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指数型基金,巴菲特老人家的话在中国适用吗?
2018-05-18 16:00: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买入指数型基金,巴菲特老人家的话在中国适用吗?

作者:黄凡

说到投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低买高卖”,然而确实难以做到。看看A股过去半年的轨迹吧:一月份买的人非常多,现在买的人非常少。是一月份高呢?还是现在高?答案不言自明。那么,你在一月份更愿意买呢?还是在现在更愿意买?肯定是一月份连续上涨时更愿意买!长期而言何时买更好?肯定是在现在买更便宜更好!

因此,尽管股票投资的有效方法很简单,然而做得好的人很少。为何?因为这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逆人性。

近期,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剧,投资人普遍焦虑。然而,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就不那么纠结了。统计数据给出美国从1801年以来大类资产的获利表现:

▲ 股票:1030000倍;

▲ 长期债券:1600倍;

▲ 短期债券:275倍;

▲ 黄金:3倍。

显然,股票是长期的最佳投资品。

读到这,你肯定质疑:美股长期而言是好东西,但A股长期是“万人坑”!

那么大家眼里非常“不堪”的A股长期看又如何?A股上证从1990年12月100点起步,到现在3100点,折合年化收益率15%,如果加上分红派息回报率更优。这样的回报率远高于同期港股、美股、黄金、甚至不亚于一线房产等人们印象中的牛品种。

| 证券投资者数据

那么为何绝大多数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取得的回报都不理想?该从方法上找原因了。

1

实际上,投资国内股票市场有两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 方法一: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好的公司,并长期持有。

根据长期的历史经验,A股低迷至人见人骂的坏时代,正是淡定从容地选择好的公司,择机买入并作长期打算的好时代。

以便宜价格买入了好公司,价格再跌怎么办?其实,这样的市场定价错误就是投资人的好机会,再买就得了。如果钱买光了怎么办?那就忍耐与等待吧,这正是投资人通向成功的必修课。

如何判断一家上市公司是否一家“好公司”,又如何判断是否“合理价格”?当然不能靠道听途说了,如果不具备专业的分析能力,那么有第二种更简单的方法。

● 方法二:按股神“巴菲特”的教导,采用指数基金来参与投资。

巴菲特在回答“30岁的投资者应该买什么”的问题时给出如下答案:“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是过去35年最能帮投资者赚钱的工具”。

的确,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上证指数的表现与“股神”巴菲特亲自管理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股价的表现其实是相差不远的。

作为实力和名望难望“股神”项背的普通投资者,我们可能无法简单复制巴菲特在投资选股上的挥洒自如,然而,我们却极有可能取得不亚于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的长期投资回报。而且,办法很简单——利用指数型基金这样省心省力的被动投资便可。

简单地以指数型基金的方式参与A股投资,只要不是买在巅峰上,长期持有的回报率其实是非常高的。

2

从金融理论分析,长期投资指数型基金的“被动型”投资策略,是投资者通过分享上市公司盈利和成长而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

因为指数基金有以下三大优势:

与一般的股票基金相比,指数基金有三低优势,管理费较低,实时仓位调整需求低,交易成本较低。

第一,指数基金进行的是“被动”投资,相比于主动型基金,它的投资研究成本较低;就以投资股票的指数型基金而言,基金管理人通过买入指数成分股来跟踪指数,使投资者获取与标的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均比主动型基金的费用要低。例如,国内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均为0.5%,托管费均为0.1%,而大部分主动型基金的管理费率在1.5%左右,托管费在0.25%左右,两类基金的成本差异显而易见。

第二,指数基金不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基金仓位,因此交易成本比主动型基金小。绝大多数的开放式指数基金的仓位均会根据基金合同和基准而保持在90%~95%之间,仓位的变动不会很大,费用也较小。指数基金资产中相应的现金比例也非常小,仓位几乎不发生变动,在成本方面也要优于一般的股票基金。在指数基金日常投资运作过程中,基金管理人通常只在成分股发生变动,或普通指数基金需要满足投资者申购、赎回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成分股的交易,从而产生部分交易费用。可见,在交易成本方面,指数基金也比主动型基金更有优势。

第三,指数基金的申购、赎回费用通常也小于主动型基金。如果投资者利用指数基金进行波段操作,申购赎回费用比主动型基金要低。投资者还可以利用指数基金申购赎回费用低的特点进行基金转换,将低成本的效应叠加以降低投资成本。此外,一些特殊的指数型基金的份额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它的交易费用通常也低于主动型基金和普通指数基金的申购费用、赎回费用,进一步为投资者降低成本。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成本随着时间的复利累积下来,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特别是对长期持有的投资者而言,合理的低成本是长期坚守的必要条件,否则,高额的管理费、托管费、交易费不但会吞噬掉大部分投资收益,甚至还会侵蚀本金。

如果投资主动管理型基金,理论上可以靠基金经理以其专业水准来跑赢市场同行来带来更好的收益。然而,即使是在国外的成熟市场中,确实难找到哪只基金每年都能跑赢大市。第一年排在前十名的,很可能第二年前50名里都找不到它的位置了。国内的基金更是如此。当然,投资人可设想总是在不同时期选取不同的明星基金来跟随,但又有谁能预知未来的明星?况且,频繁进出不同基金,高昂的申购赎回成本不但影响回报潜力,而且会蚕食宝贵的投资本金。

投资是要看长期收益的,讲究的是稳健赢利。只看短期,并希望有超额回报,那么即使短期成功了,也是难以持续的,可能今年收益很好,明年是负的,长期下来,回报也有限。因此,以稳健的心态,设立合理的长期回报预期,避免经常的短期进出,是投资成功的关键。指数型基金投资,因有持有成本低、不需用调整仓位、申购赎回成本低廉等三大优势而有利于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而获取稳健赢利。

不少本地投资者对指数基金投资的有效性表示极度质疑:有不少投资者在2007年底、2015年中买的指数型基金,现在离解套还远呢。

那么,指数型基金的“橘”到了中国是否真的化成了“枳”?外来的经验是否适合中国呢?

大家可能听过淮“橘”与“枳”的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简而言之,同一样事物,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各异。

许多国内投资者在对指数基金投资的理解和执行中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误区一:认为指数基金投资的是典型的“懒人理财法”,任何时候只需要买入即可。然而,有些投资者可能没有意识到,投资指数型基金,等于是自己作出对市场向上的判断了,因为,指数型基金追踪的是指数,总是接近100%满仓的,您不可能靠基金经理根据市场走势的分析来为您决定股票仓位的配置。

具体来说就是,作为指数基金投资的投资者,您需要对市场的所处位置(估值高还是估值低)作出判断的,然后,您还须自己根据判断来实施通过增减指数型基金的配置来调节市场参与度。

有不少人很轻易地拿出从2007年底、2015年中购入指数性基金至今一直亏损的例子来否定指数型基金的优势和作用,其实并不是方法的错,只是运用的方法欠正确。亏损理由也相当简单:就是买在市场的巅峰之时了!

多数投资人受贪婪与恐惧的驱使,在市场处于低位的时候不参与,到市场巅峰的高位又积极参与。“贪婪”和“恐惧”的基本人性弱点是阻碍用指数基金的方法来获得投资成功的拦路虎。

误区二:指数基金投资多着眼于短期,希望今天种树,明天乘凉。然而,尽管市场长期走势总体向上的前提下,短期波动却无人能准确判断。A股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其波动频率和幅度更大,寄望于短期获利,往往造成频繁进出,高昂的申购赎回成本不但影响回报潜力,甚至会蚕食本金。

其实,如果长期投资,指数型基金定投适合精力和时间有限的、或又不太愿意花时间关注市场的投资者。只需在市场总体下行的时候,设立定期投资计划,然后在下一轮市场高涨中退出,形成“微笑曲线”,回报相当可观。

而定投指数型基金出现长期投资不赚钱,或赚得不多的情况,多半由于在行情下跌时停止定投、上涨时则追高;或是低迷行情时减少每期定投额、行情重启后才增加金额。因此,市场相对低点时,如一直坚持定投股基,低位累积的筹码将为长期投资带来较大的回报潜力。

现在国内股票市场整体估值低于长期历史平均水平,这显然就是以国内股市不同指数为投资标的的指数型基金投资的买入时机。

国内投资人总是信心不足,担心完了美国加息,又担心中美贸易摩擦,现在又担心“资管新规”的落地会否成为对A股的“杀伤力武器”。敝人认为根本无须纠结。该来的终于来了。长期而言,“资管新规”的实施会让预期收益型产品供应减少,实际无风险(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保守型投资者趋于配置净值型债券专户,增加债市的需求;进取型的投资人趋于配置股票型专户,增加股市的需求。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确定的长期利好。

外资的进出通常是A股走势的领先指标。2月份以来,外资通过沪港通、深港通资金流入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A股持续下跌,外资通过沪深股通的净买入创新高。人家在买,我们在卖,谁比谁聪明?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问有效而又简单的投资方法是什么?那么就请牢记巴菲特老人家的一句话:“买入指数型基金,然后努力工作吧”!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