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深改方案给前海带来重大机遇 华为将受益
2018-05-29 08:00: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自贸区深改方案给前海带来重大机遇 华为将受益

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这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深圳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而且对丰富自贸区的金融业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贸区深改方案给前海带来重大机遇 华为将受益

早年的富士康,在落地深圳时就有大量的外向出口需求;如今的华为,因为深圳暂时没有国际化贸易结算功能,而将结算中心放在了伦敦。《深改方案》提出,要吸引大企业设立结算中心,其实正反映了深圳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5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深改方案》),提出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积极吸引各类国内外总部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设立结算中心,以及探索在前海蛇口片区开展金融综合监管试点。

《深改方案》对自贸区金融业提出的目标是,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有利深圳汇聚全球金融资源和资本

显然,在金融开放层面,国家对广东自贸区寄予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 “金融开放的进度若跟不上,某种意义上会制约中国在下一轮进一步开放的主动性。”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分析其原因时称。

他进一步表示,在自贸区成立以前,前海在定位上其实已经是一个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其中的现代服务业都是以金融业为主,金融功能突出。在地理位置上,前海身处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深圳,毗邻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有效对接和融合香港的传统金融与深圳的现代金融。

前海蛇口自贸区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创新,跟深圳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前海蛇口自贸区借力深圳金融业在前期积累的经验实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深圳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内会汇聚更多金融资源和资本。

林江分析,深圳正处于培育先进制造业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时期,金融开放无疑是营造城市创新氛围的“抓手”,利于更多新经济产业,如从事3D打印、无人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企业驻扎进来,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带动先进制造“迅速拔起”,从中也可提升城市人口质量和结构,并有助于文化艺术等其他产业的均衡发展。

《深改方案》指出,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积极吸引各类国内外总部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设立结算中心,继续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交易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满足企业国际结算需求 有助于全球内配置资源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认为,吸引大企业设立结算中心其实反映了深圳的经济发展有内在需求,一些本土企业也开始有了全球配置资源的意愿,对国际化贸易结算功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刘国宏举例称,早年的富士康,在落地深圳时就有大量的外向出口需求;如今的华为,因为深圳暂时没有国际化贸易结算功能,而将结算中心放在了伦敦。“过去几年,国内不少城市如成都、杭州都计划打造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而深圳与之不同的是,其发展金融对外开放的窗口源于内在需求,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刘国宏在受访时表示。

本土企业有向全球配置资源的内生需求下,刘国宏认为,深圳目前有很多企业到海外投资,从企业角度来说,为了更好地防控风险和计算投资收益,城市不能缺少相应金融制度的安排。“所以,大力发展海外投资保险等业务,完善再保险产业链也是基于此而提出,有了完善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深企可以更安心地进行市场化投资。”刘国宏说道。

在《深改方案》中,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加强同其他金砖国家交易所的合作亦是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的重要举措。

南都记者了解到,成立于90年代的深交所很早便开展了国际化合作。在与金砖国家交易所的合作亦是如此。根据公开资料,深交所目前分别与巴西交易所、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备忘录。2017年以来,深交所的跨境资本服务机制已先后在印度、柬埔寨、老挝、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南非等7个“一带一路”方向国家实现落地。

《深改方案》提出,探索在前海蛇口片区开展金融综合监管试点,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实施以合作监管与协调监管为支撑的综合监管。

前海的“多重身份”和行业规模

对探索金融体系压力指数意义重大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三周年之际,前海提出将探索金融风险防控新手段,推动设立前海金融监管局。此次《深改方案》提出,探索在前海蛇口片区开展金融综合监管试点,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实施以合作监管与协调监管为支撑的综合监管。前海创新研究院秘书长谌鹏博士认为,前海是广东自贸区金融综合监管试点的不二之选。

“前海有地理位置优势,且金融也是前海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前海的金融行业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级,为打造试点提供了现实基础。” 谌鹏表示,在同时具有自由贸易区、深港合作区多重身份的前海展开试点,对于我国金融体系压力指数,特别是跨境金融体系压力指数的探索意义重大。

在谌鹏看来,该措施实质上体现了我国在金融领域的综合监管升级,“合作监管”着眼于微观、实操层面的具体细节,“协调监管”则是在由央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构成的“一行两会”中国金融监管新框架下,在宏观层面进行的探索。

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看《深化方案》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2.0版,列举出了更多细节化的操作,谌鹏博士认为,这与广东自贸区金融发展的特点——以金融风险防范为核心密不可分,结合具体的措施而言也体现了自贸区金融的四大特点,首先,诸多新措施的实施主体都面向国内外金融机构,体现了目前自贸区在金融领域发展的国际化程度高,其次,也强调了在大湾区的背景下,粤港澳地区在金融创新领域的融合发展。

“从产品的角度上看,包括大力发展海外投资保险、出口信用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工程建设保险等等,透露出广东自贸区的金融发展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服务。” 谌鹏认为,这些说明了保险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具的产品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并将带来巨大的潜在效益,而金融科技、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的等研究,对于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善意义重大。

《深改方案》指出,发展科技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积极争取纳入投贷联动试点,促进创新创业。建设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根据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适时引进港澳及国际投资机构参与交易。

丰富金融业态以及学习国际管理经验

深圳资本市场活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深圳在投贷联动试点、建设股权市场、资本市场开放方面的优势明显。“深圳已经成为国内创新城市的领头羊,上市公司的市值突破十万亿,超过了北上广。体量之外,深圳在资本市场建设以及国际合作方面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称。

杨德龙认为,自贸区引进港澳以及国际投资机构参与交易,于深圳而言,可以提高A股深圳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同时国内机构可以向国际机构来学习先进的投资管理经验。

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这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深圳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而且对丰富自贸区的金融业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南山聚集了海量的科创企业,意欲打造湾区科技金融中心。这为自贸区发展科技金融的前期业务准备提供了相关经验。杨德龙告诉南都记者,深圳给科技企业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以及金融、资本上支持。以深交所为例,深交所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支持创新创业型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公司,可能会放宽上市条件,比如取消连续盈利的要求,允许同股不同权的特殊股权结构存在。

统筹:南都记者 黄玉凤,采写:南都记者 黄玮 陈紫嫣 黄玉凤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