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讯(文/曹洋)2016年,吴天明导演的电影《百鸟朝凤》表现了两代唢呐匠人对唢呐这门传统艺术的追求与坚守、师徒之间的真挚感情。电影中唢呐匠人窘迫的境况,正是这些年鼓乐艺人生存状态的缩影。时代的变迁,让鼓乐这一民间古老行当的艺人不能再以吹打为生,收入微薄,难以为继……曾经盛行一时的鼓乐成了非遗,昔日的鼓乐班风吹云散,令人不禁感叹:未来我们是否还能听到一曲回味无穷的《百鸟朝凤》?
“北十番”与唢呐乐的合流
在辽宁,鼓乐是流传于民间的乡风民俗。婚丧嫁娶之际,总能听到唢呐尖亮婉转的曲腔。
辽宁鼓乐原先叫鼓吹乐,出现在秦末汉初,后来在汉代的宫廷和军旅中得到广泛运用,宴飨、游乐、丧葬、行军,皆闻鼓吹之声。婚礼用乐,在汉以前未见记载,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婚礼奏乐在民间已经很普遍了。至南朝梁武帝开始设立“鼓吹十二案”,又称“熊罴十二案”,成为鼓吹乐礼仪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从魏晋到隋唐,两次大的民族融合为鼓吹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大量的俗乐和外族音乐促进了鼓吹乐的发展。
而辽宁鼓乐正是在唢呐乐与“北十番”的合流中逐渐形成的。元明时期,我国北方民间形成了以笙、管、笛为主奏,加以锣、鼓的十番乐,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番乐传到江南。100多年后,据《阅世编》记载:“至崇祯末,吴阊诸少年,又创为新十番,其器为笙、管、弦。”这里所说的“新十番”就是“南十番”;北方流传的以笙、管、笛为主的十番乐称“北十番”。由于管子的演奏不如唢呐省力灵活、音色脆亮,所以唢呐兴起后,“北十番”艺人们纷纷投向唢呐班,“北十番”逐渐衰落。“北十番”与唢呐乐合流后,唢呐乐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北十番”的笙、管成为鼓乐的笙管乐,只能用于典礼和特定仪式场合,多演奏小牌子曲。原来“北十番”的大型乐曲,如《四来》《雁儿落》《一条龙》等,都让给了唢呐演奏,成为唢呐的大牌子曲。
明清之后,作为宫廷与官府享用的鼓吹乐流入民间,并得到快速发展,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吹打乐”形式,辽宁鼓乐便是其中之一。
礼俗不存 鼓乐无枝可依
20世纪80年代,电声乐器的引入已成为传统鼓乐的普遍现象,从南到北的鼓乐班里,电声乐器随处可见。传统意义上的鼓乐正在消失。究其原因还是传统礼制的瓦解。无论是作为宫廷雅乐,还是民间俗乐,鼓乐都是礼俗的一种重要载体和媒介,一旦礼俗这棵大树不在,鼓乐也就无枝可依。
如今,在辽阳、海城、岫岩、本溪等地婚娶已不再使用鼓乐,瓦房店一带婚娶还有少数人使用鼓乐。根据笔者的初步调研,除了一些商家的开业庆典活动之外,就只有民间的丧葬活动还邀请鼓乐队。即使在这最后的栖息之地,鼓乐的表演形式也与从前大相径庭。
首先是吹老曲子的少,吹新曲子的多。所谓老曲子,是指从古代流传到现在的汉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和锣板曲,新曲子是指时下流行的歌曲。辽宁鼓乐在形成之初,就有自己的核心曲目,在数百年的传承中一直比较稳定,虽然在此过程中,鼓乐艺人为迎合观众的审美需要,加入一些流行的小曲和时调,但这些都未能成为核心曲目流传下来。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传统曲目“曲高和寡”,不受年轻人的欢迎。海城鼓乐艺人王洪阁说:“老曲子不好学,难度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就算你学会了还没人听,没有市场,赚不到钱。”
其次是吹奏形式的泛娱乐化倾向严重。过去老艺人在吹奏时也有“花活”(杂耍),主要是为了吸引外行,是吹奏过程中的点缀,而现在“花活”似乎成了表演的核心,吹奏技巧退居其次。岫岩鼓乐的传承人于水龙说:“自从2014年,有人看见了瓦房店的花活‘二龙戏珠’,回来后也做了一个,现在岫岩遍地都是‘二龙戏珠’,好像没有这东西干不了活了!”一些鼓乐行当的老规矩也在这种娱乐至上中瓦解。于水龙说:“以前无论红活白活,只要听喇叭就能知道。结婚、拜寿用6寸到8寸的喇叭,人去世三周年用9寸到12寸的喇叭,白活用13寸到18寸的大喇叭,祭祀用细乐(笙管笛箫)。那时候除了结婚,是不允许吹歌曲的,现在可好,白活比结婚吹得还火爆!”
数字化难解鼓乐困境
2006年,辽宁鼓乐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作为首批国家级数字化试点单位,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辽宁鼓乐进行抢救性收集和整理,建立起辽宁鼓乐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通过数字化保护的手段,曾经“人走艺亡”“人亡歌歇”的困境逐渐“解围”,民族文化的DNA以“活态”的形式被保存下来。但是,鼓乐艺人面临的诸多生存困难远非数字化保护可以解决。
于水龙感叹“活越来越难干”。一方面,在大潮流下,现代歌舞、二人转也出现在“白事”中,挤占了鼓乐的市场;另一方面,速成式的传承造成了市场乱象,师徒之间日久年深的口传心授被简化教学所替代,学员往往学会了一个小牌子曲加几首歌曲,就出去接活。
“民间鼓乐要发展,必须有创新,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复州鼓乐传承人宋喜平认为,只有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才有市场。在2014年11月的首届辽宁鼓乐展演中,复州鼓乐演奏的《影调》将当地的皮影戏融入其中,用双管代替了皮影戏中的四弦,不仅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体现了鼓乐的创新。
相对于其他地方,瓦房店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百姓喜爱鼓乐的传统,为复州鼓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鼓乐艺人的收入跟技艺水平是成正比的。在这种市场机制的激励下,艺人们不断钻研自己的技艺,把传统技巧与吹、咔、打巧妙融合,编排出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特点的节目。
良性的经济条件、群众基础和竞争环境,决定了瓦房店拥有适合鼓乐传承的生态土壤。这恐怕是复州鼓乐成功经验中无法复制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