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招商基金、鑫元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获得大笔增资后,国寿安保基金也迎来了其股东方的7亿元增资。
近日,国寿安保基金的大股东国寿资产在公告中表示,国寿资产、安保资本拟对旗下基金子公司国寿安保增资7亿元,增资完成后,股东各方的股权比例不变,仍然分别持有国寿安保基金85.03%、14.97%股权。
国寿安保基金获7亿元大额增资
5月15日,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资产”)和澳大利亚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保资本”)、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安保基金”)签署了《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增资协议》,宣布由国寿资产和安保资本按照股权比例以现金形式出资,向国寿安保基金增加注册资本7亿元,将注册资本从5.88亿元增加至12.88亿元,其中国寿资产拟出资约5.95元。
国寿资管认为,本次增资行为有利于子公司国寿安保基金的业务准入和相关业务开展,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增加竞争力。也有利于国寿安保基金进一步适应监管要求,壮大实力,也有利于国寿资产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业内人士向蓝鲸财经表示,股东向基金公司增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家基金公司可能要发机构定制基金,需要股东增资补血;另一种情况是这家基金公司要向子公司增资以满足监管要求。
2017年3月,证监会下发《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新规下发后,资本金束缚桎梏了基金公司规模扩张,公募发行机构定制基金必须转发起式运作,并且基金公司出资1000万持有三年。在此情形下,增资补血就成为部分基金公司规模突围的杀手锏。
此外,2016年底,证监会发布基金子公司管理相关规定,根据新规要求,基金子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不得低于负债的20%,调整后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为满足基金子公司这一新要求,股东方就需要先向基金公司增资,而后再由基金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增资。
刚刚过去的2017年则成为基金公司增资的高频年份。包括招商基金、德邦基金、鑫元基金等20家左右的基金公司纷纷进行了增资行为。
招商基金股东招商银行和招商证券向招商基金增资11亿元,鑫元基金的股东南京银行与南京高科,均按现有持股比例对鑫元基金进行现金增资,合计增资15亿元,而此前鑫元基金注册资本仅2亿元,德邦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也纷纷进行了增资。
业内人士向蓝鲸财经分析,对于公募基金频现增资潮,正说明了股东对公募行业的相对看好。通过增资可以增强基金公司的竞争实力,更好地开拓业务。
依靠货币基金独撑门面
2013年10月,国寿安保基金在国寿资产和安保资本共同出资下正式成立,成为我国首家保险系基金管理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国寿安保基金的注册资本为5.88亿人民币,其中国寿资产持股85.03%,安保资本持股14.97%。
凭借着大股东国寿资产的资源优势,国寿安保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实现了资管规模连续4年的快速增长。据同花顺数据显示,2014年~2017年,国寿安保的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同比增幅分别为53.8%、202.60%、37.88%、78.23%。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国寿安保基金的资管规模已经达到了1527.07亿元,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23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背靠大量险资,国寿安保几乎七成的资管规模都来自于货币基金。2014年1月,国寿安保发行了自己的首只公募基金——国寿安保货币,并自此开始依赖货基扩张规模。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国寿安保共有65支基金产品,其中11只为货币基金,资产规模占比高达72.11%。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基金中更是有4只都是货币基金。
比较而言,国寿安保权益类基金产品的规模发展步伐较慢,业绩也不甚理想。在距离公司成立将近2年之时,2015年9月,国寿安保基金才成立第一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国寿安保智慧生活。截至2017年四季度末,国寿安保仅有7支股票型基金、5支指数型基金和30支混合型基金,资产规模占比仅达到6%。国寿安保中证养老产业、国寿安保目标策略混合等9只权益类基金均在成立以来取得了负收益。
在监管层引导公募回归主动管理的大环境下,2017年以来,货币基金的监管政策趋严,甚至在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中剔除了货币基金,这对于偏爱货基的国寿安保来说挑战巨大。
3月5日和7日,国寿安保基金增聘董瑞倩为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增聘张琦为股票投资总监,两位新任投资总监能否带领国寿安保走出当前困境,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