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讯 燕州乡村大舞台是辽宁省辽阳市的一个群众文化品牌项目,主体部分在灯塔市实施,该项目2015年获得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燕州古城是灯塔市源于东晋,定名于唐朝初年的高句丽城池遗址,该项目依此而得名。几年间,燕州乡村大舞台以不同形式和内容在不同时间、地点不间断开展活动,几乎覆盖了灯塔城乡的各个角落。世居古城的当地百姓争相参与,乐在其中,真正感受到了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享受到了国家文化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
多层次立体活动巧安排
灯塔市文化馆馆长张兴刚介绍,为了让燕州乡村大舞台在灯塔站得住、叫得响,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他们本着服务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设计了市、乡、村三级,小型多样、便于实施又能长期坚持的9个子项目。百花盛会、秧歌节、农民才艺大赛、乡镇文艺调演、送戏下乡、周末邀你来、百村展风采、文艺骨干培训、二人转大舞台等活动,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活动立体网络。
传统节庆活动“百花盛会”是燕州乡村大舞台的基础活动,已有40年的历史。每到正月十五,观众人山人海,跟随演出队伍沿街观看跑旱船、舞龙舞狮、跑驴、地会等民俗表演。“百花盛会”成为燕州乡村大舞台的子项目之后,国家增加了资金投入,更新了演出设备,灯塔市文化馆加紧了业务指导,所有演出节目都上了一个档次,演出者绝活不断,观众热情倍增。
随着现代化种植能力的提高,农民节省了劳作时间,每年有半年时间是农闲。针对这一情况,燕州乡村大舞台设计推出了在农闲季节开展的“农民秧歌节”;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把省时又显规模的大型演出计划化整为零,调整为14个乡镇的14场演出,直接把舞台搭建到百姓家门口。各村文艺团队认真排练,乡镇文化站择优选拔,灯塔市文化馆干部挨个组织,大家热情高涨,比拼气氛十分热烈。“周末邀你来”是燕州乡村大舞台中以演出代培训的项目,一些特别优秀的演出队伍或者外区县的文艺团队,被邀请到灯塔市文化馆内的“高端”小舞台上展示自己。文化馆地方小,小剧场只能容下200人,每次都被基层文艺骨干挤得满满的,看演出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找差距的过程,用心学一手,以后登台亮相文艺水准大幅提高。
几年来,灯塔市累计有20万人次从燕州乡村大舞台活动中受益。辽宁省文化厅对这个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并组织了中期督查和业务指导,对活动的实施效果给予充分肯定。
在实施中提升活动品质
衡量一项群众文化活动的效果如何,不应只看活动规模、次数和参与人数等数字指标,更应注重活动质量。灯塔市文化馆一直狠抓活动质量,坚持高标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以提升活动效果。
今年,在举办完第七场秧歌节后,灯塔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发现活动虽然热闹好看,但传统秧歌的味道淡了,不仅动作不到位,中间还掺杂了广场舞的舞步。于是他们赶紧叫停,马上对秧歌队伍进行人员培训,请专业老师教授原汁原味的传统秧歌,然后再接着举办秧歌节。二人转大舞台是燕州乡村大舞台中特别受农民欢迎的项目之一,活动在举办几期之后发现,由于受小品的影响,农民演出的二人转不正宗,听不到传统曲目。鉴于此,灯塔市文化馆便召集老艺人召开座谈会,搜集二人转全本戏,并组织培训班传授传统二人转。修整后的演出增加了《包公赔情》《大西厢》等原汁原味的传统戏,艺术性、观赏性进一步提升。灯塔市文化馆还摸索出一些提高演出水平的巧办法,比如有些农民演员起初不会表演,上台面无表情,他们就组织评选“最佳表情奖”,在微信群里投票,一下使会表演的人多了起来。
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张兴刚逐渐意识到,光图一时热闹的活动不会长久,参与后可提高文艺素养才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于是,灯塔市文化馆多次举办培训班,旨在提升老百姓跳舞、编舞、演唱、表演等文艺技能。目前,培训班已培训文艺骨干900余人。
群众用行动投上赞成票
几年来,燕州乡村大舞台在灯塔市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如今,全市农民演出队伍达200多支,已经形成了乡乡有活动、村村锣鼓响的红火局面。
灯塔市文化馆文艺部主任赵阳介绍,农民才艺大赛是“燕州乡村大舞台”的子项目,已举办6年,是农民展示特长和风采的舞台。农民才艺大赛分老、中、青三个年龄段,设置舞蹈、声乐、器乐、戏曲、曲艺等不同比赛项目。目前,该大赛已经成为灯塔市最受欢迎的群众文化比赛项目之一。灯塔市文化馆有一台流动舞台车,承担着专为农民送舞台的“百村展风采”项目。各村百姓准备好自己的节目后,向灯塔市文化馆提出申请,文化馆负责舞台搭建、灯光、音响、LED屏幕、节目前期制作等,演出当天把舞台车开到村里供农民演出。到目前为止,已有10个村利用舞台车进行了演出。
燕州乡村大舞台举办以来,灯塔市乡风民俗发生了很大改变。过去一到农闲,农民打麻将的特别多,现在大家的兴趣都转移到了文化活动上,文化活动也使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发挥了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奉献之中感受百姓温暖
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灯塔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传达党和政府对百姓需求的关心关注,对群众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俗话说,有付出就有收获,虽然举办活动比较辛苦,但是他们在其中也加深了与老百姓的感情,实现了自身价值。
灯塔市文化馆办公室主任蒋延军说,馆内员工一共有13人,因为人员编制不足,所以每人都身兼多项工作,忙的时候白天晚上都要干。第一次为“百村展风采”出动舞台车是去柳条寨乡,当时由于操作业务不熟练,他们早晨6点半出发,一直到半夜12点才回到家。经过不断摸索,现在两个小时就可以搭好舞台车。一次举办秧歌节,因为一个乡镇搞错了时间,他们一天时间里跑了3个乡镇,组织了3场秧歌节。
赵阳的手机现在就是活动热线,各乡镇百姓经常打电话咨询活动安排。秧歌表演骨干王春竹说:“希望有活动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期盼再相聚、再合作。”到基层演出,灯塔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吃的喝的都是自己带,老百姓心疼他们,主动送来苞米、地瓜,或做好饭菜款待他们。
谈起下一步的工作,张兴刚说,这些年活动搞得多,但精品不多,下一步要从数量和质量上培养更高水平的群众文艺队伍,做好组织辅导工作,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使燕州乡村大舞台以更高水平和质量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