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讯(文/金维忻)面对中外艺术品市场呈现复苏的新趋势,据3月底公布的《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额(21%)以微弱优势超越英国(20%),成为仅次于美国(42%)的第二大艺术品市场。英国富艺斯拍卖行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多尔曼在2017年的一次采访中提到,中国“可能是全球艺术品市场行业内增长最迅猛的”。一些画廊不仅把旗下的艺术家引入北京、上海,还在当地搜寻重要的艺术人才。画廊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香港,如佩斯、豪瑟沃斯、卓纳画廊在香港新恒基大楼开设亚洲空间。这些都在说明,中外艺术正生动且立体地服务着社会、展示着未来。
“艺术向新”贵在求真 从科技与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来看,两者同源自实践,同根植于人脑。中国古代文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提出过100多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博物神话,其神妙高远令人深思至今,其中有关于宇宙现象的探究,也有对自然结构雄伟壮美的惊叹;《庄子》中也说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1997年,社会学家费孝通深刻诠释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价值。他认为,要建立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人类文化体系,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境界。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与交融是一种“艺术向新”的形式,它对中国高等艺术教育而言,提供了转变方式,使交叉影响不可阻挡,以造就不器的“大道”,培育不器的“君子”。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淑子指出:“可用西方美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研究人们的观念,要关注前卫性艺术作品的科学性,也要瞩目经典和现代物理学的艺术性。”
“艺术向新”的内涵很丰富,但它贵在求真,贵在体现文博艺术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致性、礼仪性,从而在刻画细节、展示历史、追求细致中树立其学术性。“艺术向新”旨在追求艺术特质与禀赋,在技术与艺术间寻找艺术真理的诗意化。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人们可领略许多当代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有科学韵味的作品,实乃“中国画的科学画派”。如1989年李可染为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国际学术研讨会所绘的《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的水墨画,画堪称表现“静与动”相辅相成的杰作。《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体现了艺术中的科学,也是科学中的艺术。李可染是水墨写意大师,擅长画牛,但从未画过斗牛的场景,可在自然与科学面前,他一改平和的画风,这种“艺术向新”流派令人折服,它是“艺术向新”的力量所在。
“艺术向新”贵在倾听求变之声 中外艺术的相互借鉴是传统与当代的相互融合,是不同艺术表现方式的对照与交织。大量创新型艺术板块的成功个例说明,艺术敬畏历史,那么,艺术回归经典就有了非凡的创作力,它使用艺术撬动未来市场,用艺术连接时代主题大有希望。在“艺术向新”的命题下,关注艺术新力量尤为重要,因为这里有原创生态系统,有新生代艺术家平台,有可深度挖掘的艺术潜力及市场机会,更有创意提升软实力的发展舞台。
首先,中国文化需要创新传承模式。在2011年于湖北荆州举办的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上,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现任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宫”)院长的单霁翔认为,要使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就要以“互联网+中华文明”为动力、为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瞄准“艺术向新”的目标,才能创造出故宫博物院的下一个600年。单霁翔说:“2018年,故宫展览将迎来新的改变,以‘艺术向新’为目标,力求在‘文化+’的道路上做出新尝试,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与感受。如故宫计划与凤凰合作研发《清明上河图》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项目,让这幅国宝书画由平面变为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筹备许久的故宫南大库古代家具馆预计今年5月对外开放,将采用仓储式展示,让观众可以走近这些精美的家具文物,细细观赏其珍贵的材质与精巧的设计;已有的珍宝馆、钟表馆、陶瓷馆、书画馆也将全面改陈。故宫正在不断努力,让各类展览以更加丰富、鲜活的内容与形式呈现给社会公众。”
体味单霁翔的故宫“艺术向新”思路,让人感悟到的不仅是故宫的步伐,而是代表中国文博艺术发展的新追求。如果说这些年故宫创新发展为我国文博艺术事业在多方面带了好头,那它更显示了以文创为基点的故宫模式对中国文博艺术事业的启示。
此外,国际文博大家也瞩目中国文化的展示,如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策展人白铃安,10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艺术的传播,她策划的“万里,百年”展览将于今年7月在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谈到水墨画对当今中国的意义,白铃安说:“千百年来,用笔和墨勾勒的水墨画一直是中国描绘世界万物的方式。就像今天一样,许多人通过照片想象世界。在古代中国,以二维方式重造、代表世界的主要方式就是纸上笔墨。这种视觉方法,与书法艺术相融合,成为中国文化新视觉模式的根基。”
其次,中国文化需要在审美境界上感染世界。大凡成功的雕塑作品,重在其感观形式。这不仅需要运用传统的点、线、面运动变化带来的丰富内涵表现力,还离不开虚实相生、空灵通透的空间美感。中国美术馆馆长、雕塑家吴为山有许多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和现代雕塑感的作品。鉴于“艺术向新”主题,他讲到美术为国家、为人民的家国情怀。“1994年我创作了作品《春风》,灵感来源于女儿。我的一些作品像《睡童》《孔子》《老子》《春风》,都带着一种温情和人性,这些作品在其他国家展出时,能同样感觉到是人类文化大家庭的一员。《春风》这件作品体现了温度、亲情,也传递着中国文化的春风。”
再次,中国文化需要经典的创意设计。重绘20世纪中国艺术与设计的“图谱”,重在找到真正影响中国设计发展印记的“投影”。中西文化的交汇一般指16世纪以来西学东渐的过程,其一是明末清初以利玛窦入华传教为标志;其二是明末清初至今,时间跨度包括了中国的近现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变化对设计的影响既有中国的固有形式运动,也有现代主义形态的构成。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包豪斯研究院院长杭间始终致力于推进中国当代创意设计的经典研究,向世界经典致敬是中国包豪斯研究之根。杭间在诠释“艺术向新”主题时说:“中国的设计教育正处在转变的前夜,一方面,全球化使得中国设计不再封闭,而市场规律对设计的要求超越了任何狭隘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等束缚。因此,将中国设计置于世界设计的同一平台中比较,促使设计教育变革,否则难以为继。另一方面,设计事关大众生活,中国人本土的价值必然会得到重视与加强,设计中的传统价值会得到尊重,具体的体现就是,中国的设计应该是为中国人所做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