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降幅过上万亿 百姓的钱都去哪儿了?
2018-05-26 17:36: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存款降幅过上万亿 百姓的钱都去哪儿了?

近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3.77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8万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加5284亿元;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25亿元。

对此,我们认为,央行发布的经济数据有二大看点:一是,M2增速较3月份有所回升,这是央行定向降准释放4000多亿流动性的结果。M2走势相对疲弱,说明虚拟经济在收紧,而实体经济仍没太大起色。

二是,居民去杠杆效果初现,居民短期信贷增量下行,4月为1741亿元,比3月的2032亿元又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持续的楼市调控影响按揭贷款增量,4月中长期贷款新增3543亿元,同比少增89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存款的大幅下降引发市场对于存款脱媒以及储蓄率下滑的高度关注。数据显示,4月新增存款5352亿元,从存款结构看,新增存款主要来自政府、企业和非银金融机构,住户存款则大降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

近年来,我国居民新增存款一直保持相对平稳,而增速则呈现明显放缓趋势,2018年一季度,居民累计新增存款4.27万亿元,同比多增3100亿元,较2017年全年仅少增3300亿元。因此,4月居民存款的大幅下降并非短期现象,而是金融大环境发生巨变的结果。

为此,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国居民收入与存款增速较为匹配。2018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累计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增速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居民存款余额同比增长7.6%,增速同比下滑2.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与存款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并未出现大幅的背离。

而我们却认为,居民存款大幅下滑,对中小银行压力最大,于是各银行抢夺储户资源,有的拿出大额存单通过上调利率来招揽大客户,有的银行给储户赠送礼品来变相加息。这都说明存款增速的确是在大幅减少。而且存款是银行获得低成本融资的唯一途径,如果存款大幅减少,那么银行融资成本会上升,净利差将会继续收窄。

那么,储户们的存款究竟去哪儿了呢?首先,由于银行存款的利率较低,跑不赢通胀,于是很多人都把钱投向了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债券、公募基金等领域。虽然,这些投资领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较高的收益率,也深深吸引着广大投资者,反正现在银行若是倒闭,50万元以上的银行存款也不再绝对安全。

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货币基金和P2P行业瓜分了很大一块新增储蓄量。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货币基金2017年余额为6.73万亿元,当年增长2.45万亿元,而居民存款余额同期仅增长4.55万亿元,储蓄存款被显著分流。此外,P2P行业在经历了前二年的优胜劣汰之后,也开始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任。

再者,都是全民加杠杆惹的祸。随着国内房价的轮番上涨,从2015年起,居民部门进入了一轮快速的加杠杆进程,贷款增速保持较快增长,新增贷款量也在2016年和2017年连续超过存款新增量,居民部门资金需求快速提升也使得存款的增长存在较大压力。

最后,现在多数年轻人都是月光族,他们对低利率的存款不屑一顾。多数年轻人把钱都存在了余额宝中,平时在网上消费热度不减,而一遇到电商购物狂欢节,大家就疯狂购物。在多数年轻人看来,去银行存款是中老年人做的事,所以,通过存款来理财,对于年轻人来说缺乏吸引力。

当然,由于银行存款被大量分流出去,中小银行的净利差也在收窄。2018年一季度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较2017年分别收窄7BP、5BP、10BP。中小银行仍面临较大压力。但国有四大行因为有大储户、财政存款的支撑,2017年净利差还回升3BP至2.10%,

居民存款大降1.32万亿,说明了中国的储蓄率已经开始下降。这对于我们这个高储蓄率国家来说,却是很有必要,这样既可遏制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又可以促进国内消费增长。但存款分流过快,会导致银行的融资成本上升,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等问题。所以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提高存款的吸引力,这样才能招揽到大储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