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罕见的“互怼”
2018-07-18 20:50: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深度|罕见的“互怼”

央行与财政部争论过后,是否会迎来新一轮降准?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文五天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开火”了。

他的文章并没有直接回应徐忠提的问题,主要解读了创新积极财政政策,更好地服务供给侧改革应体现在哪些方向,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刘尚希称,创新积极财政政策,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从总量为主的政策转向结构性政策;二是财政政策从过去单一的关注或者重点关注经济到综合领域。三是从过去宏观调控转向面向公共风险的管理。

从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来看,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入确定性。二是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三是推动实现新的供求动态平衡。

因此,刘尚希表示,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施策、积极有效。一方面,积极支持“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落实,并着力做好职工分流、培训、安置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减税降费、鼓励研发创新、支持普惠金融、扶持中小微企业、改革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措施,为市场机制发挥自组织功能创造条件,通过市场力量来矫正结构性失衡。

不过,在此之前,署名为青尺的一篇《财政政策为谁积极?如何积极?》的文章更加针锋相对,该文章直接对央行徐忠文章提出三大质疑并一一回怼,积极财政政策等于提高赤字率吗?财政注资金融机构是虚假的吗?金融机构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受害者吗?

财政政策是否积极之争始于7月13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的一篇题为《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大有可为》的文章。发布后被网络大肆转载,并被改名为“央行怒怼财政部太不积极、耍流氓”等。更有甚者,将其解读为,“央行厌倦‘灌水’身份,不愿背锅”。

徐忠文章主要针对三大问题:赤字率下降、政府一遍存钱一遍借钱、企业和居民对减税政策缺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等多个现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国有金融机构资本不足的问题凸显,应当以财政资金向国有金融机构注资,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整顿地方政府性债务不能一推了之,应着力避免财政风险金融化,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也要考虑地区性差异,不搞一刀切。

事实上,财政金融之争从来不是稀奇事。过去多年,金融系统、财政系统和外汇系统等多部门、多机构都在从不同角度参与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但像这次一样公开互怼,还是十分罕见。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部门,央行和财政部的一举一动都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全体人民的钱袋子。

对央行、财政部之争,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时间财经表示,地方政府债务既有地方政府背后原因也有金融机构的推波助澜,不能单纯把责任推到一方身上。现在的确需要考虑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扩大投资,那只是一方面,税收减免也是一方面。对于国有金融机构,作为出资人的管理也的确需要改革,不一定央行管或财政部管就好,还需要进行一些深入研究。

“这种政策辩论很必要,对于分析形势提出对策很有意义。最好再来一场新《盐铁论》的讨论。”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对时间财经说。

政策争论虽是好现象,但还是建议“和为贵”。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时间财经表示,两部委还是还是要互相配合才能够互相协调,共同发挥政策导向的最大效用。

李大霄同时建议,去杠杆应该要有节奏、有步骤,而且改革的速度跟市场的承受能力要匹配。合理减轻个人和企业税负,是经济增长的强有力举措,这在中外历史、理论界、事实上都已验证。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争论之后,更关注的是财税政策如何改,货币政策如何走。

互怼“背景”

徐忠文章发布同一天,央行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报告称,初步统计,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03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76万亿元,同比多增554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25亿元,同比多减59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8008亿元,同比多减1.4万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863亿元,同比多减1.5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17亿元,同比多减838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02万亿元,同比多1.3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511亿元,同比少1799亿元。其中,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902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大幅减少,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去杠杆方面做得很好,但是防风险的压力也很大。

实体信用收紧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下行压力随之上升,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信用风险频发。上半年债券市场首次违约主体债券违约规模达12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股市下滑,万亿股权质押平仓警报拉响。互金平台出现爆雷潮,涉及投资者金额逾千亿等。

另一边则是,财政部近日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

上半年财政预算收入增速远高于GDP 6.8%的增速。其中,国内增值税33600亿元,同比增长16.6%;企业所得税23928亿元,同比增长12.8%;个人所得税8127亿元,同比增长20.3%。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财政收入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对于国有金融机构资本管理,6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对国有金融资本实行集中统一授权管理,明确财政部门的履行出资人管理责任,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九龙治水、各管一摊”问题,有利于为协同整治金融乱象、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起到强有力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此外,7月17日,财政部的官网悄悄挂出一篇湖南专员办的调研文章《湖南专员办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的几点思考》。文章认为,财政金融不分家才是金融风险症结所在。

该文章称,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就成了把财政和金融混在一起的中间机构,导致财政与金融的不分家。这可能引起财政投资项目低回报率、政府融资高成本与金融体系“刚性兑付”。不仅会带来影子银行体系的高速扩张和民营企业融资的困难,同时还会带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归属的不确定性。

政策走向

争论过后,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大家关注的是,央行是否降息、降准?企业、个人税负是否继续下调?财政部门会不会对国有金融机构注资?

市场流动性方面,继央行7月16日超预期放水3000亿元之后,央行7月17日发布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18年7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1500亿元,年化中标利率为3.7%。

当日,央行还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为700亿元7天和30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55%和2.70%。鉴于当日有100亿元28天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900亿元,央行此次操作共释放2400亿元流动性。

“就事论事,就目前经济状况,央行不愿意放水也不能再放水,财政部不愿意出钱也出不了钱。”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对时间财经表示,但降准可能还会有,做对冲微调,时间点不确定。“降准可以保持流动性的松紧适度,不能算是一个大宽松。”

对国有金融机构注资,管清友认为,中央财政的钱不能再注资国有金融机构。绝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上市公司。全体纳税人的钱为何要注资特定股东群体的金融机构?补充资本金应该靠这些上市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融不到资是上市公司自身的问题。如果中央财政注资,其他股东是否也同比例注资?

“但如果这些金融机构面临比较大的风险,确有必要注资,通过资本市场注资,财政注资在法律上还是有一些瑕疵。”管清友称。

李大霄则认为,可以研究,现在银行股价都破净了,平均是市净率0.8左右。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对金融机构增资一能救股市、二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能振兴股市。

“减税政策,还是很有必要出台的。”管清友称。为企业、个人降低税负,也是各方比较能达成的共识。

李大霄称,财政部降税力度可以加大一些。现在美国的降税力度还是非常大的,效果也非常显著。“下一次降税,建议不要改什么新的税种,就在原来基础上降多少,这样更加简单、立竿见影。”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刚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根据修正案(草案):将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等。(北京时间财经 曾福斌)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留言,转载时请在文首注明来源和ID,同时请勿删除文中时间财经(ID:caijingbtime)字样,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