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币”是靠什么火起来的?投资者风险意识才是关键
2018-05-24 00:32: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空气币”是靠什么火起来的?投资者风险意识才是关键

盘和林

去年9月4日,央行发布的文件明确叫停了代币发行融资——也就是ICO禁令。现在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央视财经记者日前调查发现,投资者的热情不减,代币发行融资层出不穷的背后,在专业投资者看来,这个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泡沫。在泡沫中,最为危险的,是完全没有实体项目支撑的“空气币”。

所谓的“空气币”与其他融资项目不同,发行融资的融资主体并不需要是一个真实的公司,一个临时组成的“团队”就可以成为融资主体。在央行禁止代币发行融资后,国内原有的代币项目,纷纷选择将服务器、融资主体注册地等迁移到境外。而以“团队”为融资主体的代币融资项目甚至都不需要将注册地外迁,一切照旧,就可以继续融资圈钱。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是否存在价值,大家各执一词,但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衍生出来的ICO不受监管所带来的风险是有共识的。在国内ICO被叫停后,“空气币”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博傻行为、甚至是一种赌博式投资行为。

虽然说官方禁止了ICO,但越来越多种类的代币参与到了虚拟货币的市场中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毛洪亮表示9月份之后,在上线数字货币币种方面比原来丰富了很多,比如说火币、OK他们的上线的币种,都超过了100,这块更加丰富。2017年9月份之前基本上就是一般就是三个,比特币,莱特币和以太坊。

一些所谓的ICO项目却没有实体依靠就这样横空出世了,还深受投资者青睐。ICO的早期发展可能确实是为了梦想,在科技圈子里发行代币来发展区块链技术是每个区块链极客的梦想。但随着代币在二级市场上被玩家炒作,问题便开始浮现了。

如果仅仅是因为其作为虚拟货币被炒作,还不能作为其受到监管层注意的原因,其最大的一个安全隐患在于参与人群问题上,ICO类比于IPO,也表示是以币代股,众所周知,股票的发行有一套严格的审查体系,根据其公司所具有的价值进行发行,就连二级市场的交易也是基于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前景的预期,而在虚拟货币问题上,随着参与人群的扩大,市场出现了很多个人投资者,对于代币价值,不说普通投资者,就连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也很难利用现有的研究或是模型去估计,这其中还并未包含背后没有真正实体项目的代币。

除了价值问题,由于和其他融资项目的不同,代币发行融资的融资主体并不需要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公司,仅仅只是需要一个发行人,几个程序员,当然,可能还要加几个PPT宣传员。如此便捷的发行,如此困难的定价,如此波动的价格自然引起央行注意。

更为离谱的是,在国内原有的代币项目在监管的压力下,纷纷选择将服务器、融资主体注册地等迁移到境外。专家都表示只要是资本愿意,即便是背后没有项目的空气币,也有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

ICO出问题就在于他囊括了普罗大众,就像这几天的苹果期货一样,一些人通过实地调研做个PPT,来上一次路演便筹资数亿民间资本,ICO的发行人更是利用成功者的效应,像是大佬背书,名人站台数不胜数,大型投资者或许会在市场情绪高涨时还能保持相对理智的状态,但社会公众就中招了,一币万元,一夜暴富的神话在投资者眼里只需要参与到代币交易其中。

显然,“空气币”的危害以及监管、消费者维权难度,远甚于ICO。ICO最严重的风险莫过于拿钱跑路,“空气币”的监管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如果涉及到消费者维权等都是无从下手,不要说本是无任何项目基础的PPT项目,而且服务器、融资注册地都是在境外,一旦出现问题,真的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

因此,只能从投资者角度入手来防范空气币泡沫的发生,投资者自身加强风险意识、远离“空气币”才是关键所在。虚拟代币虽具有一定价值,但去中心化的时代还没有来临,仅靠概念宣传,名人站台引诱社会资本进入,这与非法集资有何区别,投资者参与必然视同赌博式博傻。此外,监管打击确实重要,但监管者最有效的打击,恐怖还是在于风险警示教育的普及,这也是冷却“空气币“市场情绪的当务之急!(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