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促财政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8-05-21 19:12: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安徽省六安市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促财政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18〕28号),六安市财政管理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激励,并获得不低于2000万元奖励。2017年,六安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省财政厅工作要求,着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统筹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84.11亿元、增长20.12%,增幅居全省第2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5.22亿元,增长9.67%,其中民生支出314.76亿元,增长14.27%,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83.89%;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31.53亿元,增长7.2%,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管理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预算执行进度不断加快

2017年,市级预算执行进度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一是建立预算执行挂钩机制。将预算执行进度与用款指标、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对支出进度快的预算单位给予经费倾斜,对支出进度慢的预算单位相应减少经费安排。二是建立预算执行通报机制。及时掌握单位预算执行动态,定期总结分析,每月编印《六安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对各县区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排名通报,每月分部门、分重点项目通报市级预算执行情况,并将预算执行结果同时报送市、县(区)政府领导。三是建立预算部门协调会商机制。对年初预算已经批复下达的项目,督促部门抓紧组织实施;对部门未及时支付的项目支出,上门会商,查找症结,畅通支出渠道,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均衡性;对尚未落实到具体部门和项目的,督促单位5月底前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根据省财政厅通报,2017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进度多次位居全省前列。

二、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

2017年,全市税收收入完成152.6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2.91%,较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31.46亿元,增长10.5%,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是严格落实预算法,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征收,不收“过头税”。落实“1+4+8”财政收入预期管理制度,按旬、按月预测财政收入,建立健全财税库银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全面掌握税源情况,确保财政收入有质量、可持续。二是建立协税护税机制。全面运行纵向覆盖四县四区、横向覆盖市级40个经济主管部门的综合治税信息系统,加强对重点企业、行业和零散税源的监管,堵塞税收征管漏洞。2017年,全市通过综合治税信息系统查补税收1.67亿元。三是建立非税收入财政直征机制。按照“单位开单、财政开票、银行代收、收入直达”的方式,将市级91家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窗口集中直接征收,规范收费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三、资金统筹力度不断加大

2017年,市级存量资金规模较上年下降16.1个百分点,财政资金配置进一步优化。一是取消专项收入专款专用的规定,统筹安排保障相关领域支出。进一步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力度,将地方教育附加等19项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将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财政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由24%同步提高到26%。二是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制度化常态化实时化清理机制。出台财政存量资金管理、盘活和使用等制度,每季度统计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情况,对因项目实施完毕或无法继续实施等形成的闲置资金实时依规清理收回,每年底除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按规定结转外,本级财力形成的结转结余资金一律收回统筹安排使用,并与预算安排增减挂钩。2017年,清理收回市级部门存量资金9.72亿元,其中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6亿元、收回统筹使用0.12亿元。三是强化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负其责的原则,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建立一套班子专抓、一个规划引领、一批项目实施、一套办法监管、一本专账核算、一揽子绩效评价的“六个一”管理机制,集中财力支持脱贫攻坚。2017年,全市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8.24亿元,较上年增加3.74亿元。

四、库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017年,六安市库款管理工作考核位居全省第一,库款余额始终控制在合理区间。一是健全资金调度管理机制。对库款保障水平过高的县区缓调资金,对保障水平过低的县区及时预警;对民生类重点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较快的项目及部门,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加强债券资金管理,督促单位提前建立项目储备,确保发债后尽快形成支出,减少资金留存国库时间。二是建立库款定期监测机制。每日密切关注库款动态,适时掌握库款流入、流出、余额总体变动情况,重点关注库款偏多、偏少及同比变动较大的异常情况,分析库款支付保障能力及余额构成。强化库款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市级财政国库内控管理机制,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加大往来款项清理,限期收回借垫款。三是建立库款考核通报机制。每月通报县区库款规模情况,对月度库款考核排名靠后的县区,减缓调度资金并进行约谈。

五、预算信息公开不断深化

2017年,六安市预决算公开坚持“四化”融合,公开度位居全省前列。一是坚持公开主体责任化。严格落实预算法,出台预算公开方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是本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的主体,依法公开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决算,市财政部门负责公开市级政府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二是坚持公开内容标准化。做到“三个统一”,即公开范围、口径、格式统一,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部门都要公开部门预算,公开内容要涵盖部门职责、机构设置情况、预算收支增减变化,表格内容涵盖部门收支、财政拨款收支、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以及“三公”经费等支出,同时公开政府购买服务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和专项资金,预算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三是坚持公开信息精细化。四本预算全部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细化到政府预算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政府预算完整地反映政府机关运转支出、对事业单位补助支出、对企业补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支出,确保公众看得懂,能监督。四是坚持公开时间集中化。每年集中时间向社会公开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等内容,确保本级政府预算在市人代会批准后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在财政部门批复后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开。2017年市级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公开时间分别较预算法规定时限提前7天和6天。

(来源: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