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为何在武汉首义和首胜
2022-07-14 20:42:00 来源: 辛亥革命博物馆




  图为:彭汉遗赠孙中山粉彩开光山水人物图索耳花盆(一级文物)
  湖北共进会旧址、工程第八营旧址、起义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黄兴拜将台遗址、辛亥铁血将士公墓……作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发生地,江城武汉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辛亥印记。7月1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这些旧址、遗迹瞻仰,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铁血英雄气。


  图为:黄祯祥血衣(一级文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在辛亥革命博物院,《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全景式地介绍了武昌起义的经过、各省响应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一组首义人物群像,凸现了普通人在武昌起义中的作用;武昌起义形势图、革命军使用的大刀、鄂军政府大都督印、《鄂州约法》、孙中山讲话录音等展品资料,使那段峥嵘岁月真实可感。


  图为:大汉报(一级文物)
  江汉大学城市研究院院长涂文学教授曾对“辛亥革命为什么在武汉首义和首胜”做过专题研究。他称,首先,武汉具备了城市革命所需要的相应的背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必须具有较为发达的近代工商业、较为发达近代教育文化事业、较为成熟的市民阶层。具体而言,当时的武汉,作为对外开放和洋务运动后起的城市,工业实力迅速跃居全国前列,工厂总数和某些经济指标曾一度超过上海。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城市。武汉成为全国新式教育的中心和两湖地区的文化中心,是近代新思想的策源地,“文化湖北”“文化武汉”异军突起。其次,张之洞督鄂18年实施“湖北新政”,建工厂、兴教育、办市政、练新军,结果种豆得瓜,武汉因之成为推翻清王朝的“首义之城”。孙中山曾诙谐地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的革命家”。再次,辛亥革命之所以一举成功,除了天时、地利等客观因素,更与湖北革命党人以“敢为先天下”的精神矢志不渝、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直接相关。同时湖北革命党人的革命宣传、民众动员鼓动卓有成效,广大市民踊跃支持革命。


  图为:“汉阳兵工厂界”石碑(一级文物)
  辛亥革命不仅颠覆了清王朝,而且推翻了二千多年的专制帝制。武昌起义后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性质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鄂州约法》。涂文学称,“这不仅在中国甚至整个亚洲都首开先河,因此,武汉是中国乃至亚洲迎来民主共和第一道曙光的城市。”


  图为:1912年孙中山访鄂时在鄂军都督府门前与湖北军政人员合影
  辛亥革命博物院院长魏德勋介绍称,对辛亥革命首义之地武汉,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给予高度评价。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到访武汉期间,凭吊烈士,与武汉各界互动,发表了多次演讲与谈话,表彰“武汉首义”之功,对复兴武汉进行规划等。
  历史风云留下铿锵回响,如今,在武汉三镇有40余处辛亥革命旧址、遗迹、纪念设施展,如同一部立体的辛亥首义史,带我们感受首义之城的荣光。尤其是汉口有中山大道,武昌有中山路,一座城市中还有三座孙中山广场雕像,在全国并不多见。


  图为:辛亥革命纪念主题雕塑(辛亥革命博物院供图)
  涂文学还称,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游的武汉地区曾是古人类活动的活跃区域。武汉拥有约3500年的建城史,经城邑时期到郡县时期的发展,自三国以降,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往来、士民聚居的通都大邑。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迅速崛起,清初即跻身全国“四大镇”之列。19世纪60年代汉口开埠,清末张之洞“湖北新政”,武汉进入近代都会时期,工商业发展规模“驾乎津门,直追沪上”。正由于近代文明的积淀、蕴蓄,武汉遂成为辛亥首义之区。“同时,辛亥首义、首胜,进一步奠定了武汉在中国近代上的重要地位,辛亥首义精神也成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城市精神的重要源头。”
  文章来源 | 湖北日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