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北大培文供图
中新网北京8月5日电(上官云)“诗歌的文体很自由,现在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审美趣味写作,理论上,我们的诗人应该充分发挥个性,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歌。但现在并不是这样。”近日,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在北京颁奖,大赛顾问、著名诗人谢冕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时谈到了创意写作,也谈到了诗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说,在目前良好的写作状态中,一些诗人的作品看似个人表达,但概念化倾向很严重。
平时,出于研究需要,谢冕阅读过很多诗歌,但能让他眼前一亮的不多。谢冕说,基本都是大体相同、陈陈相因,个性突出的诗人并没有出现,这是当前诗歌创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都写一条江,可能词句不同、结构不一,但思路都相同,读起来感受差不多”。
什么才是个性独特的诗人?谢冕举了海子的例子:“想想他的诗有多独特?里面有这样的文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 周游世界……那都是他很独特的东西,别人无法模仿、重复”。
《谢冕编年文集》封面(共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北大培文供图
“另外,还有女诗人余秀华。她那几首流传已久的诗歌我都读过,一位女性,当她的内心渴望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点值得肯定。”谢冕认为,这可能正是余秀华红起来的原因之一,“现在有一些宣传可能把她的成就有些拔高,但客观来说,余秀华的诗歌写得很不错,别人不能取代”。
诚然,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古代的诗歌备受称赞,“五四运动”以来诞生的新体诗也有着不错的成绩。不过,早前曾有过“新体诗与旧体诗优劣”的讨论,双方各执一词,有的认为新体诗更贴近现代人生活,有的人认为古体诗有古风、古韵……而在谢冕看来,新体诗和旧体诗之争可以结束了。
“新诗就是我们新时代的诗歌。早在一百年以前,胡适等人就有远见,意识到用古典汉语表达现代情感有一定不足,要换成白话文,这样就能把很多现实内容‘装进去’。”谢冕解释道,新体诗兴起并不意味着中国诗歌的“断裂”,而是一直延续以往的传统,因为我们的语言传统没有变,“汉语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词汇更接近口语,诗歌自然也会随之而变”。
谢冕说,现代不可能恢复到唐宋的语言环境,某种意义来说,李白是属于唐代的李白,他写的是唐代的“现代诗”,“古代的语言环境已经不存在了。唐诗是伟大的,新诗同样是伟大的,我们这一百年来的历史可以在其中找到反映,也至少可以列出200位杰出的诗人。现在喜欢旧体诗的人可以写,喜欢新体诗的人也可以写,没有必要分出优劣”。
资料图:“北大培文杯”颁奖典礼现场嘉宾与部分获奖者合影,后排左起第四位为谢冕。北大培文供图
同时,谢冕还提到,在目前的诗歌写作中,确实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过分口语化现象严重、缺乏节奏感等等。他指出,现代诗歌接近口语是自然的,但要有节制,不能无边无界,“像‘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类似的诗歌,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诗歌要有诗歌的内涵,它是文学皇冠上的珍珠,语言是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的,要精炼,过度口语化会使这些内涵丧失殆尽。”谢冕认为,艾青先生把“白话写诗”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口语化但有节制,“现在很多人都在努力创作,但很少人能做到这么好”。
除了语言不够精致外,谢冕认为,诗歌是音乐的文学,要讲究韵律,“这不是说一定要写新格律体,现在要保留韵律比较难,但应该有节奏感,否则没有产生音乐律动的感觉,读起来就没有美感”。
“徐志摩诗歌的格律感是很好的,句子长短一致,有的还押韵。没有节奏感,诗歌就会‘不好听’。”谢冕说,新诗发展到现在,有成就,但上述问题要指出来,“我目前就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希望新诗能够健康向前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