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蔚冰
5月20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互塑和推动——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的新未来”。
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论坛上表示,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对外贸易政策应该做一些调整,就是以出口和进口并重,但是在进口方面作出更大努力的新阶段。
龙永图认为,中国更多地进口美国商品和服务,这并不是对美国的“让步”,而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后贸易政策所必须进行的重大调整。这种调整主要是根据中国老百姓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对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有更多的需求所进行的,是为了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龙永图表示,“只有出口才是好事儿,能少进口就少进口”这样的观念都是非常陈旧的。
龙永图表示,老百姓的理念也要改变,并不是哪个企业多出口了,这个企业就立了功。因为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和全球制造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链关系,任何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都必须是全球制造,都必须在全球采购零部件和原材料。只有这样它才可能成为真正具有竞争能力的制造业。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论坛上表示,反映一个国家实际发展水平的最准确指标还是人均收入水平,而中国人均GDP按照最新汇率计算也就刚超过9000美元,还没有到1万美元,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4万美元以上,美国是5.8万美元,欧洲有几个国家已过8万美元了。所以从整个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现在仍然是个追赶者,要自信,但绝不能自傲。
万科创始人王石在论坛上表示,在中国投资的跨国企业一把手一定要用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一定要了解中华文化。
王石表示,“很多跨国企业原来好好的,现在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政策不可能像40年前一样,中国本地的企业也强大起来了,如果你还不熟悉中华文化,那肯定是发展不起来的。”
王石还以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举例说,“美国最有名的智库之一布鲁金斯研究所有一个中国研究中心,原来汉学家一直是用国外的,但是到2012年前后,第一次换成了中国本土出去的人,叫李成。他是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的,到了美国伯克利读的硕士,普林斯顿读的哲学博士,之后留下来一直到今天。所以,要想了解中国,一定要像布鲁金斯这样。”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论坛上表示,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做的东西出口到全世界,未来我们要调整,把“中国是世界的工厂”调整成“世界是中国的工厂”。
宋志平举例称,“之前我们的产品到美国被‘双反’,到欧洲也被‘双反’,处处受到限制。解决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把投资,把工厂放到美国去,放到欧洲去,这样就既能保护我们的客户,又能取得经济效益。只不过和过去不同的是,过去我们要创造外汇,现在我们要给企业创造效益。这是从GDP到GNP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