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丽丹 编/李悫
华联控股董事长遭小股东“逼宫”。7月9日下午,华联控股二股东于平联合中小股东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公司发展存在多项问题,提议罢免董事长。
7月10日早间,华联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尚未收到于平等中小股东依照公司章程提出的任何议案或相关材料,并表示,华联控股今日良好局面是董事会、管理层多年来努力打拼出来的结果。
“公司深读”联系到于平本人,于平表示,华联控股董事长所作所为让人无法理解,公司近些年来的作为甚至不如普通深圳二房东。
据公开资料,华联控股创建于1985年10月,1994年6月17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原主营业务为化纤产业,上市后,公司主营业务经历三次转型,由原来单一化纤向纺织服装、石化新材料以及至今的综合地产转变。目前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占股31.38%,第二大股东为于平,占股2.04%,共计持有2314万股。
7月9日的发布会上,于平表示,华联控股存在战略不清、管理不善、用人不当等三方面问题。他表示,公司现金充沛,却多年未进行土地新增项目,导致错失房地产行业黄金发展期;公司项目开发周期缓慢,导致周转率低于同行;公司管理层年龄偏大,且无一人具备房地产行业相关经验,人员创新能力欠缺,不思进取。
作为中小股东,于平希望联合中小股东能征集到10%以上的股份,届时发起临时股东大会提议罢免董炳根董事长职务。
公司深读查阅华联控股近年年报发现,于平发言稿中所述问题亦有所体现。
9年无新增土储,项目开发进展缓慢
于平在对外说明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华联控股多年无新增土地储备项目一事。
华联控股多次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存量土地资源获取资源时间较早,与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土地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公司深读查阅其多年年报发现,除原有存量土地外,近9年来华联控股并无新增土地储备,目前仅有6个存续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45.32万平方米,其中29.70万平为杭州千岛湖建设。出租房产方面也无变化,近年来的房产数量均为22万平方米左右。
(华联控股目前存续土地项目)
从开发周期来看,华联控股近三年年报中提到的“华联工业园”、“钱塘会馆”等项目从2009年起就已出现在年报,截至目前开发周期已近10年,各项工作进展缓慢。
与华联控股的慢节奏不同的是,中国房地产企业拿地的速度似乎越来越快。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1-6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显示,仅2018上半年规划建筑面积TOP10城市就成交了1.63万平方米,超过了2017年全年3.08万平方米的半数,预计今年成交面积还将继续上升。
与此同时,华联控股近年来的理财资金总额不断扩大,仅2017年,其委托投资的理财产品发生额就达到22.14亿元,期末理财产品余额为4.33亿元,所获理财收益1432万元,公司深读粗略统计,其理财收益率约为3.31%。
针对“公司宁愿把账面资产投资理财产品也不拿地”的控诉,华联控股董秘孔庆富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解释称,公司近期均有在看地,但考虑到资产稳定,若价格太贵就不会拿地。在开发周期上,公司项目周期长主要是因为城市更新时间长,从立项、专项规划到开发建设的整个周期最快也得三年半至四年。
但于平回复公司深读,华联控股目前土储均为90年代国企改革分配资产,多年未拿地,绝不仅仅是因为客观原因。公司错失房地产行业黄金时期,主要原因还是管理层战略失误,只顾享乐而不顾公司发展。于平补充,“即使是在大半年都无法建筑施工的东北,房地产开发周期也只有2-3年”。
高管人员无地产从业经验
管理层的情况也印证了于平发言稿中所述问题。华联控股年报中的高管简介显示,其董事长董炳根、副董事长丁跃等均无房地产行业工作经验,公司监事及其他高管人员等也几无相关经验,简介中更为普遍的是,在服装行业、纺织行业、印染行业的多年从业经历。
此外,公司从业人员多在50周岁以上,据公司深读粗略统计,在年报中所列19位管理层人员,有八成左右已年过半百,4位超过65周岁。
公司深读注意到,早在2017年,华联控股就在年报中提出要推进人才工程,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但公司转型后,并未有专司房地产市场的新高管进入。直至现在公司也并未招聘新的管理人员,唯一一位36岁即进入管理层的人员,主修领域为财务,曾是董事长董炳根的秘书。
于平向公司深读表示,一家房地产企业没有任何一个高管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这是非常可怕的。纵观中国房地产企业,万科、恒大、融创,高管至少有一半都在建筑、房地产企业有着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由于华联控股用人不当问题,造成了公司其他方面的发展问题,用人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不过,与于平所说“公司经营不善”不同的是,从年报看来,公司近年来的财务表现尚佳。近三年来,华联控股的营收分别为4.09亿元、21.7亿元、39.7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6931万元、13.5亿元、13.4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48%、49.66%、34.54%。2017年还向全体股东合计派发了5.7亿元的现金股利。其董秘也在媒体采访时表示,华联控股目前所获成果来之不易,经营业绩都是通过管理层努力换来的。
就华联控股董秘说法,于平回应称,公司近年来的盈利只是因为深圳土地市场行情向好带来的红利,与公司管理层经营无关。
据悉,目前华联控股所持有的地产均来自90年代国企改革,彼时,深圳房价均值仅为2000元,杭州还实行福利分房政策,时至今日,公司所持有的深圳土地价格已涨至约80000元每平方米,杭州钱江新城地段也达到了40000元的均价。
(华联控股高管持股情况)
于平表示,华联控股所说“经营业绩都是通过管理层努力换来的”只不过是虚词,实际上华联控股近年所做的只是深圳普通二房东做的事,甚至收益还比不上普通二房东。公司管理层只顾享受已有资产带来的红利而不顾公司未来发展,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利益。
在7月9日的发布会上,于平也曾直言,自己对华联控股的期待“不是一流,至少也是二流”,但目前华联控股在管理上已经是“五流”。他表示,希望未来的华联控股董事长是一个锐意进取、在建筑及房地产行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像许家印、孙宏斌这样的人最好”。
在公司近年来发布的股份增减持公告中,仅有一份2015年的增持报告,增持人为华联集团,比例为0.37%,但在2017年7月及2018年1月披露的两份减持计划中,均为公司高管层进行减持,且减持时间均在公司股价涨幅较大时期。
于平:不相信此次罢免行动会失败
据媒体报道,于平除了是华联控股第二大股东,还是高升控股第三大股东。其于2006年创立了吉林省高升科技有限公司,曾担任昆明万兆科技、沈阳云跃科技、北京云游四海通信科技、杭州远石科技等多家公司的高管职务。
公司深读统计发现,于平自2016年开始持有华联控股股票,而自2016年下半年至2018年3月,公司股票价格均在7元以上,历史高位达13.42元,若按买进每股8元计算,于平对华联控股的投资额达1.85亿元,亏损额近6000万元。
对于为何投资华联控股,于平表示,入股前他认真看过公司的财报,认为公司具有较好的土地资源,各项指标也较为优秀,再加上公司在深圳的天然区位优势,使他认为华联控股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万科,出于对公司前景的看好,他多次增持了公司的股票。
于平提到,在自己持有公司股票期间,公司高管人员多次向他们表示公司前景极好,即使是在股价达到11元时的高位,其高管也表示“公司目前的净资产远大于市值”。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之时,华联在2016-2018间的两年仍未有新增土储项目,股价也由最高时的11多元降至了今日的5元出头。
于平认为,华联控股的问题主要就出在管理层上,尤其是总领公司走向的董事长上。他表示,这也是公司众多中小股东共同的看法。因此,他们选择了联合在一起,申请召开罢免大会。
当被问及何时召开股东大会时,于平称“目前中小股东非常踊跃,目前支持提案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股东大会肯定能够召开。但他同时表示,由于罢免董事长后的新人选还未确定,暂时还在考虑中,但最终的改选时间将在“一两个月内”。
在公司深读问及“若此次罢选失败,会否撤回在公司的投资额”时,于平表示,他从未想过此次罢免行动会失败,也不会撤出在公司的既有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