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千年民俗“炮龙节” 百龙腾跃同祈福
2017-02-08 09:25: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南宁2月7日电( 杨志雄 黄艳梅)7日(农历正月十一),“中国炮龙之乡”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具有千年历史的“炮龙节”百龙舞宾州舞炮龙活动震撼上演,一百多条炮龙飞舞腾跃沿街送祝福,数十万民众及海内外游客在爆竹声中炸龙祈福,尽情享受热闹而刺激的新春民俗狂欢夜。

炮龙节是宾阳县一带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节庆。该民俗起源于北宋年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着“中华一绝”、“东方狂欢节”的美称。宾阳炮龙节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获评“中国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

当夜幕降临,宾阳县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炮龙老庙以及各社区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炮龙开光仪式在19时举行,民间神职人员“师公”按照传统仪式,以鸡冠之血点亮龙眼,念着“添丁发财、天下太平”等吉祥语,请龙下凡。点睛礼毕,万炮齐鸣,由龙牌开路,锣鼓队、八音队等跟进,百龙腾跃而起,按龙路顺序狂舞而进,整个县城一片沸腾。

炮龙是用竹篾、纸、布等材料扎成7至9节长20至30米的龙,被视为新年神物。舞龙人头戴竹帽、赤裸上身,扎红腰带,在猛烈的鞭炮火阵中毫无畏惧地舞龙。“炮声不停,龙舞不止”,各家各户都准备了几万头甚至几十万头的鞭炮炸龙求福。

据悉,舞炮龙要经过“点睛开光、沿街巡舞、化龙升天”等环节。其中最后一个环节的“化龙升天”,指炮龙被炸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人们燃起火堆“送龙归天”。坊间流传,在舞炮龙过程中,群众若是能窜过龙肚、扯到龙须、捡到龙鳞、抢得龙珠,将会在新年获得好运。

 “炮龙节是我们春节中最热闹的活动,当地人以此求平安、求快乐、求兴旺、求和谐、求幸福。”宾阳县靖安街炮龙队舞龙艺人廖国维介绍,炮龙文化在当地根深蒂固,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每年炮龙节百姓都会踊跃捐款。

今年49岁的廖国维从8岁开始舞炮龙,他向中新网记者介绍,其所在的炮龙队成员均是土生土长的“老龙脚”,儿时在炮龙开光老庙周边居住玩耍,沐浴炮龙福祉、浸润炮龙文化长大成人,大家对炮龙民俗有着一种特别亲切、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

中共宾阳县委书记朱亚明介绍,近年来,宾阳县非常重视炮龙节的保护、传承和开发,积极实施“炮龙文化”精品战略,着力打造“百龙舞宾州”特色品牌。当地在传统炮龙节“游彩架”、“灯酒会”、“舞炮龙”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大型炮龙之夜晚会、炮龙表演比赛、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民俗文艺大展演等内容,使整个炮龙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广东籍游客张敏与几位友人慕名前来体验宾阳炮龙节。她说,除了大规模的舞炮龙活动,这个古老的节庆还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民俗元素。她不仅观看了舞彩凤、师公剧、踩高跷、游彩架、丝弦戏等民俗文化展演以及炮龙节音乐会,还参加灯酒百家宴、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此次旅程“相当过瘾”。

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七旬老人吉姆也首次来到宾阳县体验炮龙节,他直呼这一民俗活动很热闹、很壮观、很喜庆。他当天买了10多顶炮龙帽准备带回美国与朋友分享,并表示要介绍更多的外国朋友前来体验。

宾阳县官方介绍,目前,当地已建立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制度,在宾州古城建立了宾阳炮龙陈列馆、传承基地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新生代传承人的培训,使宾阳炮龙节得到有效传承、保护和发展。

目前,宾阳炮龙走出国门远赴新加坡进行表演,并与台湾台南盐水蜂炮进行多次交流,连续举办了3届南宁(宾阳)—台南(盐水)“双炮”交流系列活动,在国际上颇具盛誉。(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