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不借风也能飞上天?这个非遗让探访团开眼界丨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
2022-08-11 01:48:00 来源: 汉网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宏成为探访团团员介绍磨鹰风筝。长江网记者吕诗文 摄
  长江网讯(见习记者包孟) “哇!这和我平时放的风筝一点都不一样!它是立体的,像个真鹰一样!”探访团小成员、武昌实验中学沙湖学校四年级的马行健兴奋地指着墙上的磨鹰风筝说。7月26日上午,“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宜荆荆都市圈探访团走进位于荆州沙市区荆江大道的荆楚非遗传承院,感受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荆州磨鹰风筝。
  荆州荆楚非遗传承院的风筝坊内,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宏成正在画磨鹰风筝造型的图纸,探访团成员走进屋内,看到满屋各式各样的风筝,赞叹不已。屋内最多的风筝是荆州特色磨鹰风筝,高挺立体的鹰头和身躯、眼睛部分镂空并配有亮彩的“活眼”,灵动不已。“能转动的眼睛,整体形状绘画似真鹰,就连尾部都是渐变羽毛,这个风筝放在天上一定像真老鹰一样!”探访团小成员、红领巾国际学校3年级的张一沐说。
  “磨鹰风筝的神奇之处不光是眼睛,它的飞行方式也和普通风筝不一样。”说着,孙宏成站起身走到墙边拿下挂着的磨鹰风筝向探访团成员介绍,普通风筝的重心靠后,借助风力才能飞上天,磨鹰风筝的重心靠前,借助一定的迎角拉动风筝线风筝上升,松线即能盘旋,让磨鹰风筝无需借助风或是在室内也能飞上天。“另外,磨鹰风筝因成型立体,骨架是有弧度的,做磨鹰风筝不仅要会竹工、木工、钳工,还要会绘画,因此做一个磨鹰风筝非常考验功力的。”孙宏成说。


  探访团成员认真聆听磨鹰风筝制作工艺介绍。长江网记者吕诗文 摄
  磨鹰风筝作为荆州特色,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源自荆楚“磨鹰斗犀牛”,“磨鹰”被楚人看作凤凰化身,守护万物生灵。因此人们把“磨鹰”制作成风筝放飞苍穹表达敬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当大家一起在街上放飞磨鹰风筝,到达一定高度一起把线剪断,任凭其自由飞翔,好不壮观。”孙宏成说。
  参观结束,探访团成员准备前往下一个非遗文化场馆时,探访团小成员马行健走到孙宏成身边问:“大师,我今年只有10岁,能学会做这个厉害的风筝吗?”孙宏成听到笑着说“我在不到10岁就开始做磨鹰风筝了,到现在都做了50多年的风筝了!你一上手肯定就会做!”孙宏成说,非遗文化是因为独特技术才能被称作非遗,“我很高兴也非常欢迎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主动走进荆州荆楚非遗传承院学习传统技艺。”
  【编辑:朱曦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