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须保持自身定力因应中美贸易摩擦
2018-07-11 00:25: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中国须保持自身定力因应中美贸易摩擦

嘉宾

滕建群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东 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

李 永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美国7月6日开始对34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25%关税,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中国是否有底气进行反击?进而我们是否有必胜的把握?就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约请几位在中美政经研究领域长期耕耘的学者展开讨论。他们强调,中国必须保持自己的定力,不能因为中美贸易摩擦而扩大双边之间的矛盾,也不能为争一时之快而贻误中国自身的发展战略。

主持人 范思立

直面美国贸易霸凌主义,中国为什么必须回击

中国经济时报: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为何在特朗普任期集中爆发?

李永:在解决中美经贸不平衡问题上,中美两国早有共识,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就有共识。为了解决经贸不平衡问题,我们作出巨大努力,然而美国未接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美国认为中美之间出现了所谓结构变化,这些所谓的变化直指中国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颠覆中国目前经济活动存在的基本构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同意吗?这也是特朗普为什么不愿意接受经济解决方案的缘由。

东艳:贸易只是一个工具,要深入了解美国背后的战略调整。

特朗普上任第一年,对于中美之间的矛盾基本集中在经济领域,强调美国怎么优先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到了特朗普上任的第二年,他的目的已有明显转变。今年3月22日,美国公布“301调查”时,特朗普已不再讲目的是为了解决贸易不公平和就业问题等,而是直指中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等。

从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清单上能够看出,原来1300多种产品,现在800多种产品,通过对比清单和中美贸易不平衡数据可以看出,这根本解决不了贸易不平衡问题。大量造成美国逆差的行业和产品并不在清单上,清单是着眼于中美未来发展竞争上。

我们再回顾一下美国对外贸易报告,第一年公布的贸易政策第一条是基于美国利益;第二年公布的贸易政策第一条写得特别清楚,核心词是考虑国家安全。美国从2012年开始设立“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2012年、2013年、2015年审查最多的均是中国企业。

从一系列美国的做法来看,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认知已经不仅仅是特朗普的短期个人行为,而贸易只是一个工具。所以,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战略调整。

上任第一年,特朗普更多强调贸易不平衡问题,中国主动进行非常重要的贸易调整措施,比如特朗普2017年11月访华时,中美签署了27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清单,和我国统计的当年贸易不平衡数据基本相符,但特朗普还是不满意。

其实,中国不仅直接调整了进口政策,推出一些短期缓冲机制,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渐进式调整。但经历这么多之后,美国还是坚决搞贸易摩擦。作为中国的理性决策只有选择坚决应对。

滕建群:中美经贸关系有两大背景:其一,中美两国旧有的平衡关系已经被打破或者正在被打破,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摩擦、各种博弈,这是新力量平衡结构达成之前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其二,特别是最近几年,中美两国在经贸和安全领域的竞争在加强。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还是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实际上美国一直想要调整,但是都没能调整过来。直到2017年12月美国白宫发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所以,特朗普挑起贸易摩擦并不是解决贸易赤字和解决贸易不平衡,更多是把遏制中国或者牵制中国作为美国的长期战略计划。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之势,中国必胜的信心何在

中国经济时报:面对美国咄咄逼人之势,中国必胜的信心何在?

东艳:中国还是非常有信心化解这场贸易摩擦的。

如果和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发起那次范围比较广的贸易纠纷来比较,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美国把荷兰等自由贸易国家都拉到关税战中,当时的措施是一次全球贸易倒退的行为。面对此次美国挑起的欧美贸易战,美国的一些盟国采取的基本上都是反制措施,比如有的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从国际舆论上来看,中国占有优势。

从解决贸易摩擦的角度看,贸易纠纷对消费者、生产者、价值链和整个贸易体系极具破坏性,未来逐渐显现的经济影响会对特朗普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根据测算,美国公布的500亿美元清单,大约59%是针对中国的外资企业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清单中大部分是高新技术产品,有三分之一是计算机和通讯,有三分之一是机械产品。根据另外的统计,在清单上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66%左右是外资企业出口到美国的。

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一方面损害自身利益,也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57%来自中国,另外43%是来自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中间品,其中来自于欧盟的大概20%。

针对美国出台的清单,从总体经济效益来看,经济学家已经做了无数测算,就连美国自己的学者也认为,美国清单最后结果是影响自己的企业,影响自己的国家。

我们需要警惕下一阶段,美国更可能会通过规则竞争的方式处理中美贸易摩擦——不能让中国书写贸易规则。美国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从规则上控制中国的发展。但这方面我们也比较有信心。从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可以看到,美欧原来想主导,但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声音和发展中国家的治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另外,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产生了G20,这也是一个类似全球治理的多元化平台。

总之,处理中美贸易摩擦要理性,在具体操作层面还是要建立一系列风险预警系统。

滕建群:“善战者不言战”,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定力。我们不能因为中美贸易摩擦而扩大双边之间的矛盾;也不能为了争一时之快而丧失大的战略发展。我们必须要有一个长远打算,而不是只看眼前。

要把握中美两国力量平衡转移的节奏,不能用力过猛。从发展来看,我们的优势应该说时间是在我们这边。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自身所处的地位,包括工业体系、人才储备、市场等,我们现在处于爬坡期、上升期,如果我们跟美国力量平衡转移过程中用力过猛,可能会出现夭折。我们一定要沉住气,要把握中美两国力量转移的节奏,而不能跟着美国走。应该看到,中国在很多方面需要和美国进行合作,这是两个大国之间关系的两面。

正视美国国力,但此消彼长的时间在中国这边

中国经济时报:虽然美国在进行战略收缩,但其国力仍处于世界超霸地位,中国稳操胜券的现实基础何在?

滕建群:中美两国对比,中国至少有三个层面的优势比较明显。第一,特朗普内阁也不是铁板一块,也不都是完全按照特朗普的旨意进行,美国至少从中央决策层来讲是比较松散的。第二,我们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密切协调沟通,各种预案非常充分。而美国一些部门则是能躲则躲的态度。前不久在美国接触国务院官员时,一些人甚至自嘲“我们没有卷入到美中贸易摩擦中”。第三,我们民意基础雄厚。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国内民众认为,我们必须要予以回击。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正经历新中国成立后一次重大的社会改造,其意义不亚于解放初期的所有制改革,也不亚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此次全面深化改革是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安全、文化等的全面改革。而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可以倒逼我们的国内改革。既要正视挑战,又要抓住机会。从国内改革来讲,我们确实提出了一系列的宏伟计划和目标,什么是动力,外部压力也是我们的动力之一。

李永: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的优势首先是经济稳定发展。虽然经济进入新常态,但经济增长还是比较稳定,这是我们的底气,也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基础。

第二,市场足够大。中国的市场足够大,为中外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将近14亿人口,其中2亿多中产阶级,不仅对国内企业而且对国外企业都能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这在全球没有国家可与中国相比。

第三,中国的工业门类齐全。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目录门类的国家,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这是中国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能够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足够动力,也是未来产业升级的必要基础。这一切都为我们的对外贸易提供竞争优势。

第四,创新动力十足。我们想用40年的发展把全世界所有产品都做到第一?这个想法不现实。即使未来再发展10年,我们也未必能够做到。虽然中兴事件给我们警醒,但我们要看到,2017年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为2.12%,大约是1.75万亿元,基本上和发达国家差不太多。同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年发布报告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专利申请国,而且从2003年到现在是唯一的双位数增长。不要被中兴事件打得我们连信心都没有了,我们要客观看待。

第五,全民创业。最近数据显示,国内日均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76万家。这意味着新的企业、新的就业机会,也可能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六,新业态层出不穷。新业态不断在为经济增添新的优势,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这些都支撑了未来经济能够更健康、更有竞争力地发展。

第七,经过40年的发展,我们在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中不断攀升,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了我们的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延伸。

第八,制度优势。制度优势是能够通过政府决策,集中优势资源、整合资源,从中美贸易摩擦来说,我们能够有效管理贸易摩擦的前端和后端。

东艳:贸易摩擦本身没有赢家,但是有相对的输赢。首先不能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其次在中期或者中短期过程中,要把我们既定的开放措施稳步推进,按照我们自身的发展把握节奏,同时进一步融入世界体系。比如,今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进口博览会,这是我们既定的开放措施,包括其他市场开放措施,都需要稳健推进。再者从长期来讲,我们的经济如何更有质量地发展,如何让贸易从大国向强国转变,都需要统筹考虑和应对。

美国关税豁免政策不改中美贸易摩擦趋势

中国经济时报:美国贸易办公室在7月6日之后宣布对受影响的美国企业进行关税豁免,请问会对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产生实质性影响吗?

李永:加征关税之后,美国存在一个机制,允许受影响大的企业去申请关税豁免。目前已有2万多家企业申请豁免,被批准豁免的仅有40多家,按照目前的速度,恐怕美国商务部要加班加点也很难完成。

但这些举措并没有对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有什么根本性影响,这只是美国尽量给受影响企业减损,但最终会有几个企业能拿到豁免不好说,但对整体征税的效果并没有多大影响。也就是说,美国经济仍会受到影响,最终美国消费者买单,这几乎是一个定局。

东艳:对于受到加征关税影响的美国企业,美国政府已开始采取了一些申请豁免的保护措施,中国也应直接对一些受影响的企业和行业有一个短期或者长期的保护措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