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保险业尤其是人身险行业迎来重要调整期。据了解,目前各家保险公司正紧锣密鼓的根据监管要求自查、整改人身险产品,其中,备受市场关注的“重疾险”也迎来各种整改细则。未来,人身险产品大面积调整过程中,保险公司将在面临贴合监管细则、、满足多元化的社会保障需求,以及更好的规避风险、管控自身公司运营风险之中不断探索前行。
自查进行时:大批产品或将进入整改“名单”
5月4日,银保监会发文,组织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并明确下发相关产品“负面清单”。监管指出,将“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对行业所有在售存量产品的合法合规情况进行核查清理,将摸清底数,集中清理整顿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产品,严厉打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银保监目光更为细化、聚焦、落地,从真正与消费者相关的产品入手,为人身险产品打开新局面奠定良好基础。半月以来,银保监“19号文”及产品“负面清单”在行业中也掀起不小“波澜”。据了解,目前,正是各保险公司深入自查整改阶段,保险公司正紧锣密鼓一一排查旗下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人身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行动,似乎将对市面上热销的多类产品起到一定影响。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次,监管下发的负面清单,十分详尽”,确实,监管此次从“产品条款设计”、“产品责任设计”、“产品费率厘定”、“产品精算假设”以及“产品申报使用管理”五个方面,都进行了细化要求,力度空前。
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补短板”的同时,也正是行业进一步夯实“合规”基础,明确未来方向的重要契机。基于此,其认为,目前市面上将有大批产品进入整改“名单”,其中,不乏一直以保障性产品为主的知名保险公司产品。其认为,为避免之后监管核查、处理、下架不合规产品,保险公司将在自查的同时,紧贴监管政策,升级迭代产品。
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引关注
从细分产品来看,目前,基于“保险姓保”“回归保障”,以及消费者对保险、身体健康等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市面上最受欢迎的热销产品,无疑指向百万医疗险、重疾险。
监管充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从消费者知情、风险保障等方面,多角度、多维度进行细化约束。例如,负面清单中,明确指出,“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为追求营销噱头,在严重缺乏经验数据、定价基础的情况下,盲目设定高额给付限额,并在短期健康保险中引入“终身给付限额”“连续投保”等长期保险概念,夸大产品功能,扰乱市场秩序”,这一点,无疑将矛头对准了市场上部分以“百万保额”为卖点的医疗险产品。
此外,负面清单中规定,“保险产品设置过长的等待期,或通过调整保险金额等方式变相延长等待期,或通过等待期内发生风险事故不全额退还所交保险费变相惩罚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这一项则意在让市面上的重疾险更为完善、更充分保障消费者利益。事实上,查阅目前在售重疾险产品可以发现,对于等待期内的约定,市面保险产品细则有不同规定。以友邦保险为例,其目前在售的“友邦全佑至珍旗舰版重大疾病保险(2017)”产品,在具体产品条款,明确规定等待期内若出险,则不承担保险责任。据了解,保险公司出具此类条款的逻辑是,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来看,如果等待期内返还保费,会带来客户的逆选择风险,即客户明知风险会发生而选择投保产品,如风险发生在等待期内则返还保费,如风险发生在等待期后则得到赔付。当然,不止友邦保险,平安人寿旗下的平安福保险产品计划也有着相似条款,即等待期出险则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仅退还合同现金价值。
事实上,这两家公司的重疾险产品,无论从保障范围、保障次数、保障延续性而言,都颇受市场欢迎。据了解,此类产品在此次监管“负面清单”下发后,已积极进行自查整改,消费者权益将得到更完善保障。
保险产品都是在不断迭代之中,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障需求。此次,监管综合消费者、市场等各方面给出的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是一次指明方向的重要实践。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将有大批人身险产品发生转变,在充分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将为更好的平衡保障社会风险、管理自我风险,进行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