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嘱我写一篇文章,主题就是习惯。一开始没什么头绪,后来细细搜索脑海里的记忆,逐渐浮起三个场景,久久挥之不去,仔细想来都和习惯有些关系,就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2011年夏天,我家小儿刚刚周岁,正值狂长身体,虚火旺盛。又赶上酷热难耐,每到夜里便睡得极不安稳,辗转翻腾,折个转圜,常常把身上的被单踢到一边。
一次,我睡得晚,又看见他把被单扔到一边,只有一个肚兜兜挂在身上。我起身准备去把被单盖好。没成想在儿子身边熟睡的妻先动了。她翻过身来,顺手拉过被单盖在孩子身上。一整个动作流畅自然,过程中竟然连眼睛都没有睁开,随后又侧过身沉沉睡去。第二天醒来,我把这个过程讲给她听,她自己竟浑然不觉。只淡淡说了一句:“习惯了。”
想想甚是欣慰,当责任变成了执念,就是习惯。
第二个场景,是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走失在街道上,又累又饿,就随便进了一家饭店找些吃的。看见客人正在吃饺子,他赶紧跑过去抓起几个。奇怪的是,他自己没有吃,而是把饺子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准备带走。
老人被送回家的时候,他的老伴向大家解释:“自从患病后,他什么都不记得了,就只记得儿子喜欢吃饺子。”
这则广告拍得很好,情感表达直抵内心,细节刻画催人泪下。确实,当关爱变成了执念,也成了习惯。
前年春节前,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去望京看望一位退休老干部。这本是往年惯例,往年交谈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她边说话,边忙着整理近来的一堆报纸,她把相同的版面抽出来,按照日期顺序排好,再用一个大铁夹子把它们夹牢,分门别类地挂在客厅角落的报架上。细看报架,每一格都有标签,写明架上报纸的时间范围。看得出,她很严谨,即便看报这样的小事,也弄得有条不紊。“您不愧是老报人啊!”我赞叹。“我眼睛花得厉害,不怎么看报纸了,是我家老头子爱这么看报,他有这个习惯。”她说。
回到单位和领导交差时说起这事,领导一愣:“老头子?她老伴不是过世了么?去年我们到医院探望,就是见了她老伴最后一面。”一句话让我站在原地良久未动。
她的“老头子”已经离开了人世了,想念也变成了执念,最终也就成了习惯。
诸如种种,生活中很多细小的习惯,倾注了爱、责任、依赖、思念……并会一直继续下去,当做美好的证据在人的一生中永不磨灭。
编辑 / 武亚东
来源 / 经济日报(记者朱磊)
感谢你的阅读,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