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次定向降准于今日(7月5日)正式实施,预计将释放7000亿元流动性。虽然央行表明此次定向降准旨在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但受到央行定向降准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近几日都在快速下跌中,甚至连续跌破10个关口,短期跌幅之大历史罕见。
为此,市场开始对央行连续定向降准产生忧虑,担心其货币政策已全面转向。不过,央行随后表态称:“会继续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走势,加强形势预判和前瞻性预调微调;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同时,为了饯行自己货币政策中性的承诺,央行近期在定向降准的同时,也在逐步回笼货币。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600亿元7天、30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净回笼800亿元。这也是在暗示,此次定向降准并非是“放水”,我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保持不变。
受到央行定向降准的影响,我国金融体系内的钱荒问题有所缓解。7月2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较前一日下跌65个基点,7天下跌75个基点,14天下跌101个基点,这意味着当前资金短期充裕。6月份的年中资金面紧张担忧已经消除,未来央行很可能会采取引导短期利率上行的同时,压低长期利率,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
现在很多人一看到央行定向降准就直接判断又一轮货币宽松就要到来。但事实上。央行并非是想货币全面宽松,目前国内的M2仍处于历史低位就是明证。央行是希望通过定向降准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中小微企业解决了大量就业岗位),帮助实体经济走出本轮钱荒困境。
但实际上,定向降准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只能到达金融机构这一层面,对于缓解国内金融机构的资金压力,降低银行间利率市场的利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不过,要让银行真正把资金都精准的流向中小微企业,恐怕并非易事。
首先,央行定向降准后,银行愿不愿意将资金投给中小微企业?因为银行也要考虑收益和风险的。7月初,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布一份报告显示,32.8%的金融从业受访者认为2018年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增长最显著的行业为制造业。可见,在经济形势下行的过程中,投资中小微企业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再者,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各行业的投资风险很大,中小微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在减少,就算银行拿着信贷资金要投给中小微企业,但是很多企业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或者直接把贷款拿来去抄房地产。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微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不旺盛又该怎么办?
最后,很多中小企业负债率偏高,现在企业连偿付银行利率都觉得非常吃力,再加杠杆恐怕勉为其难。我国企业有二次加杠杆潮,一次是2008年四万亿计划出台。而最近一次是2005年,央行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又一批中小企业加了杠杆。目前中国企业的杠杆率处于历史高位。定向降准对这些高负债企业的利好恐怕也不大。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社会不缺存量资金,截止今年5月末M2总规模已达到了174.31万亿。而之所以发生了结构性钱荒,主要还是:社会存量资金都在房地产市场和金融体系体空转,都不愿意流向实体经济。所以,光靠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恐怕作用会非常有限。
事实上,中小微企业融资向来是国有大型银行不太愿意做的业务。所以,我们除了要鼓励各类中小型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信贷倾斜的同时,还要减少银行间接融资的比重,提高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盘活更多的社会存量资金为实体经济服务,更好的扶持中小微企业。
如何引导社会存量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呢?首先,要让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降温,否则资金都跑到虚拟经济领域,实体经济就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再者,多渠道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比如:通过发行债券、三板市场等直接融资途径来解决融资难问题。最后,通过政府全面减税降费,并且优化投资环境,对中小微企业进行精准扶持,使中小微企业愿意进行投资、创业。
央行定向降准,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绝不会是灵药妙药。要解决中小企业的钱荒问题,除了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开拓更多的融资渠道,还有就是要让房地产降温,这样可促进流金流向实体经济。更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减税降费、政策扶持等,只有中小微企业生存环境改善了,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