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姐
经济是一件事情,关于经济的情绪是另一件事情。
现在大家对于中国经济的情绪不怎么好,看看股市的表现就知道了。
情绪不好,不是无中生有地怄气,也是有事实作为基础的。除了贸易战的因素,基本面确实也不强。看看1到5月的经济数据,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是1999年以来的新低;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长5.5%,这是2003年6月以来的新低。只有房地产投资强劲,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1420亿元,同比增长10.2%,这主要是靠土地购置支撑,分期延后计入的土地购置费用同比增长了26%。
越来越多经济学家认为,2015年之后的这一波房地产热,使居民按揭贷款的负债水平大增,挤出了消费。只是房地产牵一发而动全身,怎么调整才好,实在不容易。
但是,中国经济有没有那么悲观呢?从基本面来看,没有。我所说的基本面,一个是供给,一个是消费。
1、
先说一下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搞了三年,成效如何呢?
来看一个例子。不久前,苹果公司公布了2018年供应商名录,它一共有200家供应商和778家工厂,它们占2017年苹果公司在原材料、制造和组装方面支出金额的98%。深圳的学者宁南山很费心思地把全部公司和工厂研究了一遍,发现数量第一的是中国台湾(51家),第二是日本(44家),第三是美国(40家),第四是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34家)。这34家里,香港地区有7家,而这7家供应商的21家工厂全部在中国内地。34减7等于27,这是中国大陆的数字,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7家。
这27家大陆公司是:瑞声科技,伯恩光学,京东方,比亚迪,宏明双新,超声印刷板,依顿电子,歌尔声学,恒铭达,长电科技,金龙机电,科森科技,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美盈森,凯成科技,山东创新,上海实业控股,德赛电池,深圳富诚达,欧菲光,信维通信,深圳裕同包装,安洁科技,东山精密,豪威科技,欣旺达。绝大部分你可能都没有听说过。把它们的名字都列出来,是要向它们表示敬意。
举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在全球电子供应链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过去两年苹果公司的供应商,中国进步最快,而且大陆的公司没有一家掉队的,只有新加入的。苹果公司的供应商主要有六大类,分别是显示面板、各类半导体器件(内存,闪存,处理器,分立器件等)、摄像头模组、功能器件(声学器件,天线,振动马达,滤波器等)、被动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结构件(玻璃盖板,金属中框,连接器,充电器,电池,PCB,FPC等等)。2017年大陆公司进入了六大类中的三类,2018年进入了六大类中的五类。
有人当然会说,中国供应商还是在给别人“打下手”,价值不高,但是你要想一想,中国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是从“打下手”开始的,“打下手”打到一定的水平,品牌也离不开。基础能力上去了,做品牌才有基础。没有强大的“下手”,华为、OPPO、vivo、小米都不会这样存在。听梁冬吴伯凡的节目,梁冬最近有一期说到,他到录音棚录节目,苹果手机要充电,找充电线,竟然五六个人都没有。说明中国的品牌正在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
中国制造中有很多扎扎实实的、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不是一个两个,是一片一片的,升级正在发生、已经发生。很多竞争力弱的是垮了,但强者恒强,还会更强。这背后是人才、管理、创新等等方面的进步。
2、
再来看看消费。虽然说高房价和居民负债水平的攀高对于消费有挤出效应,但中国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今年就会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物品消费市场。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按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超过5.7万亿美元。美国统计部门的预测是,2017年美国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口径是retail and food huervice)是5.75万亿美元。中国2017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2008年的3倍多,美国2017年的retail and food service的总额是2008年的130%多,中国的增速比美国快得多。
也就是说,中国消费市场尽管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比起美国还是强劲得多。美国5月零售增长了0.8%,因为高出预期一倍,就被当成很大的利好了。
2017年,上海的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超过北京,达到1.18万亿元,成为全国城市的第一名。上海商贸行业就业人数超过32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4%,贡献全市近四分之一的就业岗位。上海有超过50个的市区两级商圈、超过220个的城市商业综合体、67条特色商业街区,国际零售商聚集度54.4%,位列全球第三。上海各类连锁商业网点16868家,其中便利店和超市网点9425家,平均每2566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家。上海是中国便利店最多、冷链物流最发达的城市了。
今年1到5月,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7.3%,上年同期增长8.2%,增速有一些下降。不过较为令人安心的数据是,2018年一季度,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9.1%,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9.2%,而2017年一季度,这些数据分别对应的是8.4%和8.7%;2016年一季度,是8.8%和5.7%;2015年一季度是8.2%和3.5%。从上海的情况看,消费的基本面很稳定,稳中向上。中国大部分发达城市的情况,基本类似。
投资出口消费三架马车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深入人心的。21世纪前十年,人们笃信投资,2012年后,消费被高度重视,2017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8.8%,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中国庞大的腹地市场和规模人口,不仅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沃土,也成为内需战略可持续有效推进的希望所在。
高速发展了数十年,突然要适应新常态和较低速增长,看到的风景、听到的东西肯定都不一样了,要做的变革还有很多。越是严峻的时刻,越是经历变革和转型的时候,越要保持乐观和沉稳。
中美贸易争端以来,有专家预测过,最坏情况是GDP增速下降0.5%。具体的进出口状况呢?其实,三年前就经历过不确定性的严峻考验了。
从进出口数据看,中国2013年还有7.6%的增长,2014年也是微涨,2015年则下行压力非常大,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2016年同比下降0.9%,直到2017年数据才开始变好,同比增长14.2%。2018年1-5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16.8%,贸易顺差下降26.8%。
上海除了是消费力最强的城市之外,还是进出口贸易排全国第一的城市。它也是一个风向标。2017年,上海进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4%,2018年1-5月比去年同期增长7.0%。2015年进出口总额曾下降过4.2%。它的数据表现没有全国数据那么剧烈,相对比较平稳。
从诸多经济数据上看,上海很沉稳。这是一个有定力的城市,沉得住气,才能屹立不倒。
上海在“北上广深杭”等头部城市中,GDP最高,人口最多,消费力最强,上海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低于北京约10个百分点,低于纽约20个百分点,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上海居民,自然地消费,自然地爱着生活本身,愿意在这个城市积极追求品质生活和美好细节。这是上海年轻人独有的对于生活的乐观。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了《2018上海消费新贵大数据报告》,上海90后和95后(消费新贵)年人均消费超线上整体年轻人的近3倍。健康理念深入,追求更健康的食物,从饮食结构看,零食类消费逐年减少,饮食日益健康化,生活再忙,也要自己动手,好好吃饭。最喜欢的三类运动是游泳、瑜伽和跆拳道,并喜欢配备运动专用装备。消费新贵美容护理细致入微,关爱身体每个细节;关注口腔护理保健,带动专业护理器材消费增长。爱用香薰、装饰画和鲜花来装点生活,提升生活品质。“吸猫吸狗”成为主流消遣方式,喜欢购买宠物食品。美酒、咖啡和精神追求,一个都不能少。除了关注自己,也同样关爱父母,带动了银发经济。
这些消费和前面几代人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展现出新消费的生机,它的基础是对生活的信心与爱。原来“美好生活”也是经济发展的利器。这个城市可能没有剧烈的生命变化的轨迹,平稳、谨慎,安全,健康。
当下,很多人都在谈局势之变,全球资产价值要重估,谈一级市场的钱荒和二级市场的上市热潮。周金涛对于2019年的预言也在被不同语境下引用。在不确定性的挑战中,形形色色的人们规划着不同的路径。有人依然乐观,有人非常悲观。悲观的人,想着的都是避险,积极上市、卖资产、退出项目落袋为安,或是去欧美甚至东南亚寻找机会,也许还是传统老路去炒房炒资产……每一盏陆家嘴的灯下,都是不安的灵魂。当下,是一个转折点吗?
乐观是遍观世上人事物,皆觉快然而自足的持久性心境。悲观通常指消极和失望,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法华经·普门品》说的,“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指以慈悲之心观察众生,救人苦难。
在这样的时刻,人总要有一些不一样的选择,比如内心安静,比如别人都恐惧,你也不贪婪,只是勇敢地站着不动,或逆向行走。
我想上海式的沉稳,在乐观与悲观的选择中,给出了一种答案,“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