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讯 28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佳节。当天,来全国各地33个曲社的90多位曲友们齐聚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大家奏古琴、吹昆笛、展唱腔、走台步,各展才艺一道奉献了一场精彩的重阳曲会。
唐代时,宫廷乐师黄幡绰吸收民间歌调在巴城传戏,并创作“傀儡戏”,后逐步发展为“昆山腔”,成为昆曲的源头。明代巴城人梁辰鱼用戏曲家魏良辅的“水磨腔”填词,创作了《浣纱记》,使昆曲正式登上舞台,并演变为昆剧。巴城,堪称昆曲的祖庭。
“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深院……”伴随着昆笛的演奏声,70多岁的上海老人陈庆珂唱起了自己最爱的《牡丹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昆剧院(简称“上昆”)准备重新组建昆曲团队,急需寻找热爱戏曲并有一定功底的人才。一天,上昆的蔡振仁和顾兆琪两位老艺术家突然找到在台下听戏的陈庆珂,问她愿不愿意加入昆曲团。
陈庆珂笑称自己是“粉丝被明星带上了舞台”。为了唱好昆曲,她开始恶补中国传统文化,觉得唱词优美就去用心背诵古诗词;学了《牡丹亭》就拼命去了解汤显祖的生平,学习他《临川四梦》的其他曲子,“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很多”。“要是当时没有学昆曲,那就是我人生的一大缺憾”,陈庆珂肯定地说道。
张丽真是特意从香港赶来参加曲会的。对她来说,学习昆曲属于“插柳成荫”。她介绍,自己本来是学习古琴的,十分羡慕古琴老师能唱出一口优美的琴曲。“在香港,从小到大的音乐教育都是西式的。开口只会唱美声。我们想学老师唱琴曲却发声不对,完全唱不出来。”这件事一直让张丽真颇感遗憾。
一天,一位琴友告诉张丽真,有一位从大陆移民到香港的昆曲演员正在开课教昆曲。她想,“我们跟着他学唱传统的昆曲,也许就知道琴曲该怎么唱了”。抱着这样的想法,张丽真开始了昆曲的学习。从中,她“发现了一个新天地”。
张丽真本来就非常喜欢中国古典文学。接触昆曲后,她惊讶地发现“古典文学还可以在舞台上演出来,可以用音乐唱出来。这让古典文学不仅仅是平面的,而成为了一个立体的天地”。如今,原本只是“借道”学习昆曲的张丽真已经有了20多年的戏龄,唱腔愈发地道,对中国古典文学也越来越热爱。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说:“昆曲曾经衰败过,曾经需要人们挽救才能残喘延续。虽然它现在已经是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要求我们更好地把它传承下去”。他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教学传承基地的牌匾授予了巴城镇。接过牌匾的巴城镇党委书记谷文华表示,巴城将推动“昆曲小镇”的昆曲文化活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提升“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