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失联、被查、“爆雷”……近段时间,P2P网贷风险事件频发,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甚至引发恐慌情绪。此类事件为何这时集中爆发?P2P网贷市场现状究竟如何?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取得哪些进展?接下来的监管重点又是什么?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等专家学者在经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为你权威解读!
如何看待P2P网贷平台风险事件?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当下P2P网贷的风险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从P2P网贷平台本身来看,不少野蛮生长起来的平台合规性较差,经营粗放,经过几年的运转,风险逐渐积聚,进入频繁爆发的阶段。
其次,从监管政策方面来看,监管政策逐步收紧,要求趋严,特别是备案工作延期,不确定性增加,平台合规成本提高,部分平台主动清盘退出。
再次,从投资者角度来看,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深入,投资者风险意识有所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提高,风险偏好降低,开始从高风险平台退出。
最后,从近期市场流动性来看,尽管央行今年3次定向降准,但流动性仍然偏紧,部分向平台借贷的个人或企业后续资金不足,资金链断裂。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当下不是在P2P网贷平台投资的好时机,可能需要特别警惕P2P网贷的各种风险,小心踩到平台跑路、关停的“地雷”。
但是,在目前市场波动的情况下,投资人需要更加冷静。
首先,看网贷平台是否坚守信息中介本质,坚持小额分散原则;
其次,看网贷平台是否有明显违规行为,如高额返利、线下展业等;
再次,看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是否充分、透明、完整;
最后,一些外部机构的评级、资质也可以作为参考,如评级排名是否靠前、是否加入行业协会等。
如果平台本身没有问题,投资者应保持一定的耐心——一方面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一方面也不必风声鹤唳。相对客观地看待目前的市场趋势及平台特征,才能理性地作出判断。
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5074家从业机构退出
2016年4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启动以来,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整治成效如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经过两年多来的共同努力,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整体风险水平大幅下降,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得到遏制,增量风险有效管控,存量中的风险业务有序化解,从业机构优胜劣汰加速,规范发展态势正在形成,监管自律有机协调配合的行业治理机制逐步完善,行业发展环境明显净化。
丨5074家从业机构退出,不合规业务规模压降4265亿元
有效化解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大量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机构退出互联网金融活动,存量机构违法违规业务规模明显压降。专项整治以来共有5074家从业机构退出,不合规业务规模压降4265亿元。
丨及时治理新出现的金融领域乱象
坚决清理虚拟货币市场乱象,取缔非法金融活动,组织治理“现金贷”业务,通过监测发现大量涉嫌非法从事外汇交易的平台并开展整治,封堵境外违规网站330家,关闭境内网站48家。
丨不断健全监管制度规则,及时弥补监管空白
明确了对P2P网贷、网络小贷、互联网资产管理领域的监管规则,对交叉嵌套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定性和处置,建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推动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搭建常态化风险监测机制及平台。
丨搭建运转良好的专项整治工作机制
建立中央和地方“双牵头”的工作机制,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抓总,金融监管部门分工协作,其他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各地在中央指导下落实属地清理整顿和风险处置责任,整治工作有序开展,运行良好。
丨持续提升对金融创新的识别管控能力
专项整治坚持规范与发展并举,对于合法守规,有益于实体经济和宏观调控的创新,通过立规矩促发展;对于实质从事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的伪创新,坚决打击并及时发布风险提示。
丨切实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
互联网金融协会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并全力投入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计监测、信息披露、信息共享、标准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作,督促引导从业机构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增强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下一阶段监管重点在哪?
李东荣表示,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存量风险尚未完全消化,增量风险时有发生,单点风险爆发可能性较大,防止乱办金融、乱搞创新的监管体制机制尚未健全,违法违规活动反弹压力不小,监管合力尚待进一步形成。他详解了下一阶段监管重点:
丨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会上强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安排,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
丨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重申“发展是以规范为前提,整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专项整治工作必须坚持稳妥有序、标本兼治的指导思想,通过深入清理整顿,基本完成存量风险化解,消除较大的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为发挥互联网金融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普惠性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丨扎实推进清理整顿加快净化市场环境
一方面,继续扎实推进清理整顿,聚焦风险突出领域,确保存量风险加速化解,增量风险有效管控,市场环境加快净化,使整改合格机构顺利纳入规范管理,使整改不合格机构实现无风险退出和有序处置。
另一方面,同步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对专项整治工作中经过实践检验、取得较好成效的机制安排和经验做法予以制度化、长效化,逐步建立健全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体制机制。
丨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
在抓实推进清理整顿方面,从业机构应按照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和合规性要求,主动进行整改,做到“风险问题不回避,落实整改不打折,合规经营不含糊”。对违规情节严重、整改不力、顶风违规的从业机构,除依照行业自律规则进行惩戒外,监管机构将依法从严从重予以行政处罚,以加大震慑。
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进一步健全适应互联网金融创新特点的监管制度和要求,研制实施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行业标准规则。强化准入管理和对互联网金融的统筹监管、穿透式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提升监管的技术支撑能力和水平。健全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对各类以互联网金融名义实施的非法集资、违规营销、商业欺诈等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
丨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社会监督
通过加强对全社会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帮助金融消费者增强风险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同时,通过信息披露、合同登记、风险提示等手段,增强互联网金融服务全流程的透明度,落实投资者适当性、资金存管、信息安全等要求,并接受社会的监督,为专项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