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予涵将作品取名为《湖畔的密林》
白云、蓝天、湖畔、松林、灵动的熊、林间的光、高远的天和远处的花海……昨日,成都商报记者看到,这样一幅由学生创作的栩栩如生的黑板画,被树德中学收藏装裱悬挂于校内图书馆中,这在学校甚至川内高中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川内首次:
树德中学收藏学生黑板画
如镜的湖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绿树,站在湖岸这侧可遥望对面浓绿的松林,一行飞鸟掠过高远的天空。而湖畔一旁,在一棵折断的枯树上,两只小熊正在攀爬打闹,而另一只小熊则如人一般立起来,望向林间的一片花田。
因为这幅让人惊艳的黑板画,一块原本普通的玻璃黑板,被树德中学光华校区的老师装裱起来,挂在校内的图书馆中。“让图书馆里也有来自松林间的清风”,在图书室借阅图书的一位同学,抬起头来看看墙上的黑板,笑着说。
提到收藏黑板画一事,树德中学总校长陈东永对作画孩子的名字脱口而出:“刘予涵。”语气中满满的都是对学生的关爱和骄傲。
刘予涵是谁?就是刚刚在2017年美术联考中,以290分折桂全省第一的17岁男孩。在树德中学光华校区高三十四班班主任戴水清老师看来,“刘予涵是个很有艺术天分的孩子,也是同学们心目中的风云学长。”
为了能将这幅黑板画保存好,校方专门购买了固画剂,防止画上的颜料脱落,并请人装裱而成。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花费1500元,装裱收藏一幅来自学生的黑板画,这对于树德中学来说是史无前例的。
陈东永校长表示:“从本质上来说,班级和学校都是一个充分助力学生发展的平台,我们会珍惜学生的成绩和作品,只要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恰当方式,校方都愿不拘一格。”
绘画过程:
校方为学生“破例”
由于绘画能力突出,刘予涵从小到大都在负责班级黑板报。提到画这幅特别黑板画的初衷,刘予涵说,在自己高二的下学期,临近高三,发现每位同学心里的学习压力都明显增大,自己选择在6月1日儿童节的午休开始使用广告颜料及水粉画这幅画,这个日子很有童趣,希望大家在学习之余,一回头就可以看到顽皮的熊和优美的风景,这样心里会轻松些。从6月1日到6月3日,这幅特殊的黑板报刘予涵画了三天,利用的都是午休和晚自习的时间。
戴老师表示,按照正常的校规和班规,是不允许学生在这段时间画板报的,但是娃娃在向自己提出申请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因此被说服。“这并非是对刘予涵的特例,若其他同学提出申请,只要恰当合理,老师都愿支持。”
背后故事:
克服骄傲超越自我
整个高二的下学期,老师和同学们达成了一个共同的默契,谁都不舍得擦掉画作。“但是,班级内的黑板报还是要办下去,因此校方不惜小心翼翼地拆掉下原来的黑板,单独珍藏,并为高三十四班专门安装了新黑板。”
昨日,刘予涵讲出了一段画作背后的故事。这幅黑板画实际上有着俄国画家希什金的痕迹。“一直以来,我在画画方面都是很骄傲的,觉得自己是第一名,直到在画室中遇到了一个‘高手’。”小刘所说的高手是另一名学生杜木瑞,杜木瑞高出刘予涵一届,二人同时师从合纵画室的曾武老师。“高手遇高手总有些惺惺相惜,常常一起切磋画作。”
由于画室老师推荐,杜木瑞临摹了俄国绘画大师希什金于于1889年完成的一幅油画作品《松林的早晨》:金色的阳光透过朝雾洒向林间,三只灵动活泼的小熊在母熊的带领下在林间嬉戏玩耍。刘予涵和杜木瑞互相在画作中琢磨技巧,共同提升,2016年6月,杜木瑞考入同济大学。而那幅《松林的早晨》则深深的烙进了刘予涵的脑海中,在希什金原本作品的基础上,刘予涵进行了再创作,画出了更为丰富的风景。
当面对内心的骄傲时,该如何望向更高处实现自我的超越?17岁的刘予涵说:“遇到高手会惺惺相惜,互相学习攀向更高峰。”美术老师曾武表示:“让学生接触大师接触到更高水平的作品打开新的窗,在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和提升。”
成都商报记者 梁梁
实习生 杨炼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