情或个人看法更有力”。

“后真相政治”背后,是民粹主义运动和社交媒体的结合,是政客对民意的迎合、诱导与操纵,更反映出欧洲传统政治机制在数字化时代的失灵和失效。可以预见,英国脱欧公投之后,“后真相政治”仍将在欧洲长期存在,继续冲击乃至重塑欧洲政治生态。 [查阅详细]

日本“网络右翼”与“传统右翼”相互借势

近日,因韩国民间团体在釜山日本总领事馆前设置“慰安妇”少女像,韩日围绕“慰安妇”问题的纷争重燃,被称为“网络右翼”的日本网民群体趁机在社交网站大肆散布憎韩、厌韩、污蔑“慰安妇”的网文、评论和漫画,掀起新一波反韩浊浪。

随着日本政治的右倾化,“网络右翼”不仅在社交媒体等新舆论场声势汹汹,还从线上走到线下,与传统右翼势力互相借势,反过来对日本社会整体右倾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查阅详细]

美国政治遭遇“网络变量”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入主白宫,但与去年美国总统选举等有关的各类谣言仍在蔓延。1月11日,有网络谣言称推特公司将在48小时内关闭特朗普的推特账号,理由是这一账号发布仇恨和种族主义言论。而推特一直是特朗普发布言论、与选民互动的重要平台。

这则假消息一度在网上刷屏,不满特朗普的网民纷纷为推特公司“点赞”。尽管消息很快被辟谣,但这起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对美国政治生态的影响。回顾特朗普当选这一“黑天鹅”事件,或许应当重新审视黑客、水军、“邮件门”等网络元素在美国政治中扮演的角色。 [查阅详细]

“网络民粹主义”何去何从

数字化时代放大了西方社会固有或新生发的各种矛盾,催化着政治、经济、阶层、信仰、身份认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和分歧出现和加深。在新媒体、社交媒体等新传播工具冲击下,“民意”被诱导、被裹挟、被塑造、被歪曲、被撕裂,甚至被伪造。以至于,“得社交媒体者得天下”一说,被越来越多西方政客认同和追捧。

在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将社交媒体视为胜选的一大利器,上台后仍将继续“推特治国”;在欧洲,极右翼政治势力利用网络,正将整个政治光谱向右移动;在日本,“推特”“脸书”正成为右翼否认历史、发表谬论的新舞台……

特朗普本人曾说,“善用媒体,还要学会虚张声势”,“好名声比坏名声强,坏名声比没名声强”。诚然,数字化时代,一些极端观点和言论在社交媒体上正裹挟着一股乖戾之气,冲击西方传统的舆论体系和民意渠道,“网络民粹主义”正成为西方政治生态的颠覆者。 [查阅详细]

网络起家的政坛黑马——五星运动党

意大利最大反对党五星运动党领导人贝佩·格里洛近日炮轰意大利媒体“制造假新闻”,“要让大众评审决定新闻的真实性”。此言一出立刻招致意大利媒体声讨,意大利全国媒体联合会谴责格里洛的言辞“中伤了所有记者”。

言辞大胆、出位是喜剧演员出身的格里洛一大特点,他领导的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党自2009年横空出世以来从不按常理出牌。 [查阅详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