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中国创新能力不足别赖年轻人
2018-05-22 16:32: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刘昕:中国创新能力不足别赖年轻人

本文字数

2536字

7分钟

刘昕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长孔翰宁在第二十一届科博会主题报告会暨中国科技创新论坛的发言中提及,德国经济成功主要得益于其中小企业,但获得一份稳定的公共服务工作似乎是许多青年人才的首选,今天,德国超过40%的初创公司创始人都来自其他国家。

从孔翰宁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他只不过是讲了两个现象,一个现象是德国的许多青年人才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公共部门的工作,另外一种现象是德国初创公司的创立者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其他国家。即使这两种现象确属实,也不能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德国的创新动力不足主要在于年轻人追求安稳的工作。

这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创新创业动力并非仅仅来自于年轻人,即使年轻人追求安稳的工作,等他们到了年龄更大一些,并且有了足够的经济积累和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经验之后再创业,则这个国家的创新创业动力依然不会受到影响。此外,40%多的初创公司创始人来自其他国家也没什么不正常,这不仅是因为德国本土的初创公司创始人所占的比例依然不小,同时还因为德国人在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参加工作方面,实际上存在一条非常自然的路径,很多人毕业后去政府或企业工作是一种很容易走得通的常规路径。

而很多外来人口或许是因为中途来到德国,不太容易找到像德国本土人那样很自然能够得到的政府或企业工作的机会,再加上这些人所受的教育背景或年龄等方面的因素,他们发现到自己独立创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举个类似的例子来说,就一般情况而言,北京本地人创业的动力很可能比从外地来到北京的人创业的动力更弱,这是因为本地人有家庭依靠、有住房保障等,他们从学校毕业之后找一份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即使挣一份不太高的收入,也可以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而很多缺乏这种经济支持的外来人口则会有着更为强烈的改变现状的创业冲动。

值得关注的是,孔翰宁的观点再次引发了很多人对我国出现的国考热的诟病,认为这是中国缺乏创业创新能力或动力的表现。对此,本人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宜将这两者简单地联系在一起。即国考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创业创新能力的不足,但这种能力或动力的不足的根本原因却未必是在这些年轻人身上。

一方面,年轻人尤其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并不适合创业。创业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通常对经济基础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创业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和阅历要求很高。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学生除非家庭条件很好,否则,很难承受创业失败带来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太少,对创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无法做出客观而全面的评估,在创业过程中会走很多弯路,失败概率极高。

正因为如此,我不同意年轻人考公务员就代表着中国缺乏创业创新能力,即使他们不报考公务员也不是马上就能去创业的。真正有效的创新创业应该主要来自于有一定资金、能力、经验积累的人,而不是在资金、业务和经验等方面“一穷二白”的小年轻。

另一方面,当前国考热的主要原因实际在于市场上可以替代公务员岗位的就业机会还不是很充裕,而这种情况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以及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存在很大的关系。即现有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提供足够多的优质岗位,特别是在一些二线、三线或四线城市,成规模的企业或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并不多,好的就业机会很少甚至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倾向于报考公务员就是一种被动的选择。

如果中国经济中的创新创造能力被充分激发出来,迸发出像当年邓小平同志“九二”南巡讲话之后涌现出来的那种巨大创新创业活力,那么,在市场上除了这些公务员岗位之外,有大量薪酬水平更高且有发展前途的岗位存在,则国考热可能就会降温。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反省的是为什么我国经济目前缺乏这种活力,检讨我们的各种市场政策,找出抑制企业创新活力以及广大劳动者创业动力的因素,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年轻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或动力不足,追求安稳的工作。我们相信,只要经济处于健康发展和快速增长状态,好的就业机会层出不穷,绝大部分年轻人还是更愿意去从事一些工作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现代、工作方式更灵活、货币报酬和待遇更好的非公务员类工作。

实际上,据本人的观察,国考热的出现除了上述所说的优质非公共部门类岗位不多的原因之外,还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户籍制度,二是上一代人的影响。从户籍角度来说,到今天为止,无论是在北上广,还是在很多其他城市中,户口对于劳动者的购房、子女教育等多方面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人的心理感受也多多少少会产生影响,因此,年轻人在求职的时候,户口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决策因素。

由于考上公务员就意味着自然能够得到城市户口,因此,当年轻人面临着两种选择,一个是有户口的公务员工作,另外一个是薪酬水平、福利待遇更高,工作内容和工作的人文环境都更受年轻人喜欢但却没有户口的企业工作时,他们很有可能会仅仅因为户口问题而倾向于是当公务员。

因此,年轻人热衷于报考公务员并不必然说明他们就是为了追求安稳。再从上一代的影响角度来看,很多年轻人之所以报考公务员,在相当大程度上是遵从他们父母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年轻人的父母大多是生活在二线、三线或四五线的中小城市之中,由于成长的年代所限再加上所处的地域方面的原因,这些年轻人的父母很自然地认为当公务员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情况也确实如此。

他们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子女在大城市中可能获得的其他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并不了解自己的子女这一代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此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和为了孩子好的强大理由来鼓励甚至要求孩子报考公务员。

根据本人这么多年来培养学生的体会,至少在北上广等这样一些一线城市中,除非大学生本人对于当公务员特别感兴趣,否则,一旦他们能够找到一个既有户口,同时薪酬收入和行业又比当公务员更好的企业工作时,更多的人通常还是更愿意选择去企业工作。因为总体而言,公务员的工作毕竟相对来说更为单调沉闷一些,个人的自主性更小,绩效和能力与薪酬和晋升等的挂钩也不是那么紧密,而且规章制度和各种规则和约束也更多,这些特点与绝大部分年轻人的偏好显然并不一致。

总之,当前我国的国考热更多地是市场经济不够发达和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活力不够造成的结果,而不能将其过度解读为年轻人缺乏创新创业精神的一种证据。

文章来源:新浪财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