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一体化”何去何从
2018-03-13 09:00: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讯(文/魏岳江)从2016年全国两会上新华社的智能机器人“度秘”、第一财经的“DT稿王”等,到2017年全国两会上人民日报社的“小融”、新华社“爱思”等,再到2018年两会上新华社的“媒体大脑”,人工智能频频在两会亮相,施展绝技,令人刮目相看。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编辑记者将与人工智能并肩作战,实现采编“人机一体化”。
  打造智能大脑,自动生成新闻
  2017年12月26日,新华社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了由“媒体大脑”中的“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系统制作的首条视频新闻,引发社会对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的高度关注。据了解,“媒体大脑”具有新闻分发、采集、版权监测、人脸核查、用户画像、智能会话、语音合成等功能。2018年全国两会上,新华社“媒体大脑”的图像识别、“采蜜”语音识别、版权追踪、智能聊天等功能投入使用,能够自动分析、梳理归纳两会热点,自动生成可视化图表、剪辑视频、为新闻配音频及文字等。
  目前,许多国外媒体已经尝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制作数字新闻产品,《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均发挥大数据在描述、判断、信息定制等方面的功能,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无人驾驶等方式获取信息,然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检索、编排,去伪存真,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重新解析、组合归纳、视频编辑、语音合成、数据可视化,自动生产智能新闻稿件。
  这些案例旨在为自动生成更人性化的智能新闻作品铺路搭桥。通过搭建新算法平台,凸显人工智能快速、高效,且可生成多个稿件版本、多种新闻体裁等优点,根据每位用户的需求采取不同写法、算法,几秒钟内就能为用户定制私人新闻大餐。
  搭建智能平台,共享数据资源
  当前,大数据技术的积累、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新时代智能平台也随之诞生。
  智能平台是未来媒体深度融合的催化剂,是实现采编“人机一体化”的助推器,也是推动新闻生产、传播、运营和消费方式变革的直接动力。目前,《人民日报》继推出“中央厨房”之后,又与全国各类媒体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部门携手合作,联通数百个客户端,向打造一个共享的智能化数据平台进军,实现全国媒体行业大融合。
  新华社也将整合盘活社内人工智能资源,升级“现场云”资源聚合平台,使其具有新闻分发、采集、版权监测、人脸核查、用户画像、智能会话、语音合成等基本功能。目前,“现场云”新闻在线生产系统正式发布3.0版本,新闻在线生产传播再次全面升级,为入驻媒体免费提供基于移动端的全媒体采编发功能,采编人员即采即拍即传、即收即审即发。据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透露,截至2018年2月12日,该平台入驻机构用户2400多家,覆盖全国省级、地市级媒体,入驻记者、编辑1.2万余人。
  打造智能团队,实现采编“人机一体化”
  近日,新华社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华社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挥“媒体大脑”平台的人工智能功能,积极探索智能化编辑部的标准和范式,实现人机交互和人机协作宣传报道。
  “人机一体化”是未来媒体业分发、共享、生产新闻的重要模式,智能机器人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迅速抓取、生成,使新闻记者从重复、繁琐、低技术含量的数据采集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精力去思考和从事更具想象力、创造力的工作。与此同时,行业将对编辑记者的科技素质、控制技术和人机协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无论是研究开发应用领域,还是新媒体报道领域,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向媒体业渗透的最大短板。加强高校与科研单位、互联网龙头企业联合培养智能型人才,鼓励和引导国内相关机构与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加强人工智能基础应用、运行维护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让编辑记者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精通写稿或采访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程序、指挥方式、指令下达、任务调整等人机协同配合的工作要领,实现编辑记者与智能机器人的最佳结合,成为推动传统媒体向“人机一体化”的智能媒体转型的重要途径。
  可以预测,未来很多媒体将成立“人机一体化”编辑部(智能编辑部),新闻报道团队中将出现更多智能机器人的身影,他们将完成资料整理、搜集素材、撰写稿件、新闻采访、浏览网页、视频直播等业务工作。在遇到大型会议时,编辑记者将制定周密的“人机一体化”宣传报道方案,由一名或几名记者率领多台具有不同分工任务的写稿或采访智能机器人,完成以往几十个前方记者共同完成的任务。甚至,一名编辑或记者在指挥控制中心远程监控前方智能机器人报道团队,即可下达采访任务、调整任务部署、分配采访力量。
  在智能化的浪潮中,有的编辑记者患有“智能恐慌症”,担心自己的工作将在未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有的认为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片面夸大智能机器人的威力而贬低编辑记者的作用。为此,笔者建议,应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正全方位颠覆媒体报道传播格局。与其对未来悲观,倒不如让智能机器人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智能化宣传报道理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拥抱“人机一体化”的智能报道新时代。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