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稳 李雪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保险如何从微观企业层面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谜题之一。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的《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18趋势》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失业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92亿人,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预计就业增长难以满足劳动力增长,并预测中国2018年的失业率仍保持在4.7%,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其就业吸纳效应和就业拉动效应都十分显著。那么,保险如何拉动就业增长?其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现有文献从降低财务风险、代理成本、借贷成本和税收的角度,研究了保险对企业投融资能力和长期发展的积极影响。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构建系统的保险业就业效应理论框架,本文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研究保险如何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如何促进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进而间接拉动就业的增长,尝试分析宏观“黑箱”现象背后的微观基础和作用渠道。
一、保险业就业效应的微观基础
宏观现象的研究需要坚实的微观基础做支撑,以增强其结论的现实解释能力。所谓微观基础,是指对于构成宏观经济模型基础的单个经济行为人(或厂商)的行为规律的理论分析。在经济体中,全社会就业量由各个微观市场主体——企业的就业人数加总得来,微观企业就业规模的扩大引致宏观就业水平的提高。保险对就业水平的积极影响最终体现为企业就业量的提高。
本文放松了劳动力无限需求和完美资本市场的假设,将保险变量引入搜寻匹配模型框架进行分析。20世纪80年代开始,Diamond、Mortensen和Pissarides等人建立“匹配模型”(DMP模型),以解释劳动力流动、职位流动和失业率情况。搜寻匹配理论分析了企业雇佣行为和劳动者搜寻行为对就业创造和失业率的影响,把微观劳动力行为与宏观经济发展更为现实有效地联系到一起。
首先,在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存在融资约束,当企业和求职者相遇并同意签订雇佣合同时,就会创造就业。本文主要分析经济体中企业与借贷机构的行为。其次,放松完美资本市场的假设。现实中,企业创造岗位的数量会受到其融资能力的影响。企业购买保险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均衡状态下劳动力市场的紧性,增加企业的就业创造。保险能够从企业层面对其就业产生拉动效应。根据上述理论模型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从企业的角度看,保险业的微观就业拉动效应是显著的。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股权融资的门槛较高、债券融资机制还未成熟,银行信贷成为中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但是银行借贷更倾向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即使民营企业盈利能力高于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仍优先贷款给后者,民营企业承担着高于国有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众多国外学者也指出,相对于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国有企业因其特殊性,一直受到国家财政和信贷的大力支持,所以外部融资的可获得性较高,其借贷成本也相对较低;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自身规模和现金流量较小,商业信用程度也较低,难以获得外部资金支持,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本文认为保险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对民营企业更为明显。由此进一步提出假设:
假设2:对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保险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存在差异,对民营企业更为显著。
二、保险业就业效应的传导机制
为构建完整的保险业微观就业效应分析框架,在对微观基础进行梳理后,本部分对其内在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
一般地,保险可能通过以下传导渠道影响企业的就业状况:
首先,从财产险的角度而言,保险可以发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投融资能力。一方面,财产保险对企业治理,特别是风险管理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财产保险可以发挥风险保障功能,在风险事件发生时,降低企业现金流中断或短缺的发生率,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和破产的概率。
其次,从信用保证保险的角度而言,保险实际上形成了对企业的担保,企业融资对象面临的信用风险大大降低,因此,贷款机构会以更有利的条件增加向企业的贷款,进而扩大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促进净现值项目投资。
再次,从保险资金运用的角度而言,保险资金作为期限长、成本低、规模大和供给稳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险资金的长期性与企业的扩大投资规模的需求相匹配,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能够以多种方式参与实体经济建设,对企业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进而改善企业的治理水平。此外,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融资压力,拓宽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
最后,从健康保险的角度而言,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已发现雇主提供健康保险对劳动力的工作流动性具有显著的锁定效应。
Modigliani和Miller(1958)提出了经典的MM理论,他们指出,在完备的资本市场中,企业的外部资本和内部资本可以完全替代,投资行为与企业财务状况无关。但现实中并不存在完美的资本市场,融资约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完备,即使是上市公司也很难做到自由地选择融资方式,其融资成本和风险敞口都较高,而且大多数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较差,更多情况下需要向外部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保险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购买相关保险后,可以通过保险功能的传导渠道,提高自身的内源融资能力,也可以凭借较高的信用评级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二是,稳定、大额的保险资金使得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可供选择。
保险作为外部因素,对企业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和融资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的扩大再生产。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大,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在劳动力市场中,可供求职者选择的岗位增加,有助于提高工作匹配成功的概率,促进就业创造。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保险可以通过多种传导机制对企业的融资能力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就业水平。
三、研究设计
基于前文模型设定,本部分主要从实证角度考察保险对企业就业水平的影响。首先,考察保险对企业就业水平的总体影响;其次,按照不同所有制性质,进行分样本的扩展性和稳健性检验,以确认结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以企业融资能力为中介变量,验证保险业微观就业效应的传导机制。
本文选取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虑到数据的有效性,样本数据为我国A股非ST企业的微观数据,我们在企业的历年年报中找出披露保险费用支出的样本企业,剔除其中保费支出数据缺失的企业,并以平衡面板数据为基准对剩余企业进行筛选,共留下548家上市公司在2012~2016年期间的数据。其中,企业购买保险的数据来源于样本公司历年年报中对保险费用支出的统计,其余变量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CSMAR金融经济数据库。
实证计量模型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保险业微观就业效应模型。自变量为企业购买保险费用支出,因变量为企业就业人数,选择企业规模、企业治理效率、职工的平均工资和企业成长性作为控制变量,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面板回归分析。二是保险对企业融资能力影响模型。基于Laeven的欧拉投资方程模型,引入保险与现金流量资本比的交叉项,采用扩展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三是企业融资能力的中介效应模型。借鉴Sobel、温忠麟等总结的Sobel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企业融资能力在保险对企业就业水平影响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尝试分析保险业就业效应的微观基础和传导机制,并选取企业融资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基于我国548家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保险业就业效应及其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表明:
1从企业的微观角度看,保险业的就业拉动效应是显著的。企业的保险费用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间接带动企业就业水平提高0.459个百分点。需要强调的是,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样本中不包含非上市企业,而其中众多的中小企业是我国就业增长的重要来源。因此,保险业的实际就业拉动效应会更为显著。
2.从企业所有制性质的角度看,相比国有企业,保险对民营企业的就业拉动效应更显著。国有企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比民营企业要低,资本市场对国有企业的影响较小。保险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于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具有显著效应,从而影响生产规模和就业水平。深化保险的金融功能,改善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将对提高社会就业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3.从传导机制的角度看,保险的引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而增加就业。实证结果显示,随着企业购买保险水平的提高,企业当期投资对前期现金流的依赖性降低,融资能力提高,使得企业能够扩大生产规模与产出水平,进而增加就业创造。保险业微观就业效应的发挥主要依赖企业财产险等非寿险的发展,因此,非寿险业应注重业务结构的优化,加大信用险、责任险等险种的规模,化解实体经济存在的各种风险矛盾,充分发挥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
摘自《保险研究》2018年第5期
作者简介:
王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李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