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本周四(5月24日)宣布将大幅裁员7000人,招致全球瞩目。除了裁员规模巨大,此举也并非简单的削减成本重组周期,而是标志着全球投行领域的格局变迁。
摆脱困境的良方?
最近几年德意志银行可谓困境重重,官司缠身加上对高成本高风险业务的依赖导致其连续三年亏损。今年一季度,其税前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幅过半,低于分析师预期的三成,销售和交易营业额也降低了17%,比之美国同行“五大”增长10%的平均水平相去甚远。
面对愤怒的股东,4月份刚刚临危受命的首席执行官苏应(Christian Sewing)果断采取“铁血”政策,决定将目前德意志银行在全球的97000名员工“零头”全部“砍”去,把员工人数降至9万以下。
其实他的前任克莱恩(John Cryan)去年就曾宣布会大幅裁员,他当时的理念是要转而使用“机器人”。但股东却嫌这位英国人CEO太过“温吞”,成本削减不见成效。
苏应则给德意志银行带来了真正的“大刀阔斧”,他决定彻底改变德意志银行现有的经营策略——将核心业务从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活动的投资银行转向只承接大额存放等传统融资业务的批发银行,把重点舞台从国际转至欧洲和德国内部。
他这样做的原因也显而易见。在一季度糟糕的财报中,德意志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表现尤其令人失望——税前利润暴跌了74%。
苏应在上任伊始表示:“德意志银行的基因在于深植于欧洲的批发银行。”“我们在某些领域并不够强劲。因此我们决定调整策略。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再浪费了,目前的收益表现对于我们的股东来说不可接受。”
德意志银行在周四的声明中说,证券销售和交易业务会有1/4的岗位都不复存在。苏应在股东大会上也披露,这一计划已经在执行当中,过去七周以来已经有600名投资银行职员离开了德意志银行。
放弃曾经的梦想?
有评论称,此举标志着德意志银行放弃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投行巨头比肩的目标。而为了这一目标,德意志银行曾经努力了30年。
早在1989年,德意志银行收购了英国老牌银行摩根建富,标志着它迈入投行领域的第一步。这笔重大交易的设计师正是当时的德意志银行主席何豪森(Alfred Herrhausen)。
彼时德意志银行在德国已经举足轻重,被形容为“西德经济的总机”,既可以封锁海外公司对西德企业的并购,也可以紧急援助出现问题的公司,为之后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出口经济立下汗马功劳。
何豪森则将对德国进入国际化的远见投射到德意志银行的经营策略中。他看到当时西德的大型公司通过互相掌握股权达成的连接不如英国和美国,因此开始着眼于投行行业,立志与包括美国和日本银行在内的同业一争高下。他希望德意志银行乃至德国能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可惜他并没有见到自己设想的场景。在并购摩根建富不久后,他被一位极左翼恐怖分子谋杀。超过1万名世界各地的商界和政界领袖参加了他的葬礼。他也被人们铭记为真正受人尊敬的银行家。
他的继任者沿袭了他的策略,一路开疆拓土,直到1999年收购了美国第八大银行信孚银行,使德意志银行奠定了在投行领域的地位,也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银行。
在此期间,德意志银行开始逐渐脱离德国,多数重大决策都是在伦敦和纽约做出,高管们的通话也改为用英语,而非德语。2007年时,德意志银行有2/3的员工在海外工作,3/4的利润来自于投行及相关业务。
非美投行的没落?
正如法巴银行在2001年收购美西银行、瑞信在2000年收购美国投行帝杰证券,德意志银行几乎与所有“欧系”投行的发展套路相同——通过“买买买”来迅速扩张。
但不幸的是金融危机的随后降临。德意志银行此前在投行业的“盆满钵满”几乎化为乌有,但它奇迹般地既没有像雷曼那样就此消失,也没有像美林、巴克莱等众多同业那样曾濒临倒闭。
尽管劫后余生,德意志银行还是在2016年迎来了一场更大的危机。美国司法部准备对其在金融危机前夕抵押贷款证券的不当销售处以140亿美元的重罚。
金融危机之前,不少银行都大量出售这种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给投资者。银行宣称这些投资产品是安全的,但实际上这类证券中的一些借款者偿还能力不足。2006年至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投资者损失惨重,许多房主止赎房屋,金融危机由此拉开序幕。
在美国监管机构“秋后算账”的多家对象中,德意志银行的境遇尤其惨烈。市场纷纷猜测德意志银行会被这一“暴击”彻底“KO”。
而这时德意志银行过于依赖投行业务的问题也清晰的暴露出来。它曾拥有价值72万亿美元的衍生品金融工具,占其全球资本的近1/4,即便后来不断减持,但数量仍相当可观。高成本高风险让它在走入低谷时尤其脆弱。同时21世纪以来德意志银行投行业务的快速扩充令投资中的不良资产和坏账剧增。由此,曾经的“巨无霸”为了一张罚单“挠头”不已。
虽然最终德意志银行与美国司法部谈判成功,罚金减半,令这一危机化险为夷,但这只是一大堆麻烦的其中之一。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令个人的不道德交易有了可乘之机,这使得德意志银行遭遇了一连串的诉讼打击。比如帮助富有的美国客户避税、帮助俄罗斯大亨转移资产,当然,还有Libor丑闻。2015年就任CEO的克莱恩简直成了“救火队员”,德意志银行也持续入不敷出。
这些都让如今的苏应不得不使出“猛药”。而投行界曾经的“实力选手”也就此黯然退场。此前日本人早就放弃了在投行业的野心,欧洲的瑞银也步其后尘。德意志银行退出后,如今欧洲选手只余巴克莱和瑞信,再难抗衡华尔街的一家独大。
但相信我们今后对德意志银行的关注并不会减少。作为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与中国也联系紧密。其早在1872年就在上海建立了分行,当时的业务集中在给德国和中国之间的进出口业务融资。在现代社会中,德意志银行在中国参与了不少大项目融资计划。比如为宝山钢铁厂提供长期出口信贷;作为牵头行,为中国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首次债券1.5亿马克;使用杠杆租赁为中国民航提供价值3亿美元的5架飞机等。
其实,昨日还风光无限,今日就消声觅迹,这在金融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如今的德意志银行虽然让人唏嘘,但也并非意味着就此谢幕,说不定还有“彩蛋”,抑或是充满反转的续集,谁又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