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慧
近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停止互相加征关税。双方同意采取通过增加中国进口的方式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包括农产品、能源等。在知识产权保护及鼓励双向投资等方面也达成一定的共识,中美双方将就贸易问题继续保持高层沟通。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合则两利,中美分歧的裂痕明显修复。但这次博弈绝非仅仅是中美贸易逆差的短期问题,而是彰显了中美两国各自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中美宏观博弈,是中国政商界难得的重构世界格局认识和策略的良机。对全球资产价格的长期影响深远。
博弈彰显中美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
从整体来看,此次中美发布联合声明,代表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联合声明没有明确任何目标数字,而美方之前曾要求2020年之前贸易顺差缩小2000亿美元,也未涉及中兴一事。在国内,金融市场也从最初的一片惶恐逐渐趋于理性。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告诉本报记者,此次博弈彰显了中美两国各自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中美政治分歧源于国内经济困境,特别是金融领域的资产荒,让两国政府都在寻找经济转型的路径,以过渡过去三十年“良性资本循环”模式的解体。而中美经济深层次的问题,是彼此资产“相互投资、累积持有”的规模已经到达临界值,而彼此的监管协调并未准备好新资本流动,包括美国企业资本回流和中国民间资本外溢。
许维鸿进而表示,中美金融领域短期内的资产荒,是美国政府信用危机和中国实体产业低端产能过剩及房地产瓶颈的产物,折射出中美两国未来10年实体经济的主要风险是经济增长潜力不足,甚至在美国已出现了10年前经济过热的表征。中国必须要率先形成广泛的改革共识,即实体经济的发展不能靠房地产、不能靠印钞票,要有技术、资本和人力的增量,并适度降低经济增速预期,以换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本国的核心竞争力在实体经济领域的积累,落实到创新能力的比拼。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还是需要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技术输入,并尽量激发国有经济的创新活力。
求同存异,多做加法,少做减法
中美联合声明中,中方表示将“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中信策略团队分析称,中美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多做加法,少做减法。双方协商后,不断通过做大利益交集,用做加法的方式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声明没有明确中美贸易差额压缩的目标和截止日期,这已是中国在磋商中能争取到的良好的结果。
中信策略团队认为,我国应扩大开放,以更市场化的方式增加进口。然而,单对能源和农产品增加进口,无法有效缩减美对华贸易逆差。未来中美进出口互补性较强的汽车、民用飞机及集成电路等商品均会成为我国增大进口的看点。刘鹤副总理也强调:“如果想在中国市场获得份额,出口国必须要提高自己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让中国人民愿意买。中国不仅愿意从美国买,也将从全世界买。”
中泰证券分析称,扩大对美进口意味着未来影响中国GDP增速的海外因素将转弱,甚至转负。2017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是0.6%,2016年是-0.6%。预计今年海外需求对经济的贡献会大幅度下滑。一方面是贸易摩擦的原因;另一方面,从欧美经济数据来看,消费和经济数据都有放缓的迹象。
今年以来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中泰证券认为,这与美国中东政策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接下来油价进一步推升美国的通胀压力,则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可能会进一步升温。在目前的通胀水平和失业率水平下,6月13日美联储加息无疑会是鹰派的,这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6月海外市场不确定性仍然很大。
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链分工精细,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已经削弱了传统物理国界的作用,其背后是资本和技术的力量。许维鸿告诉记者,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离不开资本市场,要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放宽对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标准入手,这对处于整合期的中国监管体系无疑是一种挑战。中国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时机也已成熟,这也是华尔街一直梦寐以求的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