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了《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2006年—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分布图
白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2550亿元,较2016年增长20.4%。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占比为35.4%,达到902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80%。而基于位置的运营服务等在内的由应用卫星导航技术所衍生或直接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1648亿元。国内卫星导航设备营销总规模相较于全球市场,占比逐年提高,已接近15%。
截至2018年1月,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已达到58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1.85%。
白皮书显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北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服务5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交通、海事、电力、民政、气象、渔业、测绘、矿产、公安、农业、林业、国土、水利、金融、市政管网等十几个行业领域。各类国产北斗终端产品推广应用已累计超过4000万台/套,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用户总保有量接近5亿台/套。此外,基础产品实现历史性跨越,自主研制出28纳米北斗兼容芯片,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北斗在智慧城市等新兴应用领域逐步进入服务化发展阶段,各种类型的位置服务公共平台大量出现和智能终端的应用普及,有力推动产业链下游运营服务收入的增长。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20年,北斗应用在交通运输、精准农业、城市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主要细分市场的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
在行业应用方面,北斗在电力行业已基本形成了稳定增长的授时、定位、短报文应用市场。2017年,河北、湖北、福建、陕西、青海和贵州等省份,已经完成了电力数据采集、电网设备授时、电力通信网频率同步、车辆监管等,形成了多种“北斗+电力”应用解决方案,在电网生产和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通过北斗精准时空服务采集地下管线关键信息也已形成行业建设刚需。
据了解,在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指导下,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连续数年开展的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为智慧城市相关领域的北斗应用树立先行示范。随着城市燃气行业应用的示范效应不断增强,北斗在城市给排水、供热、环保、公共交通、市政管理等行业的应用试点也在近年陆续展开。
白皮书显示,在2017年开展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改气工程施工中,全程应用北斗精准服务,为管网施工及后期维护等工作提供保障,有效支持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成为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鄂豫湘、川陕渝五大产业区域中北斗应用的一大突出亮点。仅以华北煤改气实施方之一的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为例,2017年共计完成120多万户农村煤改气,新建管网长度达到11000公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全程采用北斗精准定位,为后期管网安全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产值比例
北斗产业链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从区域迈向全球,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启动北斗系统第三步建设,即北斗三号系统,开始全球组网,计划2018年前后完成18颗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到2020年年底,将建成35颗卫星的全球覆盖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等服务。北斗系统有望取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将有效带动行业市场、大众市场、特殊市场以及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不可否认,在卫星导航领域,中国北斗的出现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也让中国这个后来者有了话语权。但同时也看到,在全球卫星导航多系统并存竞争和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仍面临过度依赖GPS系统及产品的局面,存在着产业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芯片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能力薄弱等短板。
白皮书认为,北斗产业发展面临多种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三个“远远被”,一是北斗系统的伟大作用“远远被遗忘”;二是北斗的用户数量“远远被低估”;三是北斗的科普宣传“远远被缺失”,“大众无感”是北斗的一个“痛点”和“软肋”。
面对这样的挑战,需全力加快推进北斗兼容标配化。专家认为,就芯片而言,当前国产北斗导航定位芯片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封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研发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限制,很难以一己之力推动芯片核心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在国内导航定位芯片市场研发企业多而散的情况下,无法与国外芯片形成竞争,而芯片行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也决定了很难依靠一两家企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国内芯片研发企业正在联合打造自主北斗芯片开放平台,以一种全新的“聚力”研发模式推动国产北斗导航芯片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白皮书显示,2017年9月,由国内企业研发的全球首个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SoC导航定位芯片已正式发布。
“北斗+”正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应用新模式,产业融合趋势愈加明朗。白皮书认为,未来值得期待的是穿戴式设备、新零售、无人驾驶、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应用领域,其市场潜力巨大。
(见习编辑: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