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楷卖保险?外资“群狼”围攻下本土险企竟没感觉
2018-05-22 23:28: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李泽楷卖保险?外资“群狼”围攻下本土险企竟没感觉

“在养老和医疗上,外资或有更大优势。”

“小超人”李泽楷要卖保险了。

近日,上海市金融办负责人介绍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情况。其中包括4家保险机构:全球三大保险经纪商之一——韦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下称“韦莱”)、欧洲最大的保险集团——德国安联保险集团(下称“安联集团”)、“宇宙行”工商银行旗下工银安盛人寿、“小超人”李泽楷旗下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下称“富卫人寿”)。

部分保险机构人士向时间财经惊呼,这次是真的“狼来了”,而且是“群狼”。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国家高层明确释放出中国将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的信号。不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将证券公司、身保险公司等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并在今年年底以前,中国将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两年代表处要求等具体内容。

易纲的讲话也让中国保险业瞬间沸腾,既有为外资进入保险行业起到的鲶鱼效应叫好,也有为本土保险公司能否经受外资强势冲击而担心。

部分资深业内人士向时间财经介绍,即便外资保险进入中国,也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办事,按照中国的生命周期表来设计条款和费率,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我们只要将他们的经验学来,让其适应中国国情,为我所用,其他一切都会被时间所覆盖”。

抢滩中国保险市场

相对于去年11月财政部宣布的保险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消息,拟在三年后将外资对人身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五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今年4月份的政策有多项超预期,一方面是将开放时间提前,从三年后将外资持股比例放宽至51%及五年后不设限提前为几个月内放宽至51%及三年后不设限。另一方面,进一步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并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除此之外还全面取消了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2 年代表处的要求。

4月27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将加快落实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并公布了《银保监会加快落实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举措》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的通知》两个通知。

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欣琦认为,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此次国家对保险业开放的力度和决心之大。由于当前监管对中国财险业的外资持股比例已不受限制,此次进一步开放主要在于对外资寿险公司的影响。

紧接着就是“群狼”汹涌而来。

4月27日,上海保监局对英国韦莱集团控股的韦莱保险经纪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申请进行了审核批准。这意味着,中国银保监会有关保险中介行业扩大开放举措在上海正式落地。韦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获准扩展经营范围的外资保险经纪机构。

5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批准工银安盛人寿发起筹建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是中国提出加快保险业开放进程以来,获批的第一家合资资管公司。据悉,工银安盛人寿由中国工商银行、法国安盛集团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3家中外股东于2012年合资成立。

5月4日,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等向中国银保监会提交了筹建富卫人寿保险公司的申请材料。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为瑞士再保险、盈科拓展集团等持股的富卫集团全资子公司。

据报道,富卫人寿保险公司有望成为中国扩大保险业对外开放后获批的第一家持股比例达到51%的合资人身险公司。

5月9日,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总部决定在上海独资设立安联(中国)保险集团公司,并抓紧落实筹备事项。

其实安联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了,最早是与上海大众合资,叫安联大众,后来由于双方在增资问题上出现矛盾。安联要增资,大众不肯,后面大众退出了,于是安联做了一段时间的寡妇,直到中信接手成立中德安联。

不过这一次与中德安联不同,是安联集团决定在中国独资设立安联中国。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57家外资保险法人机构,其中财产保险公司22家,人身保险公司28家,再保险公司6家,资产管理公司1家,下设各级分支机构180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方面,共有13家外资中介机构,其中代理公司5家,经纪公司6家,公估公司两家。此外,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保险机构在中国设立了141家代表机构。

但是,外资财险公司数量从2014年至2018年2月一直保持22个不变,外资寿险公司从2013年至2018年2月保持28个不变。

对与外资险企的纷纷布局,前述资深业内人士对时间财经表示,总要有新的东西进来,外资来了并非坏事,会带来更多的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让中国的本土保险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国际化,没什么不好的。

有人喊“狼来了”

对于开放外资进入保险业,国内保险界人士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管理风格,服务理念,都是外资的优势。了解国情,熟悉百姓的投资理念是中资的优势。

认为是狼来了,而且是群狼的人认为,毕竟外资在服务水平上高于中资,所以未来拼的可能就是服务,谁的服务好,就可能出现市场份额的变化。

最直观的是在养老和医疗上,外资或有更大优势。这两方面是中国的弱点或者说是软肋,各路商家一定会在这些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外资或许在养老产业链上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行动,比如养老中心,尤其是高端养老中心,或者是低端养老中心,总之会在两头竞争。

当然,也要警惕外资在银保方面的反攻。因为对外资开放的还有银行,而外资保险与银行联手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人保有关人员介绍,比较可怕的是友邦这样比较了解国内市场的公司,它们今年的新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二三线城市发展。

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表示,保险业扩大对外开放除了积极影响,也会带来新的挑战。首先,保险监管体系将面临更多改革压力。外资保险的进人,使中国保险市场上竞争主体不断增加,成份愈加复杂,既有中资保险公司,又有外资保险公司,还有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给监管部门对保险业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放宽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对于内资保险经纪公司来说,过去垄断经营的业务范围将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部分较为依赖个人和中小企业客户的保险经纪公司的市场份额将面临冲击。

但中国的市场环境和监管体系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环境中,维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是两大主线。监管部门要推进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确保监管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需要持续深入的探索和努力。

中资险企“没感觉”

面对组团而来的外资,也有中资险企人士说:“一点都不Care,完全没感觉。”因为中国保险业已经很强大,根本不用惧怕外资。

原因也很简单。外资险企已经进来很久了,但建树不大,外资对中资短时期难以构成威胁。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140.06亿元,市场份额仅占5.85%。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共有28家外资寿险公司,其中18家已经在中国经营了10年以上。从其经营情况来看,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正数的公司有15家,为负数的有13家。

部分外资险企也会水土不服。据悉,国外保险产品的条款和费率跟国内的肯定不同,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国内遵守的是大陆法系,国外是海洋法系也叫英美法系,所以即使进入中国也不可能按照英美法系来制定条款和厘定费率,生命周期表也不同。

“再加上更高的成本,外资险企设计的保险产品,不太可能有价格竞争优势。”业内人士说。

可以佐证的是邻国的一些经验。日本、韩国、台湾作为亚太地区保险业较为发达的三个地区,均在上世纪70至90 年代放开了外资进入当地保险业的政策,且开放的历程也都是逐步渐进式的开放。由于各国放开保险业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背景不一致,使得外资的进入对当地保险业得影响程度不一,不可一概而论。但整体来看对外开放这一政策对本地的保险业影响有限,开放后市场依旧保持了稳定发展,市场格局依旧主要由本土企业掌握。

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欣琦表示,由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主要通过渠道供给来拉动保费增长,即具有渠道优势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历经过去十七年的保险业开放之后,外资险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仍较低,主要的原因可能为中方股东和外方股东的经营理念存在冲突,以及外资险企铺设分支机构的速度较慢,导致外资险企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市场影响力和渠道较为薄弱。在此背景下,预计此次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短期内对国内保险业的发展和市场格局影响有限。

尽管如此,保险依然是一块大蛋糕,开放依然是大趋势。未来“狼群”一定会露出渗人的獠牙,而彻底失去“拐杖”国内险企到底能否涌现出一批伟大的公司,尚需要来点天马行空的想象。(北京时间财经 曾福斌)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留言,转载时请在文首注明来源和ID,同时请勿删除文中时间财经(ID:caijingbtime)字样,否则本公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