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是讲并购,讲资产重组、资产并购。
在工作过程中,在企业和地方发展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瓶颈乃至危机。如果运用重组的思维方法,逢凶化吉、摆脱困境,那无疑是一大幸事。
人生和事业在不断重组,不断解决难题之间跌宕起伏,就会化育成生命的乐章,奏响重组的旋律。可以从中深刻领悟到重组的妙趣与真谛。
重组的真谛是资源优化配置,重组的妙趣在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组是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凝结着智慧的结晶、思维的张力和经验的积累,是管理者心路历程中最愉悦的篇章。
世界是可以重组的
“重组”二字真是奇妙。“千里为重”,意指空间的转换和历史的邃远;“组”,“糸”旁指“丝绳”,“且”部为“加力”,寓意抓住主干,理清乱麻。
两个字组合起来,就是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发挥聪明才智,抓住问题主线,对事物构成要素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最优解决方案。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其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的统一性是有条件的。”
站在这样的哲学高度理解重组,就是通过改变事物的联系方式和运作条件,使其内部结构优化,进而使运动的方式、运动的轨迹朝着理想的方向和预期的目标转化。
无论是词源学考证,还是哲学辩证思考,都告诉我们,重组是一个广泛适用的概念,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可以重组的。
深化改革需要重组。所谓改革,就抓住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牛鼻子”,通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方式来提升综合效率。
实际上,改革就是重组,重组也是一种改革,改革与重组异曲同工,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两个概念。
我们处在一个深刻转型的时代,原有体制弊端尚未根除,新生市场机制有待发育,如何破解长周期、大面积、反复出现的历史遗留问题?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如何依托现有条件,着力解决现实的问题,实现预期目标?
这些都需要我们运用重组的思维和办法,通过边界条件的调整变化,使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支“看的见的手”协调配合、相得益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重组。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本质上都是通过经济要素、创新驱动、资产结构、股权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经营运作,促进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这里面包含诸多重组操作,包括资产重组、组织重组、管理重组、资源重组、要素重组、权利重组等等。其目的,都是通过重组达到“1+1>2”或“5-2>3”的效果。
可以说,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包括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文化的、生态的,都会涉及到重组。大千世界,没有什么不可以重组。
重组的道路千万条,重组的方式千万种,但困难面前,如何抽丝剥茧、条分缕析,迅速找到最合适的重组路径,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发展的突破呢?这就需要把握重组的一般规律,明白重组的目的、条件、方法和注意事项。
重组的五种目的
一个企业负责人或者政府官员日常需要处理的事项中,绝大部分用常规方法就可以处理,不需要重组。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想重组,为了重组而重组,那是自寻烦恼。重组历来是问题导向的,是有明确目的的。一般在五种情况下,要启动重组思维:
一是实现超常规发展,需要重组思维。企业要想迅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获取战略机会,地方要想加快发展、弯道超车,一般的方法往往是不行的,这时候需要转换思路,考虑重组的方法来推动。
二是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要有创新的重组思维。一些问题由来已久,长周期存在,你的前任、前任的前任都没有解决,一定是在传统的坐标体系内无解的。这个时候,就要考虑用重组的办法解决它。
三是解决广泛存在的问题,要有独特的重组思维。因为既然是一个普遍问题,甲想解决,乙也想解决,大家都想解决,但又没有想出好的办法,就说明常规的办法解决不了,应该创新重组。
四是遇上爆发性、危机性、冲撞性的尖锐问题时,也需要重组思维。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在新时期、新形势、新条件下谋求新的突破,延续并不断增强竞争力,就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尤其是金融危机之时,常规的办法一般不大管用,必须用重组来摆脱危机,用重组来抓住机遇。
五是全球化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需要有重组的思维。经济全球化使资源配置的范围超越了国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要素的最佳组合和资源的最优利用。
一个地方要想分享全球化红利,就必须运用重组的思维,在全球化范围内对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推进重组的五种方法
遇上了上述五种问题你怎么去解决呢?重组的手段、方法,从哲学意义上或者方法论意义上有哪几类方法呢?大体有五种:
第一个边界条件法。调整边界,调整你工作的环境、边界。毛主席说过,事物一切都是矛盾的一种运动,任何一种矛盾有内因和外因。内因起主要作用,外因起转化的作用。
一切的矛盾都因为外因条件的变化带动了内因的调整,内因随着外因而变化,最后使矛盾这种运动转为那种运动,这就是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则。
在这个意义上,你这个公司也罢,单位也罢,你要解决的某个事项也罢,它在某种边界条件下它是这么样的运动。当你把边界条件一改变,那么很重要的经济结构也好,企业运行状态也好,都会变化。
我们现在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讲什么?就是在讲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当你把供给侧的边界条件、供给条件调整变化了,经济运营的质量、效益和结构也会变化。
比如说“三去一降一补”里面有一个“降”,降什么?降成本,降成本降哪个成本?降物流成本、税费成本、融资利息成本、劳动力供应的成本,还有降各种资源要素的成本。当你把这五种成本都降低了,那整个经济结构就会变,运行质量和效益都会提高。
任何企业都是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运行的,调整边界条件往往能改变企业的运营环境,实现优劣的转化。
第二,资源优化配置。即在市场情况下,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各种要素的利用效率,取得更大的收益。
包括企业上市,垃圾股重组,各种大小集团合并强强联合,或者优势企业与弱势企业的合并,这不是为合并而合并,而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资源优化重组,很重要的是要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参与配置资源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好处,实现多赢。
第三,利益分配法。简单的讲,就是切蛋糕的方法,通过改变利益分配方式或者分配比例来进行重组,提高效率。利益蛋糕本来是这么分配的,现在为了局面和新目的,把这个蛋糕重新划分后形成分配格局,从而实现资源重新整合,化解一定的矛盾,解决一定的问题。
第四,机制变革法。就是对企业内部或者系统内部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重组不仅仅需要外部条件的改变,同样需要内部体制机制的优化。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事业单位改制等都属于这一类重组。
第五,管理措施调整法。比如对不适应工作要求的管理层进行调整,启用懂市场、会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对管理方法进行更新,或者出台新的政策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企业高效规范运营。
现代招商引资也好,收购兼并也好,或者产业结构调整也好,要有重组的思维,要有资源配置的思维,要站在顶层进行设计。
设计了让对方、合作方和自己能够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家大欢喜,这个时候与其说招他的商,也可以说他在利用你的条件,大家互相合作,合作两赢。
重组的五个注意事项
不管遇到哪种情况,也不管用什么方法进行重组,都要把握五个要点:
其一,不能把重组搞成群众运动。一定要明白,重组是领导者的事情,不是群众运动。重组是有一定权利、资源、资金、实力的领导人之间相互默契的行动。
你的企业去收购另一个企业,一定是你这个企业的领导跟那个企业领导讨论,资源优化配置一定是有权利的人做的决策。
其二,重组要讲时机、讲机遇。可能这个时点重组能够成功,而且成本低。那个时点重组虽然也能成功,但是成本可能提高一倍。再换一个时点重组,同样的方法,没准就失败了。所以要择机而行,果断处置。
其三,重组一定要尽可能照应方方面面的利益,重组的各方应该是多赢的。在讨论ST重组时,我谈过一个“四边形法则”。
简单讲,ST企业的重组一定涉及四类主体:
一是把企业搞的一塌糊涂的原大股东;
二是新的战略投资者、新的大股东,或者说战略重组方;
三是散户股民;
四是ST公司的债权人。这四个方面要利益互补,四方共赢。
不能把全部坏账叫战略投资者背,否则人家就不愿重组了;不能赖账,让银行消化,那银行不会干;也不能欺负股民,影响社会稳定。
当然也不能让原来的大股东净身出户,股权受冲击。这里面,有各个方面积极性的调动问题,要义在以“多赢”为行为准则。
其四,重组必须是在阳光下作业,合乎法律,合乎市场规则,合乎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变成几个有权利的人搞阴谋诡计,然后赚了一把钱,把社会给坑了,利己害人,这是行不通的。
其五,重组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你有三元钱的资本,可以杠杆三倍做九到十元钱的重组,但若拿出全部老本,1:10的高杠杆、高负债去做一件事,就得不偿失了。
很容易一个问题没解决,就把你拖到另一个问题中去。甚至陷入到意想不到的债务危机中,这个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应该冷静再冷静,审时度势。
重组者需要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
如何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个重组法则呢?我的体会,一个好的重组推动者,要有五个方面的素质:
一是善于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一个好的重组者,一定要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素养,知晓我们身处这个世界各种现象内在的逻辑关系。
还要受过案例的训练,而不是死记硬背,重组是不能有框框的,根据遇到的问题来想措施,想方法,想哪个方法最好,想有没有后遗症。如果有后遗症,用什么措施来预防?有时很可能和其他案例异曲同工,但是正如苏格拉底说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二是善于化繁为简。古人说:“大道至简”。把复杂的问题切割成几个简单的问题,然后一个个地解决,解决以后,叠加起来又互为前提。最后,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但是简单化并不是去违反游戏规则。比如我们谈到银行重组的案例,如果把银行资本金充足问题跟不良资产问题搅在一起,把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与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问题搅在一起,就会理不清,所有问题都无法解决。
因为不良资产不处理,资本金算不清,战略投资者也不会来。但如果资本金不到位去处理不良资产也很难,因为资本金到位后,银行存贷规模可以扩大,100亿做成200亿,同样30亿不良资产在100亿里占30%,在200亿里占15%,银行的信用状况就出现了优化。
所以资本金充足是使银行可以合规合法做大做强的基础,但不良债务的处理又是资本金补充,吸引战略投资者的前提和条件。
由此看,重组要善于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这几个简单问题是一个不能分割、互为前提的整体,每个简单问题都要用有力的措施去实施到位,最后组装起来,就把复杂的问题解决了。
有些重组不成功,往往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或者把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复杂了。
三是运用国家各类政策。重组必须善于把国家各类政策、各类金融工具用足、用好、用活。也就是说,必须把国家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根据实际情况用到恰到好处。
这些游戏规则就像万花筒。这个案例这样转,那个案例那样转,每转一次就是一个不同的图案。其实,原理差不多,区别在组合的方法不同。
比如股权分置改革,国家对上市公司的政策有十几条,实际操作中,我们不能把股改跟这十几条政策完全脱开,就股改论股改,那是不容易的。
反之,如果股改前后国家许可的资本市场各种制度,方法和工具弄清楚,想想当时当刻的股改状况,再提出合理的操作方案,就会使股改得到三个好的预期:
一是股改后上市公司的发展肯定要好于股改前。
二是股改后的总市值绝不会低于股改前的总市值。
三是企业业务、管理更有前景。
如果股改方案给人的感觉是有这三个好的预期,那就是成功的。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和股改方案中各种政策工具是否用足、用好有关。
四是善于用身边的条件、资源。重组要从身边做起。任何一种重组,都是基于问题的解决,困难的解决。你的身边往往就有现存的各种资源、信息和关键因素。
就看你是不是慧眼独具,能否抽丝剥茧,条分缕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通过事物发展边界条件的调整,抓住关键环节,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用最大化。
重组这件事,不靠天、不靠地、不靠外力、不靠运气,靠的是管理者系统的思维、正确的判断、有效的决策,因为重组的资源要素就在管理者身边。
五是善于在重组中把握底线思维不留后遗症。
要防止在重组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引发了另一个更大的问题;要防止在重组中把现在的问题推向未来,现在的问题好像解决了,却又引发了未来的另一种性质的更严重的危机;要防止在重组中以邻为壑的把自己的问题转嫁给别人。
用重组、整合的心态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重大问题,碰到难题、解决难题后,你常常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重组的最高境界就是,你已经把中央许可的政策、法律限制的问题、手中可以操作的杠杆资源、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条件,都放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框,在这个框里你可以把所有的东西任意地组合,但是“随心所欲不逾矩”。
到了这一步,组合出来的方案,就能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和认同。
以上就是我的重组心得,概括起来一句话,重组的本质是资源优化配置,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重组的奥义在于“随心所欲不逾矩”,在于“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企业家而言,掌握了这个工具,就多了一种运筹财富,摆脱危机的本事;对于政府官员来说,掌握了这个工具,就多了一种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黄奇帆关于资本市场发展问题的解答
对于大家关心的资本市场发展,我首先要说的,中国资本市场当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不能急,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年轻的、发展中的一个市场。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浦东开发的时候)成立,到现在28年。如果大家想1990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股票只有老八股(8个),那时候每天的交易量是现在不能想的,我印象1990年那一年一共交易20多亿,到1991年达到100多亿。
我讲这段话意思,我们是从那个原始状态逐渐起来的,到现在每天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两千亿,加上深交所差不多两三千亿,这个规模应该说发展很快。
那时候的交易信息系统也没建立,最初发股票,发的是认购证,年纪大一点的都知道,1991年的时候发了100万张认购证,靠认购证发放买股票,这是最初的时候。
二级市场怎么买股票呢?是在上海文化广场,那个文化广场是万人会场,把那个长板凳,长的座椅都拿掉,放上百个电视机,每个电视机前面放一个小方凳,股民们就坐在那里跟柜台之间大家买卖股票,相当于每一个群就等于现在的门市部。
其实那时候都很原始,要从那个时候到现在20多年时间发展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大家还真不能把人家一两百年发展的历史压缩到二十多年要求一样的高,眼界一样的到位,这是一个过程,大家要理解。
要看到这个过程中许多的法制在健全,监督在加强,信息披露的要求在完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机制体制也在逐渐的建立。
上市发行的方法也在围绕注册制不断地进行调研推进,今年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还研究过注册制,提出到2020年的时候争取条件成熟了把它推出来。这是一个历史进程,以历史的眼光,对一个历史性的事情不能用一时一度的波折或者起起伏伏来要求,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大家对中国股市当然要充满信心。这个充满信心不是光说一些鼓励的话,而是要有一种信念。因为资本市场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资金优化配置,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老百姓财富保值增值。
资本市场有助于老百姓自己的资金通过私募基金也好,通过共同基金也好,或者通过自己的直接投资也好,在资本市场上能够追逐一定的利润。当然有的人说,我炒股炒了几年总是亏,这个有各种原因。
但是资本市场的大数法则,从好的企业来说,几十年发展过程来说,总之资本是会增值的,这个增值的比例会大大超过GDP的增长率。
在这一点上大家看《21世纪资本论》那本书,实际上就是在讲一个原理,资本追逐利润,增长率高于GDP的增长率等等,总的来说是有利于老百姓增加收益的一个路径。
当然资本市场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因为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都是公众公司,是一种公有制企业的一种实现形式。早在约20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说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当然是公有制很好的一种实现形式。不管怎么说资本市场怎么发展,证券市场怎么发展,我们国家高度重视的。去年金融工作会议上,书记就深刻指出:中国资本市场还是中国金融系统的一个短板,把它给搞好。
那么怎么能够把中国资本市场更好的搞好呢?我也多次说过,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措施,八种,十种,十几种,大家一般说的我都认为是合理的,其中有一个重中之重的关键措施就是必须要把资本市场的退市制度搞好。
大家想一想退市制度起什么作用?很多制度有的属于主干根基的制度,有的属于树干树枝的制度,有的属于枝枝叶叶的制度。退市制度其实是根基性的、主干性的制度。
如果看成熟的资本市场,80年代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3000个左右,到2000年还是3000个。2008年金融危机前是3000个左右,过了10年(2018年)现在也3000个,大家稍微想一下30年里每年都在增加两三百个上市公司。
那10年就该两三千个,30年该七八千个,加在一起应该1万个,那他怎么现在还只有3000个呢?每年新增的上市公司和退市的大体1比1,每年退市两三百个公司中,主动退市的,董事会、上市公司自己撤下来的和被勒令退市的大体也是1比1。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是3000个,10年前也是3000个。10年前(2008年)美国GDP是12万亿美元,这3000个上市公司的市值大概等于12万亿,就1比1。现在它也是3000个,但美国GDP已经到20万亿美元,现在这3000个总市值约21万亿美元。
这样一来,这些上市公司的估值就增高了,所以拥有这3000个上市公司的人,10年前是12万亿的市值,现在是21万亿的市值,美国股市指数也从10年前的6千点,上升到25000点,翻了二番。
我们现在出了一个问题,90年代到现在20几年时间退市一共退的全部有名可点的100多个,一年退个几个,20多年退100个。
但我们这20年上市深圳的、上海的,一板、二板、三板各种各样的,我们差不多上市公司总的算账上万个,每年总是在上市,上市总是觉得很艰难,还有几百个压在那边,关键是为什么上不去?一上多就觉得资金给抽走了,股市就掉下来,掉到一定阶段难受了就暂停上市等等。
这10几年周而复始,上市、暂停再上市,再重复上市,再暂停,已经有七八次之多了,这方面关键的问题是退市制度没建好。如果把退市制度强有力的法制化建立了,那么上市IPO也就问题不那么大了。
上市以后万一出问题就退市,凡属欺诈性的、造假性上市的就退市。如果上市的时候没有造假,但是它在正常发展过程中每年要出级季报、年报的时间造假,也一样勒令退市。
如果上市公司以后效益连续多年不能达到上市公司标准也要退市等等,总之这其实是一个法制化的,在世界各个成熟市场都能做到一件事,中国人的智慧一定能做到,我绝对相信到2020年以后这件事会解决掉。
大家注意最近证监会在刘士余领导下已经大大加强了退市纪律、退市制度的安排,已经有那么一批企业在退市,这件事万事开头难,逐渐就会形成惯例,这件事做好了,注册制一定能顺理成章的出台。
再配之以其它各种制度的完善,包括信息披露制度、稽察制度以及各种管理到位。我绝对相信中国证监会领导下各个条线一起努力,中国的资本市场一定会健康发展。
黄奇帆关于政府债务问题的看法
政府债务方面,我个人认为这件事要从总量、结构、用途、信用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我认为通过比较,就能认识到中国政府债务尽管是有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有较大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绝不要杞人忧天,把它看的太大、太重。
首先我们横向看,与世界各大国比较,不算高。我们中国政府目前全部债务,地方政府20多万亿,中央政府十二、三万亿,加在一起30多万亿,是我们GDP的40%几。
大家有时候挑剔或者认真判断了以后说,地方政府可能有一批隐性债务,没在正常统计反映出来,这个潜在的隐性债务也是风险,应该把它算出来。这话也对,我们把它加进去,加个几万亿,也就是到40万亿,GDP的50%而已。
美国政府的债务去年年底是21万亿美元,是他们GDP的100%多一点。再有日本政府债务大家知道有多少?日本政府全部的债务是它的GDP的180%,接近200%。我们50%,人家180%天天也这么过日子,好像也没有昏倒。
讲这个话的意思是,对这件事要淡定一点。当然我们不希望政府的债务50变60、变70、变80,所以现在把这个问题比较严重的提出来,人大、政协都监督政府、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对地方政府进行严格要求,这样使得一些不负责的地方乱搞债务的行为能够被阻止,能够被追责,这一个好的事情。
其次是债务的结构也不同,大家知道刚才说美国有21万亿美元的债务。但是知不知道这20万亿是联邦政府债务,什么叫联邦政府债务?美国50个州政府或者50个州下面几千个市政府、乡政府都不算的,就联邦政府,就相当于只算了中国中央政府的债,31个省的政府债不算。
我有一次跟美国的议会里管财政拨款委员会的议员,他是一个主任议员(财政拨款委员会主任)。我问他美国政府地方政府债都不算,光算联邦政府的,那地方政府这么多,最后出问题怎么办?
他说地方政府债不管它有多少,即使破产与联邦政府也不相干,美国法律就这样,所以我们不算。当年有个非常有名的演员在加州做州长是施瓦辛格,他就是遇上了加州财政破产。还有前几年也遇上过底特律破产,是密西根州下面的一个市,它也是财政停摆,政府破产。
第三是债务的用途。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不是拿来吃、喝、用、消费或者养老、医疗、补贴,去了就回不来的。
中国地方政府的债85%是用在地方搞基础设施路、沟、桥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投资环境,用历史的眼光,长周期看这个问题,你修了高速公路,修了桥,修了地铁,只要不是豆腐渣工程,修了以后是可以几十年使用的,总之是有价值的,哪怕这几年不那么样升值,效益不高。一旦经济发展了,这些路利用率高了就会有价值,这是一个。
美国的政府债都是用于消费类的,不是基础设施投资,你去看现在美国的电讯、高速公路、铁路、地铁、机场等基础设施。20年几乎没变化、没进步。
20年前你到美国去,90年代你觉得他手机非常好,现在跟那个时候一个样基本没改变过,这方面中国变的多,所以我们花钱多,主要花在基础上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上。
第四是地方政府有土地财政作为债务的信用,地方政府除了把财政税收作为还债能力的信用基础外,往往还有个抵押品即土地储备。中国城市化过程发展迅速。
现在是50平方公里的城市,20年以后可能变80平方公里,新增的30平方公里里面至少有15平方公里是可以用来土地批租的,就是2万多亩地。1亩地如果卖500万,2万多亩地还真是卖1000亿。
我讲这句话的意思,地方政府的债的确有一部份是用土地抵押着。抵押着的土地如果以后永远不再开发,当然这个抵押物归零,但是毕竟中国许多城市还处在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些东西是有资源价值可以作为债务信用平衡的。
我们不能历史虚无主义的评价土地财政。没有土地财政,没有90年从上海开始的土地批租,没有这20多年的土地批租,中国的城市化不会有这么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要知道这20多年全国土地批租从1990年到现在一共批租收入了30多万亿,房产商出了30多万亿买了地,至少花六、七十万亿把房子建好,写字楼,商铺,住宅建设后形成了城市化,政府拿着这30多万亿就把几百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搞起来了,它真是一个伟大的推进。
如果说中国80年代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和土地使用权“两权分离”搞了承包制,焕发亿万农民积极性的话,90年代初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批租也是两权分离,把国有的城市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把使用权70年批租给企业市场化运作。
随后形成了几十万亿的土地收入,这个收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大家仔细分析这个原理是符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发明的原理,就是政府控制的资源市场化运作形成资源优化配置的一套原理。
我讲段话的意思,是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到我们历史性的进步,市场化的进步。当然也要看到任何发展过程,如果一根筋的推动,也会走向极端,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有了这些问题,人是活的,可以与时俱进的调整解决这些问题。
黄奇帆关于东北振兴问题的建议
我觉得东北这段时间出现的困难,也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如果要用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的眼光看,有那么几十年东北很辉煌,有那么几十年东北有点箫条,起起伏伏,的确有很多次了。
有的时候是内陆地区困难多,闯关东跑到东北去反而能致富。有的时候孔雀东南飞,南方地区发展了,东北的人也跑到南方去,这是市场现象出现的这种流动是好事,绝不要用计划经济眼光去阻拦,阻拦是阻拦不住的,市场本身有它的要素流动配置的方式。
东北要振兴,关键是按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做好,落实工作。
一是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僵尸企业,降税费、降利息、降物流成本。为现有的困难企业摆脱困境、补短板。
二是抓好交通枢纽。东北交通基础条件总体上不错,由于地理位置的格局,内循环为主。怎么形成国际、国内枢纽型的大交通很值得深入研究。我讲这段话的意思是,东北的航空、铁路、高铁或者高速公路,包括航运,总之一切和国际国内联通的大交通、大枢纽,一定要大手笔规划好。
三是抓好产业链集群。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凡属想抓好的重要产业,都要围绕着产业链形成集群,就是刚才说的水平分工的产业链和纵向垂直整合的产业集群。如果有100个产品,100个行业,要集中精力做东北资源优势集中的,人才资源集中的5个、10个、20个,把这些有条件干的集群搞起来。
四是抓好创新驱动。东北地区大专院校富集,科研院所集中,军工企业中集聚着大量科研人才,要激发活力,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这方面大有作为。
五是抓好非公经济发展,要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审批环节,形成税费、融资、物流和劳动力等五种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使得东北地区企业数量能够日益增加。
企业增加必定带来各方面的人力资源的集中。万商云集的过程也是成千上万人群往东北集中的过程。东北本身的人群也会减少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