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1787字
4分钟
5月20日,由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一届保险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保险学会姚庆海会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他指出保险是一种把科技的人文关怀运用到社会治理中的一项制度发明,能让人类社会发展更有保障,而科技可以让保险业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时,保险业应热情地拥抱科技。
以下为发言摘要:
科技正在改变社会的面貌,也正在改变人类的面貌。
所以,我想就保险和科技如何为人类的美好的生活服务谈一点想法。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科技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牛顿在哈雷的支持下于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也助力哈雷把牛顿的自然哲学运用于人类的生命规律的研究。哈雷于在1693年编制了第一张生命表。生命表的诞生得以用科学的思想和规律指引保险业发展,让保险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后,科技逐渐照亮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技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技让我们走入了现代工业社会和工业文明,使我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运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工业文明也带来了不同的社会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风险问题日益突出,迫切地需要我们去研究科技和人类的关系。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和机器的关系。人的机器化、机器的人化,人与机器的边界正在模糊,人与机器的连接指日可待。机器是否要遵守人类的伦理?机器是否要有人类的人文关怀?机器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生活吗?人类用科技能保证未来是美好的吗?人类与科技往何处去这一些问题引起我们当前各个领域深刻的反思。我们正站在一个巨大变化的临界点,这种巨大的变化将改变人类几十万年来存在的方式。人工创造的人,人类2.0出现了怎么办?人还能继续生存吗?这些巨大的风险挑战对保险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保险该如何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服务。人类追求高质量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保险大有可为!特别是借助科技创新,保险业发展如虎添翼。保险正在服务人类的各行各业和人生全过程,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正在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保险可以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保险带给人类可预期的美好未来。当前保险业面临新的风险挑战,科技风险是可保的吗?机器人风险、人工智能风险、基因风险是可保的吗?这些问题需要保险业来回答,保险业与风险管理行业必须积极主动地应对。
新的风险挑战对保险业的发展来说,既是个巨大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重新审视科技和人类的关系。伴随人类的自我觉醒,人类在风险挑战面前一定要加强风险理论研究,建立风险伦理、风险哲学,探索风险的责任和风险的担当。保险业首先要有科学的风险认知。最近机器人索菲亚作为一个网红和好莱坞影星威尔·史密斯进行了一次“约会”。之后威尔·斯密斯还意犹未尽地说了句:索菲亚,我想我们还会见面的。机器和人的边界正在模糊。机器人是一种算法的结合,大数据的集合,是人类的创造物。机器和人类关系上,未来会有全方位的改变。社会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但科技能决定一切吗?科技能回答所有人的奥秘吗?我认为科技要有人文关怀,科技要有温度,保险就是一种把科技的人文关怀运用到社会治理中的一项制度发明,能让社会发展更有保障,而科技可以让保险业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到来时,保险业应热情地拥抱科技。
新时代的保险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风险管理行业,科技正在全面改变保险业的面貌。
保险业将建立在连接天、地、人,通过智能化整合抓取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运用智能技术进行风险定价、风险评估和风险治理。未来风险问题将作为人类生存发展考虑的首要问题。所以保险业在当今需要认真地去思考社会伦理、风险伦理、科技伦理和保险业的关系。
中国保险学会近年来在银保监会党委领导下,致力于夯实保险业的理论支撑、科技支撑和人文支撑。在科技支撑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20多个高端实验室,包括和在座的平安壹账通共建的人工智能保险风控实验室、与华大基因共建的基因科技与保险实验室,还有与国家部委共建的相关风险管理与保险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都是致力于让保险业参与不同领域的风险管理服务,并将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保险创新和服务中去。未来,中国保险学会进一步加强保险业的人文支撑,加强保险文化建设、保险博物馆建设,加强保险宣传。保险要回归本源,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服务,使保险成为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工具。
(摘编自“第十一届保险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姚庆海的讲话)
图片拍摄:余涛
中国保险学会
保险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