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晓博
◎来源 | 刘晓博(liuxb929) 已获授权
中国城市间的“抢人大战”出现了戏剧性一幕:
据“天津日报”报道,5月16日,天津市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从5月16日中午12:30分至5月17日早上8:30分的统计数据显示,已经有30万人登陆并下载“天津公安”APP办理落户申请。
短短20个小时,有30万外地人申请成为“天津人”!这在中国城镇化历史上,绝对是空前的!
过去几年在吸引外来人口上,成效最显著的城市是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即便是第一名的深圳,在落户门槛较低的情况下,一年也不过吸引50到60万人落户。广州、杭州的户籍人口增长,还远不如深圳多。西安从今年开始大力增加户籍人口,增长30万人也足足用了100天。
天津竟然能在20小时吸引来30万个申请,的确是个前无古人的奇迹。
下面我们来看看天津给出的“落户条件”
学历型人才: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不超过40周岁、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5周岁、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就可以直接在天津落户,不需要其他任何条件。
资格型人才:获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以及拥有国内外精算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建筑师、律师等执业资格的,可直接落户天津。
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在天津工作满1年或中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在天津工作满3年,具有高等职业资格、不超过35周岁,具有技师职业资格、不超过40岁,具有高等技师职业资格、不超过50周岁的,可直接落户天津。
创业型人才:创办符合天津产业政策且企业稳定运行超过1年,个人累计缴纳所得税10万以上的,可直接落户天津。创业人才无年龄限制。
应该说,天津这次吸引人才的力度非常大,门槛已经显著低于多数二线城市,而且给出了“杀伤力极大”的直接落户的方式,不需要缴纳社保、办理居住证,也不需要有用人单位录用。
但这仍然不能解释,天津户口为何这样抢手。20个小时里30万人申请,这种空前的流量到底是怎么来的。
谜底其实非常简单:天津拥有显著的高考红利。一个河南、广东或者江苏的孩子如果到天津参加高考,上“一本”的几率可以增加2到3倍。
众所周知,中国的高考制度是“省内竞争”。大学做出招生计划,切块给各省市自治区(省级区域)。一般来说,高考在省级区域内是统一试卷、统一成绩划线、统一录取的。天津是直辖市,在高考招生上是一个单独的区域。
由于考生人数不同、招生人数不同,还由于拥有高等院校数量不同,最终每个省级区域内的竞争激烈程度是不同的。北京、上海、天津三大传统直辖市,一直是高考的红利区——如果你在这三大城市参加高考,被名校录取的几率大增。
记得当年我考入南开大学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天津当地的考生竟然能以比我低数十分的总成绩进入这所重点大学。如果他在河南、湖南或者江苏参加高考,可能连上本科的资格都没有。
下面是媒体整理的2016年、2017年各省“一本录取率”:
可以看出,天津的“一本录取率”甚至超过了上海,仅次于北京。换句话说:天津是中国高考红利的“亚军”,落户天津将可以给孩子谋到很大的福利!
目前北京、上海户口的获得难度非常大。天津户口突然打开了这样大一个缺口,大家当然要抢了。
中国高考难度分级榜:
非常容易:北京、天津、上海;
容易:海南、宁夏、福建、西藏、青海、新疆;
一般:广西、云南、贵州、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辽宁、四川;
困难:山东、吉林、山西、江西、安徽、河北、湖北、重庆;
极困难:江苏、湖南、广东、河南、浙江。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此次天津的人才新政。
作为一个曾在天津学习工作过7年,并曾拥有过天津户口的外地人,我为天津官方的开放之举点赞。
天津的崛起,跟近现代以来“海权崛起”有很大关系。新中国建政之初,天津一度是北方第一大经济都市。根据“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各地统计局的数据:
1952年时,天津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2.8亿元,北京是7.88亿元,天津是北京的1.62倍;但到了2017年,天津仅为北京的66%。
1957年时,天津的地方财政收入是7.99亿元,北京是6.4亿元,天津是北京的1.25倍;但到了2017年,天津仅为北京的43%。
天津的沉寂和北京崛起,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北京在成为首都之后太过强势,不仅迅速成为政治中心、外交中心、文化中心、高教科研中心,还成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华北地区面积不大,不可能有两个强势的中心,北京“通吃一切”之后,天津只能沦为“二流直辖市”。
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里,天津还一度失去过直辖市的头衔,在1958年到1967年之间,天津降格为河北省省会、河北省省辖市。
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珠三角有3个一线城市(香港、深圳、广州),华北只有一个一线城市(北京)?
其实看看两个区域里“前三大城市”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分布方式,就一目了然了:
1、华北三大城市汇聚了18.8万亿的资金,其中14.5万亿在北京,3.1万亿在天津,只有1.12万亿在石家庄;
2、珠三角三大城市汇聚了22万亿的资金,其中10万亿在香港,7万亿在深圳,5万亿在广州。
我曾在专栏里提出:华北城市群是“父子圈”,机会高度不均等。而珠三角则是“合伙人圈”,机会相对均等。而长三角,则处于两者之间。
近年来,北京搞了两个“千年大计”,分别重点发展通州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天津经济正在转型,未来将如何发展才能不掉队?吸引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就成为关键。
天津最大的优势是“高考红利”,拿出来变成城市竞争的优势,是值得的。看起来似乎降低了“老天津人”的福利,但“新天津人”涌入后,城市将被激活,发展趋势将被改变,能创造出新的“产业红利”。
以天津目前的高考红利,即便人口增长一倍,高考难度仍然比河南、广东等省容易很多。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公共资源和人口增量的匹配问题,还要把“人口增量”真正变成“产业增量”。中央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天津的转型,尤其是在滨海新区的发展问题上,需要给新的定位和政策红利。
人口涌入是天津的大利好,这肯定比死水微澜、故步自封要好。楼市当然也会感受到上涨压力,但天津土地充裕,盐碱滩本来就不长庄稼,建成房子有什么不好?天津发展了那么多卫星城,人口承载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至于在天津买房,还是首选市内六区。此外,“市内六区”的东部(东丽、滨海新区)、西北(北辰、武清)也还可以。北面稍弱,南面最弱。鉴于天津拥有显著的高考红利、教育红利,所以买房子还是首先考虑学位,其次才是地铁、商业。
最后做个预测:如果申请入户人数持续超乎想象,则落户的门槛或许会提高,入学门槛、住房限购等也可能会发生变化。想成为天津人的朋友,还是尽早行动吧。
本文为刘晓博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