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通人故事书写香港平民史诗 ——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观感|江花
2022-07-07 17:06:00 来源: 长江日报
  本文刊载于《长江日报》2022年7月7日第12版《江花》。
  □ 周思明
  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该剧将茶餐厅、叉烧饭、粤语歌……悉数荟萃荧幕,仿佛是观众久别重逢的故交,一开播就把人们拉进一个充满年代感的氛围。随着剧情向前推进,观众不难体会到,该剧所讲述的,不只是香港故事,同时也是中国故事。剧集不仅弥漫着浓浓的港味,更见证了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通过观剧,观众看到了香港民众吃苦耐劳、守望相助的奋斗人生,也联想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道德伦理的底色和本色。
  讲好香港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以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为引子,中经申奥成功、香港回归、金融风暴、非典疫情、内地香港紧密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等等。可以说,该剧涉及了几乎所有的国家大事、香港大事。但该剧没有采取“正面强攻”的高调方式去呈现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峥嵘,而是秉承港剧惯用的以小见大、波澜不惊的平实叙事传统,从小人物、小茶餐厅等小切口入手,以近20个香港普普通通的人物为书写对象,以一种看似陈旧的传统色彩,完成了一幅平民史诗画卷的绘制。可以说,《狮子山下的故事》是一部以普通人、小人物群像为主角的具有独特历史质感的平民史诗。看过话剧《茶馆》的人都知道,《茶馆》作为老舍最重要的剧作,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一,其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抓住了这个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此乃典型的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老舍另一名剧《龙须沟》也是如此。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可以说与前者有着美学意义的呼应。
  现在许多国产电视剧,只要写到城市,动辄豪华酒店、灯红酒绿、高楼霓虹,似乎非如此不能吸引观众。但这部电视剧却反其道而行之,仅以一个茶餐厅来表现香港社会的形形色色、时代变迁。换言之,也许像茶餐厅这样的场所,才是香港市民最寻常、最日常、最家常的社会交际点。茶餐厅最具有传统文化色彩,中西合璧,快捷便利,有老顾客,也有新面孔,有西式快餐,也有中式卤煮,可谓高效实用,堪称公共空间。这里,每天都有故事发生,凸显风云变幻,端的是出戏、有戏的地方。
  《狮子山下的故事》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温情氛围,是一部以情取胜、以爱感人的灵魂之剧。剧中,有李高山、罗一同、劳金三兄弟携手奋斗的友爱,也有梁欢坚守亡夫遗志的情爱,还有甄建华、谢飞等人心系故土的挚爱。凡此种种,均为港岛市井袅袅炊烟里不会消逝的温情体现。梁欢从佛山到香港再回到内地的人生轨迹,粘连着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血肉之情。而出入茶餐厅的旧友新朋,他们不问出处相互帮衬的举止行为,其实也凸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风尚。港人的人生其实也是整体中国人的人生,《狮子山下的故事》用最真实的笔触,描述了内地与香港人民所共有的浓厚诚挚的家国情怀。诚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俞虹所评价的:“这是一部有温度、有筋骨、有态度、有担当的电视剧,立足在‘人’、折射于‘家’、映照在‘国’。国、家、人交织,这里有不忘来路、存本守根的文化承继,还有‘家国情怀’的价值表达;点、线、面俱全,编剧结构紧致、笔法熟稔,在一幅幅生活图景中,透视了中国香港变迁。”值得一提的是,主题曲《狮子山下》作为一首经典粤语歌曲,也承载了内地与香港不可分割的精神源流。歌曲与剧情呼应,旋律与历史共振,让新时代内地与香港同胞更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尤其是在香港面临各种挑战之时,祖国永远是香港最厚重的底气与信心,是香港战胜任何风险与困难的坚强后盾,凝聚同根同源的中华情,促进内地与香港民心的相通,可谓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深藏不露却不难感受到的思想主题。
  《狮子山下的故事》可谓一部百分百、实打实的群像剧。剧中,人物众多,却没有抽出任何一个人物来进行细腻描绘,即便是作为剧中第一主角的梁欢,剧作对她的描绘也没有给予特写和大写,除了她独自一人跑去医院生孩子那场戏给人的印象较为深刻外。对于梁欢,观众的印象,也许除了她的咋咋呼呼,就是那句“我是广东佛山梁欢”。不仅是梁欢,剧中几乎所有的角色,都给人一种纸片人的感觉。动作表情、言行举止,几十年一贯地没有变化,没有私念,没有利益冲突,大家友好相待,彼此友情为重,彰显出普通人之间的仗义与友爱。此者,也与一般其他电视剧有所区别,可谓该剧予人印象深刻的美学特色。作为香港最为大众所熟悉的元素,茶餐厅故事为观众加重了“心锚”,将普通香港人的特质凸显出来。剧中的港人不再只是以往那种西装革履、面无表情的脸谱化人设,而是回归了他们既有的朴实而传统、亲切而温情的形象。香港人的精明、热情、仁义,以及他们置身逆境不畏惧、不退缩的乐观主义精神,在剧中有着真切而生动的体现。
  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作为香港题材作品,此时的推出,不无献礼意味。但它没有趋时附势之意,而是从美学的历史的意志出发,反映普通香港民众心声,将普通人作为推动和见证香港繁荣发展的主角。剧中我们看到,主人公梁欢解开心结,永逸在思念中释怀,友好和梓良、永安和梓康重新走到了一起,“喜欢你茶餐厅”全员重聚佛山……剧集用三十五年的时间跨度,还原与展现身居国际大都会的小人物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令广大观众从心底产生强烈的共情和共鸣,从而以润物无声的叙事策略深刻诠释了这部作品的家国浓情。
  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以岭南香港文化为依托,鲜活细腻地阐释了团结、务实、奋斗、积极的香港精神。上溯港剧历史,《大地恩情》的不屈不挠、《万水千山总是情》的爱情执着、《义不容情》的亲情纠葛、《大时代》的踔厉奋斗、《壹号皇庭》的敬业务实、《影城大亨》的商战传奇等等,均彰显出了港剧的独特文化气质。与上述港剧在精神上一脉相承,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以生活化、市井化形貌出之,所有故事就如同发生在你我的身边,人物对白口语化、音调的抑扬顿挫、生活气息的醇厚,均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港剧特色,它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其如临其境,沉醉于剧集世界中,进而收获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理解之同情”效果。
  (作者系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见习编辑:赖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