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整体说明
(一)9家上市股份行分别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和浙商银行。其中,浙商银行为港股上市,未披露季度报告。
(二)由于股份行分支机构较多,存款规模即便大幅增加,单个分支机构的存款增量经过分摊后可能会很小,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存款措施的探究可能比量上的分析更有意义。
(三)除总量维度外,基于数据的完备性,结构维度、价格维度均不包含一季度数据。
▌二、总量维度: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全年增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没有一家股份行的存款在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均保持快速增长,普遍存在部分银行去年存款增长较多但今年一季度明显乏力(如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部分银行去年存款增长乏力今年一季度略有回暖(如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也有一些银行两个时间段均为小幅增长(如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和平安银行等)。
(一)2017年全年:浙商、兴业、光大、招商等股份行增长较多
1、2017年全年,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存款规模分别下降了6.37%和3.76%。这是去年存款规模唯一下降的两家股份行。
2、去年全年,浙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存款分别增加了1244.19亿元和3921.42亿元,增幅分别达到16.90%和14.55%。这是去年存款规模唯一达到两位数增长的两家股份行。主要是因为两家银行的存款占比较低,兴业银行存款规模仅位列股份行第5(总资产为股份行第一)。
3、其余几家股份行去年存款基本维持一般性增长,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增长7.16%和6.90%,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增长4.09%和4.79%。
(二)2018年一季度,浦发、光大、民生、华夏等股份行存款增幅较可观
1、虽然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去年全年存款负增长,但今年一季度有所改善,存款分别增长2.05%和2.84%。
2、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今年一季度存款分别增长4.53%和3.22%,华夏银行存款增长2.40%。
3、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今年一季度的存款规模几乎0增长。
▌三、结构维度:零售存款增长较快的银行分别为兴业、平安和浙商等几家银行
结论: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和浙商银行等3家银行的零售存款增长比较快,但浙商银行主要是因为其个人存款占比较低(仅为6.47%)。
这里依据的逻辑是,如果零售存款占比较2016年有提升,则意味着零售条线的存款增长幅度快于整体,对2017年的存款增量贡献较大。在9家上市股份行中,也只有招商银行的零售存款占比在20%以上(32.93%),兴业银行和浙商银行的零售存款占比分别低至13.65%和6.47%,基数较低反而凸显了其零售存款增长较快。这里平安银行的零售存款占比也仅为17.05%。
(一)虽然兴业银行零售存款占比仅提高0.63个百分点至2017年底的13.65%,但其2017年全年存款增长幅度高达14.55%,这意味着如果不考虑除零售存款和公司存款以外的其它存款类别,2017年兴业银行零售存款增幅必然是远大于14.55%的。
(二)按照上述逻辑,平安银行和浙商银行的零售存款占比分别提高了3.05和1.91个百分点,而其全年存款增幅分别为4.09%和14.69%,因此2017年,平安银行和浙商银行的零售存款增幅均是分别大于4.09%和14.69%的。
▌四、期限维度:更多银行依靠公司活期和零售定期
(一)全部活期:浦发、中信、民生、华夏等四家银行占比有明显提升
1、可以看出,相较于2016年,有四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有明显提升,分别为民生银行(提升3.73个百分点)、中信银行(提升2.73个百分点)、浦发银行(提升2.57个百分点)和华夏银行(提升2.35个百分点)。
2、而前面所提到的存款增加较快的几家银行(分别为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的活期存款均没有明显增长,并且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还有下降,意味着这两家银行的存款增量可能主要由定期存款贡献。
浙商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分别提升0.35和0.81个百分点。
(二)零售活期:浙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零售活期存款增长最为明显
1、相较于2016年,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的零售活期存款占比均有下降。
2、浙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不仅零售存款占比有所提升,其活期零售存款占比提升也比较明显,特别是浙商银行,其活期零售存款占比提升了1.44个百分点。
(三)公司活期:民生、华夏、中信、浦发、光大和招商占比有明显提升
1、平安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的公司活期存款占比较2016年出现了下降,特别是平安银行下降了4.04个百分点,浙商和兴业银行分别下降1.09和0.88个百分点。
2、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公司活期存款占比出现了提升。
▌五、价格维度:浙商、浦发、平安和兴业大幅上调了零售定期存款利率
由于活期存款利率差异并不大,且变动幅度也比较小,因此这里仅考虑定期存款的成本情况。除兴业银行存款成本上升19个BP、平安银行存款成本上升7个BP、招商银行存款成本不变外,其余6家上市股份行的存款成本均有所下降。
(一)从具体数据来看,招商银行的存款增长可能是最具动力的,其并没有从价格方面着手,招商银行的零售定期存款利率下降了20BP,公司定期存款仅上调3个BP左右。
(二)兴业银行的公司定期和零售存款平均利率分别上升了32个BP和21个BP,这是唯一一家定期存款在公司和零售两条线上均明显上升的股份行。
(三)浙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平安银行主要上调了零售定期存款的价格,公司定期存款端变化并不明显,浦发银行和浙商银行的公司定期存款成本甚至还出现了下降。
▌六、具体业务分析
(一)量、价、期限与结构整体研究结论汇总
1、兴业银行存款增长较快,且零售存款占比有提升,其推动因素主要为定期存款,且提升价格是推动要素。
2、浙商银行存款增幅高达16.90%,推动因素主要为公司存款,零售存款由于基数较低,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3、平安银行的存款增长主要体现在定期存款增长较多,价格也是主要推动因素。此外平安银行的公司定期存款业务需要进一步挖掘。
4、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的存款增幅分别达到6.90%、7.16%和4.79%,但推动因素均为公司存款,且价格均不是主要因素。
5、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虽然存款规模出现了下降,但其活期存款占比却明显提升,且价格方面变动不大,表明这两家银行存款的期限结构在发生变化。
6、浦发银行虽然价格提得很明显,但对其存款增长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结论:值得借鉴的几家银行分别为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的公司存款(不是靠提高价格),平安银行的零售存款(以定期和靠提高价格为主),兴业银行的定期存款(靠提高价格为主)。平安银行的公司定期存款业务值得进一步挖掘(不是通过提高价格)。
(二)各银行存款主要策略汇总
▌七、主要结论及策略建议
(一)三家银行存款增长乏力,主要是因为定期存款下降较多
1、民生、中信银和浦发等三家股份行的存款增长比较乏力,民生和中信银行的存款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浦发银行的存款也仅增长1.20%左右,但它们的存款结构均呈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活期存款占比抬升较为明显,说明它们定期存款下降的幅度更大,定期存款下降是它们存款增长较为乏力的主要原因。
2、浦发银行靠提高零售定期存款利率也没能产生很好的效用,去年浦发银行的零售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上升48个BP,其存款合计和公司定期存款利率出现了下降。
基于以上分析,这三家银行的存款策略暂不值得借鉴。
(二)招商、光大、华夏、浙商、兴业的存款增长主要依靠公司业务条线
这四家银行的存款增量大都由公司业务条线贡献。
1、招商银行的公司存款担负起了全行流动性的重担,时点和日均增量均居股份行前列。
2、四家银行对公司存款的拓展均集中于重点客户,采用一户一策、精准营销等模式,例如招商银行集中于机构客户和总行级战略客户、离岸客户和同业客户,光大银行集中于非授信重点客户,兴业银行集中于大型企业客户、总行级重点客户下属企业、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中合作客户、机构客户等。
(三)抓流量资金和沉淀资金是公司业务条线存款增长的共同驱动力
1、招商银行基于资金清算、结算或存管服务的同业活期存款余额达2886.35亿元,占全部同业存款的比重达68.52%。此外其机构客户、总行级战略客户、离岸客户分别新增存款6526.78亿元、3482.88亿元和200.45亿美元。
招商银行还指出2018年将全力推动自营存款特别是低成本结算性存款的增长,力争实现增幅达11.30%,这一目标远超其2017年全年6.9%的存款增幅。
2、华夏银行2017年狠抓低成本流量资金和结算资金沉淀,其公司活期存款日均较上年增加806.03亿元,增长22.14%。此外,华夏银行还研发了交易资金监管、募集资金监管等产品,为其公司存款增长奠定了基础。
3、浙商银行公司存款贡献了全部存款增量的82%,虽然其在年报中没有披露相应的存款策略和方向,但考虑到其存款(无论活期还是定期)成本甚至出现了下降等因素,我们推测其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低成本的流量资金和沉淀资金,再考虑到其2017年国际业务结算量新增222.73亿美元,涉外收付汇量新增142.97亿美元,代客外汇交易量新增144.13亿美元等数据特征,我们认为国际结算业务对其2017年的存款增长贡献较大。
(四)平安银行公司业务条线的定期存款业务需要进一步挖掘
平安银行的公司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仅上调2个BP左右,但增长幅度还是比较惊人(增量为1519.40亿元,远超全部存款新增),但是平安银行在年报中除指出其政府存款新增203.70亿元外,没有披露进一步的相关信息,建议进一步挖掘。
从这个角度看,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转型主要体现在资产端方面,同时希望通过资产端带动零售存款的增长,但效果并不明显。
(五)依靠零售定期存款增长的银行基本上均是通过提高成本完成
1、在9家上市股份行中,平安银行的定期存款增长最为迅猛,新增2099.28亿元(其全年存款才新增785.85亿元,这意味着平安银行活期存款在2017年出现了比较大幅的下降),其中零售定期和公司定期分别新增579.88亿元和1519.40亿元。平安银行零售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上调35个BP。
2、兴业银行在这方面则表现得最为明显,其全部存款成本仅上升19个BP,但公司定期存款和零售定期存款的成本率较2016年分别上升32个BP和21个BP,公司定期存款成本上调幅度远超同业(绝对水平仅低于平安银行的2.85%)。兴业银行在其年报中明确指出通过利率浮云、产品创新等方式吸收中长期定期存款,以及在公司端的一户一策、联动营销、专项营销、主体授信合作等方面,这意味着兴业银行的授信带动存款具有一定的贡献,且营销方式推测应该主要以在价格方面让步为主。
在零售定期存款的成本方面,兴业银行以3.24%的水平远高于其它上市股份行(排名第二的平安银行为3.24%)。
3、浙商银行个人存款新增221.41亿元,但其零售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上调55个BP至2.97%(绝对水平仅低于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
上述模式是否可取仍然疑问,从股份行目前的情况来看,从价格端让步吸收存款似乎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而公司业务条线的存款增长成为了各主要股份行的主要作业路径,特别是在总行端,集中于重点客户、战略客户,以流量资金和沉淀资金为主已成为共同的努力方向,2018年也不会变。
无论如何,过去的两年,股份行承载最多,最先缩表,利差收入又是下降最大,结构调整也是最为剧烈。然而分析其存款业务时发现,似乎并没有一家银行能够在2017年全年和2018年一季度连续保持存款的稳定增长。
此外,这9家股份行企图通过零售端带动存款增长的路径似乎并没有奏效,2017年对它们而言可能最成功的还是公司端的带动,特别是总行级重点客户和战略客户的精准营销,以期带动流量资金和沉淀资金的增长,起码在我们所研究的9家上市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等是这样的。
招商银行2018年制定了11.3%的存款增长目标一季度仅完成了增幅0.06%,后面三个季度的压力会比较大,而浙商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可能对其存款增长有比较大的贡献,平安银行的存款真正增长动力应该关注其公司端(定期)、而非零售端。
此外,这里需要指出,兴业银行2017年息差大幅收窄72个BP,并非仅仅是因为存款端(存款利率仅上升19个BP而已、虽然19个BP的增长已经是股份行中最为夸张的幅度),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同业端资金成本大幅攀升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