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融”:天使的诱惑 魔鬼的风险
2018-04-23 08:15: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讯(记者 郑洁)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各方资金不断涌入,电影与资本的结合及相互借势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各大银行机构也纷纷设立影视文创部门,进行影视资产的授信投资。但两大领域存在着天然的行业鸿沟,很多金融机构对影视行业缺乏足够地了解,在进行影视项目投资时,往往过多倚重传统经验,缺少科学、客观的项目评估方法,导致投资风险过大,影视创投的风险控制迫在眉睫。

4月4日,来自首都金融服务商会、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海淀科技担保公司、中文天下等银行金融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齐聚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影汇”),共同参与金融影视创投风控调研交流会,现场讨论金融影视创投的调研问卷设置与可行性,分享影视创投的经验与收获,探讨银行及金融机构涉足影视创投的现状、困境与未来发展走向。

电影金融已成硬性需求

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成立专门的影视文创部门,涉足影视项目投资。

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认为,目前在好莱坞,电影与金融已经达成无缝融合,中国目前在年票房成绩冲击700亿元、观影人次突破20亿人次、屏幕数量逼近6万块的背景下,也开始步入各大银行、金融机构与电影相互融合的新阶段。

电影金融成为硬性需求的另一表征是银行方面对于影视文创的支持介入相当重视。北京银行绿港国际支行行长刘冰表示,在北京银行内部,文创已经同高新、绿色、涉农产业一起,成为创投的指标性任务,也成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华夏银行青年路支行副行长迟浩淼则表示,旗下已经推出一个影视文创产品——保速通,来保障影视项目的快速推进。

投资高风险仍令银行踌躇不前

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影视产业雄心勃勃,但电影投资的超高风险仍让不少追求稳定收益的银行举步不前。

曾长期从事影视项目投资的中央国际频道《环球影迷大会》总制片人、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顾问任力认为,相比于电视剧,电影投资的风险更大。电视剧在被电视台购买之后,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回款压力,同时,电视剧的购买主体不是观众,观众对于投资收益的影响程度不占据主流;但电影不一样,它需要观众直接拿钱投票,其质量决定了最终的票房成绩,也决定了影视投资的收益。而银行在进行项目投资时,更多的想要追求稳定收益,很难承担电影所带来的高风险,因此整体态度相对保守。

平安银行建国支行行长费千映也指出,电影是一个高风险、轻资产的产品,银行对于单个项目的投资十分谨慎,在无法确定稳固收益的情况下,不敢贸然行动,支持力度自然不会太大。这也使得平安银行虽然成立了专门的影视文创部门,但实际上并没有实际落地的影视投资。

银行期待成熟的评估及管控体系

由于缺少影视项目评估的渠道与平台,银行在进行影视项目投资时,往往过多倚重客观经验。华夏银行青年路支行行长贾文方就表示,银行在进行影视文创投资时,对单一项目的了解十分不足,也不太关注一部片子的质量更多的是企业随项目,通过对企业以往成绩的评估判断是否进行投资授信。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实际还是看重强担保如房产抵押,担保公司的担保会为项目增信。

海淀科技担保公司项目经理吴云称,担保公司其实与银行相似,只是在操作形式上更加灵活,在进行担保时他们对电影仍然不敢冒进。银行等金融机构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成熟的项目评估与管控体系,能够在影视创投时提供客观科学的参考支撑。

实际上,以聚影汇为代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正在积极地进行影视项目风险投资评估体系的搭建,帮助投资机构、银行金融机构等进行项目评估与风险管控。

在交流会现场,聚影汇展示了自主开发的脑电测试系统,其可以清晰反映出观众对于一部影片从概念创意到剧本创作再到初剪成片的真实感受。与会专家给予较高评价,认为其对于银行和投资机构都是很好的工具。

此外,本次交流会上,各专家还对首都金融服务商会与聚影汇针对银行金融机构发起的影视创投问卷进行了讨论。双方透露,将于4月19日联合主办“电影+金融”峰会暨中国电影创投季启动仪式,拟邀请约200位金融机构、专业投资机构和媒体人士,进一步探讨金融影视创投的相关问题,并现场进行问卷调研,以摸清金融机构影视创投的现状,更好地服务影视产业。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