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金融科技公司凡普金科与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在京举行了一场签约仪式,双方相约将在信用卡业务、消费场景分期、汽车金融市场业务和金融科技等多重领域进行全面合作。
事实上,目前一些具备较强科技输出能力的金融科技企业,用科技对传统金融机构进行赋能,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蚂蚁金服将自身定位为以技术为核心来服务于金融企业的公司,推出Techfin战略。巨头先行后,趁势直追者无数,在这波金融科技转型的潮流中,谁能先行一步,显然更容易占据先机,其模式,也将对后来的企业以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Fintech”到“Techfin”
互联网金融发展至今,也不过才十余个年头,但其发展势头一直以来都极为迅猛,到6月份,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经突破7万亿元大关,达到了7.33亿元。 不过,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互联网金融的整个发展环境也在逐渐发生着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提出了挑战。
首先是监管环境的变化。互联网金融本是个新生事物,大部分的业务模式如P2P等都属于从国外引进,既新且异,国内起初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具体法规来进行约束。由于当时的行业准入门槛极低,有人甚至花一点小钱买个网站模板,租个服务器就能上线,鱼龙混杂的情况下,逐渐有一些涉案金额百万级别的平台卷钱跑路。2017年以来,监管层针对互金行业存在的问题集中整治,《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等重磅文件陆续下发,行业监管形式迅速趋严。
其次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互联网金融所针对的客群,以无法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人群和中小微企业为主,规模庞大,但其中的优质客户还需要进行甄别和教育。这种甄别和教育的工作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已经初步完成,聚集了大量的理财投资和借贷的人群、企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百亿规模平台。实际上,传统金融机构也看到了市场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如何切入也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发展重要议题。
监管趋严怎么办?银行下海怎么办?尤其是在消费金融领域,自监管政策出台后,除了几个互联网巨头之外,几乎已经成为持牌机构的天下。不管是在营收还是在净利润上,持牌机构都逐渐具备了碾压性优势,而这种优势,未来还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先知先觉的企业已经开始了寻求改变,比如蚂蚁金服,比如京东金融,纷纷表示,要用技术赋能金融机构,帮助金融机构来做好金融。其他如凡普金科一样,在技术方面具备一定优势的企业,也开始抓住机会,在Fintech到Techfin的转型中先行卡位。
Techfin输出具备良好前景
银行等金融机构虽然已经开始进入到互联网金融领域,但受限于体制等原因,对产品的互联网属性和创新性方面尚难以进行很好的把握。另外,银行在过去的发展中,长期依赖于线下获客,对于线上获客的方式,风险的把控,并非强项,想要完全发挥自己在牌照和资金上的优势尚有些困难。与之相比,金融科技企业本身自带互联网属性,在过去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掌握了丰富的线上获客与风控管理的经验,在产品设计方面也能更加贴近互联网用户的心理定位和习惯。二者的结合,正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以凡普金科此次与兴业银行的合作为例。按照合作协议,凡普金科与兴业银行双方将在资金及资产的对接上探讨多维度、深入化的业务合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消费信贷、场景类消费分期、车辆融资租赁、流量共享等业务领域。另外,基于此次战略合作,双方还将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开展金融创新产品研发合作。
当然,任何机会都不是轻易就能获得。兴业银行虽然有金融科技转型的需求,并主动寻求了与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合作,但首先,合作对象的实力也是要够硬的。而凡普金科在多年的发展中,专注于大数据处理和金融科技研发,通过持续不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自主研发了“智能“动态风控生态系统“FinUp云图”以及自动化建模工具“水滴”及“春风”,还尝试打造ABS云平台服务,用以连接资金端和资产端,提供双端服务,已经具备合作所需的金融科技实力。
关于此次合作,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张国生表示:“ 选择凡普金科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源于我们对科技赋能金融服务趋势的认同,我们会用开放的心态与凡普金科进行深度合作,打造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典范。”
对于科技能力的重视成为凡普金科稳步发展的法宝,而随着互联网金融步入下半场,互金企业将金融科技能力输出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业内人士看来已经是将来的行业趋势。尤其是在蚂蚁金服估值1500亿美元以后,Techfin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互金企业的追捧,而类似于凡普金科这样的金融科技公司,能够在这一波潮流中先行布局,提前卡位,相比后来者,无疑在竞争环境和市场空间上都会占据很大优势,也更容易抢先做大做强。以后是否还会出现第二个蚂蚁金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