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
★
问道(2)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胡畔
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189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087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69299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27576亿元,增长7.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国民经济稳中向好的特点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市场主导的需求增长能力明显恢复。仅就投资而言,数据显示,2018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7316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比1-5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8%。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84539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环比提高1.6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三个月回升。房地产市场销售形势趋稳,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9.7%,较投资增速高3.7个百分点,保持平稳增长概率较大。总体来看,市场主导的投资普遍回暖,投资内生增长动力有所增强。
第二,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消费增速短期回落态势已经改变。数据显示,2018年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4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0%,增速比5月份提高了0.5个百分点。这是消费增速在连续两个月下降之后首次出现回升,表明消费平稳增长的基本趋势并没有改变。
第三,从进出口的角度来看,尽管有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但从出口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形势总体还是比较平稳的。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2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7.51万亿元,增长4.9%。虽然货物进出口顺差收窄,但贸易结构继续改善。
第四,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在多个方面有着积极的表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重大结构性失衡矛盾有了积极改善。新产品新业态持续活跃,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活动普遍展开。从上半年的工业增长数据来看,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6%和9.2%,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9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保持较快增速,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1%、17.5%和15.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2.4、5.0和4.5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新动能明显增强。
同时,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降低,反映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明显提高,低效、无效的供给在持续退出,高质量的供给不断增加。其中,依靠技术创新、改造升级所带来的竞争力提高,在企业层面表现较为明显。
今年上半年的CPI、PPI走势表明供给对需求,无论是总量和结构,适应性都明显提高,供求关系总体平衡,表现为价格运行大体平稳。
“总而言之,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已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和韧性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张立群说,从上半年的经济走势来看,我们在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的同时继续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全年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前景比较乐观。
此外,张立群还表示,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扩大对外开放、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继续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破、立、降”三个字上重点下功夫。即要以产权制度的完善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完善为重点,强化改革在“破、立、降”三个方面的综合成效。同时,加快“放管服”改革,通过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作用,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是加快解决制约城镇化健康推进的主要矛盾,包括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等,真正做好长远规划,画好一张蓝图。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快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三是对于短期经济下行压力,要通过适时适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时予以应对,缓解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流动性紧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让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的平稳运行能更好地衔接起来。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史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