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
日前,美国知名金融网站Zerohedge称,人民币将会成为2018年的主流避险货币,现在的货币格局是,日元维持当前地位不变,美元、欧元地位下降,而人民币地位将大大上升。鉴于美国、欧洲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复杂经济环境风险,中国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是避风港,他同时认为新兴市场货币将会“变得更强”。
避险货币也叫保值货币, 指不易受政治、战争、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最大限度地避开上述风险。需要指出的是,避险货币比较稳定,不易贬值的货币,能最大限度地避开贬值的风险,并不就是说绝对不会贬值,因为任何货币的市场价格都会有波动。公认的传统避险货币是瑞士法郎,而美元、日元、欧元也经常充当避险货币。
因此,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否具有避险属性,关键是要看该国货币能否在世界经济巨大波动下依然保持相对稳定。也就是说即使其他国家的货币相继大幅度贬值或升值,该国货币始终保持着一定范围内的汇率不发生大的变化,这样一来就会使得他国货币贬值时表现抢眼,他国货币升值时依旧稳健。
实际上,除了汇率以外,成为避险货币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资产价格。一国的实物资产价格如果持续处于高位或者存在泡沫,最终会影响投资者的货币保值增值的,毕竟投资者多数并不是直接持有货币,而是投资该国的实物资产及资本市场。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元资产地区或国家,受到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利率的影响,实物资产、资本市场价格被推高。数据显示,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月度收盘价在2017年10月分别已达2575点、23377点和6728点,分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前最高值的1.66倍、1.68倍和2.35倍。
不仅股票市场如此,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也是持续走高,美国20个大中城市的标准普尔/CS房价指数也到了207点达到危机前最高水平。当美国房价如此接近次贷危机以前的最高水平时,投资者不免新生恐慌,那么再看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资产价格也是疯狂上涨。
因此,尽管有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但美元等货币资产仍有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实际上,近期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的情况下,人民币依然近期保持强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是全球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增强。
至于人民币能否但此重任,我们先来看一下同是亚洲国家的日本,为何能让日元成为避险货币。
从某种意义上讲,货币的稳定与一国基本面关系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大,日本就是一例。日元具有这样的属性得益于日本低廉的融资成本,低于国际水平的利率让日本成为对外投资大国,这也使得当国际局势出现动荡时可引来大量的日元回流,保证自身汇率水平的稳定。除此之外,日本虽然经济发展乏力,但还是保持着一个经济大国的实力,其充足的外汇储备也是有力的武器之一。
与日本不同的是,单从利率角度看,我国可能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常年高于国际利率水平让我国借助外资发展迅速,但同时,若出现局势的不稳定或利率变化,很容易导致资本流动,形成对人民币的压力。
不过,从其他层面来看,自2015年“8.11汇改”后,我国逐渐形成了独有的一套货币定价机制,经历了前两年的持续贬值后现已站稳脚步,从单边震荡贬值到如今双向波动,使得我国货币已经具备独立性;同时,借助我国宏观经济驾驭能力,我国经济发展能始终在世界经济波动中保持中高速的增长态势,这也使人民币的稳定性大幅增强,这一方面人民币显然要比日元更具优势。最后,我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在换汇市场上通过调控其极端情况下货币的供求,达到稳定汇率的作用。
再看市场信心方面,人民币入篮、人民币国债收入美债券指标,欧盟加入人民币外汇储备提案都是很有分量的。这说明,市场似乎已不再把人民币当作新兴市场货币,而更像具有避险性质的成熟经济体货币。
事实上,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的深入,债券通产品的出现更是进一步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信心。如今 “债券通”日均交易额已由初期的数亿元人民币升至约20至30亿元人民币,外资经“债券通”持货总额达800亿元人民币。境外机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总量在“债券通”开通后的2017年三季度中,从约8900亿元人民币增至超过11000亿元人民币,单季度增加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窃以为,中国多年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一系列深化改革尤其是金融市场的改革,以国家信用背书的人民币在美元加息的情况下,长时间保持了稳定,这说明人民币作为未来的避险货币已具备了必要条件。不过,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人民币真正成为避险货币的挑战还很多,我国人民币依然没有摆脱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因此,通过金融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来提升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度,同时持续保持我国在经济上的强劲的增长势头,这恐怕才是人民币成为新的避险货币的根基所在。(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