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他不仅写下七子之歌
2022-07-15 21:36:00 来源: 武汉图书馆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这首让中华儿女耳熟能详的歌曲,曾在澳门回归时,打动了无数人。 它改编自诗作《七子之歌·澳门》, 作者是闻一多。
  今天是闻一多逝世76周年。
  1
  1899年11月24日,闻一多出生于湖北浠水县。
  1910年,从家乡来到武昌的闻一多,被两湖师范学堂附属高等小学录取。 两年后,这个从闭塞小镇走出来的少年,以湖北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学校,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求学生涯。
  图:闻一多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闻一多积极投身其中。这期间,他接连收到家中两位哥哥来信,说父亲希望他回乡度假。此时远在湖北老家的父亲,由于无法了解北京真相,出于对爱子的担心,要求他暑假返乡。
  然而,对于父亲的此番催促,闻一多却没有答应。1919年5月17日,他寄给父母一封长篇家书作为回答。


  写这封信那一年,闻一多20岁,正在清华读书。
  在信中,闻一多向父母表明了自己会留在北京的坚定意愿:
  “……今年不幸,有国家大事,责任所在,势有难逃,不得已也。……两大人虽不见男犹见男也。”
  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且男在校中,颇明大义,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当知二十世纪少年当有二十世纪人之思想,即爱国思想也。”
  信中字字句句体现着闻一多的抱负,体现着这位爱国民主战士的家国情怀。
  02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美国创作了《七子之歌·澳门》,1999年作为澳门回归主题曲的《七子之歌》的歌词,正是改编自闻一多的这首诗。


  图:青年时期的闻一多
  其实,早在闻一多留学美国的第二年,他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红烛》,表达了对祖国热切的思念和赞美。
  03
  1946年6月26日,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遇刺,终因抢救无效逝世。一向主张“反独裁、反内战”的李公朴遇刺身亡,这一消息,令期盼和平的中国人无比震惊。


  7月15日,上千人会集在云南大学至公堂,举行李公朴遇难过程报告会。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一个本应避开特务监视的人,这时却走上了讲台,他就是李公朴的挚友,民盟中央委员闻一多。


  闻一多遇刺的地点,就位于繁华的昆明城内,枪声隔着几条街都听得到。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闻一多被乱枪射杀,当场身亡。
  逃难还是赴难?还家尽孝尽责还是为国尽忠尽力?
  有些选择,从一开始就有迹可循,同时也注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你是一团火 照彻了深渊 你是一团火 照明了古代 你是一团火 照亮了魔鬼 烧毁了自己 ……”
  今天 是闻一多逝世76周年
  致敬!
  来源丨共青团中央
  图书推荐
  (点击封面进行阅读)
  书名:闻一多诗选
  作者:闻一多
  出版社: 青岛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内容简介: 闻一多一生著作颇丰,其才情和智识不断塑形他成为一个诗歌、散文、杂文、文论的集大成者。本书收入了闻一多《红烛》《大江》等著名的诗集等中的精选佳作,其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也在其中有所体现。诗作在表现手法上突出了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抒情蕴含其中。向读者更加具体和细腻地展示闻一多的才情、学识、修养与赤诚。
  (点击封面进行阅读)
  书名:鼓手与琴师
  作者:闻一多
  出版社: 四川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内容简介: 《鼓手与琴师》是新月派诗选小全集中的一本,收入闻一多创作的大部分现代诗和古体诗。闻一多是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徐志摩等人多有酬唱。闻一多的诗歌感情充沛,洋溢着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号召作家要像一位鼓手激励大家奋勇向前,曾激励广大中国青年投身革命洪流,现在读来,仍然充满了正能量。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