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6日电(罗琨)“债券滞销,帮帮我们。”近期,一张ps“水果滞销大爷”的“债券滞销大爷”图开始在债市从业者的朋友圈流传,而主要“滞销”的品种为民企、城投和地产债。
这一图流传的背景便是始于今年年初的债市违约潮。5月以来,中安消、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接连出现债务违约,盾安环境和江南化工的控股股东盾安集团被爆450亿元债务危机,更令债市震惊惶然。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波违约潮也许仅仅是开始,下半年更不容乐观,需警惕低资质主体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资料图。中新经纬闫淑鑫摄
民企违约高发
民企成为此次违约的“重灾区”。据申万宏源统计,截至5月13日,民企违约主体数高达33个,主体个数违约率3.1%,而地方国企案例为8个,违约率0.65%。
中央结算公司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1-4月违约债券的支数和面额均较2017 年同期有所上升。在流动性相对宽松、市场持续走强的背景下,信用利差不降反升。
中央结算公司统计监测部高级副经理黄稚渊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表示,从监测指标来看,民营企业无论从债券市场还是信贷市场融资都会越来越难,需警惕低资质主体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黄稚渊建议,民企应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不要做过度投资,把自己的资金链崩得特别紧。
民企频发的信用事件也使得投资者对民企偿债能力的担忧日益加剧。一名不愿具名的债券投资人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现在民企债被市场“歧视”的现象非常严重,一些投资人宁可配置信用评级低的国企信用债,也不愿意配置信用评级高的民企信用债。
“不碰民企。”在问及其所在公司最近的配置策略是否发生变化时,一名大型信托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明确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其所在部门已经禁止配置民企发行的信用债。
中泰证券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其报告显示,富贵鸟、中弘、上海华信等都先后因为紧张的现金流成为舆论焦点,债券价格暴跌,市场情绪也因此受牵连,2018年一季度民企在产业债中的总占比仅为12.56%。
以中证民企成分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的筹资现金流净额,在2018年一季度,出现了近几年来的首次下降。“企业面临的外部融资环境已经非常严峻。”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如是判断。
上市公司也不“保险”
在大部分投资者印象中,上市公司一般来说资质较好,且股权融资渠道通畅,因此较非上市公司违约风险更低,而2018年上市公司接连的违约事件正让这种信仰逐渐打破。
年初以来曝出的信用事件中不乏中城建、丹东港、川煤等老面孔,也有富贵鸟、神雾环保等首次违约的“市场新人”。进入5月份,违约风险开始密集蔓延至上市公司和其控股主体,保千里、富贵鸟、华信国际、中安消、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盾安集团等陆续爆出债务危机,其中盾安集团被爆450亿元危机,令市场瞠目。要知道,在此之前,盾安集团在资本市场可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年收入超过500亿元。
盾安何以至此?这些上市公司又何以至此?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除了公司自身经营问题和债市低迷,IPO常态化、定增再融资监管趋严导致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收紧也是一大原因。
2017 年2 月发布的定增新规在企业定向增发的股票增发数量、增发价格、增发间隔时间以及募集资金用途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整规范,限制了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对过度融资的企业影响较大。而减持新规则规定锁定期满后12 个月内只能集中竞价方式减50%,还要受90 日内减持总数不超过股份总数1%的限制,使得定增再受打击。
与此同时,股市IPO 堰塞湖现象在2017年得到有效缓解。“IPO 的增多减少了壳资源的价值,同样打击企业炒概念圈钱的能力。退市新规目前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从征求意见稿来看,新规更加严格,后期落地将可能会大幅加大股票退市风险。”中信建投分析师黄文涛称。
此外,爆雷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盲目多元化或扩张激进的行为。姜超指出,各风险主体长期存在大规模投资支出,自由现金流缺口大,导致对外部融资依赖性过高。一旦再融资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流动性紧张。
城投光环消退
对债券市场的老司机来说,城投债已经不如过去“稳”了。
今年以来,已经有数起省级城投公司风险事件被曝光。据海通证券梳理,包括年初被爆光的云南国有资本信托逾期事件,4月天津市政建设开发公司资管计划未能及时偿付本息, 5月天房集团即将到期的一期信托计划存在违约风险,此外近期还有一起城投违约事件,西安市灞桥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担保的一期资管计划到期未全部兑付,但因其没有在公开市场上融资,引起的关注比较少。
5月15日下午,天房集团表示,已与中信信托确认,将依照合同约定按期还款,资金计划有保障,并不存在延期还款问题。
不过,市场对于城投债的担忧并未因此消解。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日趋规范和严格,城投企业正在面临较大的商业化转型压力,尤其是在部分省级政府已明确表示“不兜底”的情况下,城投企业债券估值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前述大型信托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透露其所在公司目前对城投债相当谨慎:“2015年以后发的城投不买,要买也只买2013年和2014年发的,因为2015年前发的城投债纳入地方债限额的概率会更高一点。”
随着监管层日益强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金融行为的约束,城投企业与地方政府信用严格区隔,必须依赖自身经营性现金流和信用状况进行融资和债务偿付,部分中低信用等级、区县级城投的发行人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和再融资压力。
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指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资管新规在城投领域的政策合力将逐渐显现,城投企业的原有融资渠道需调整为基于自身信用的融资方式。
他预计,对自身信用基础薄弱和债务规模过高的城投企业,如无法获得地方政府股东注入优质的经营性资产,有效实现业务转型,借新还旧的模式将难以为继,或导致相当一部分城投债信用风险暴露,且与信用债相比非标产品更容易暴露信用风险,预计城投企业的违约率将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甚至可能诱发投资人过度反应。
下半年不容乐观
“这可能只是个开端。”针对近期的债务潮,李奇霖如是称。姜超也认为,从低等级债券到期量来看,3 月和 4 月高峰过后有所回落,但 8 月起将再度上升且持续较高,兑付仍将面临考验。俞春江则指出违约已经成为债券市场的“常态”。
平安信托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朱俊磊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从目前来看,大家对下半年的预期都一致,8月份的违约压力会更大。未来债券市场仍存挑战,市场交易过于拥挤、信用违约风险加大以及流动性重新收紧都值得警惕。
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根据wind统计发现,从8月份起,公司债的偿还规模将陡然上升,从7月的282.28亿元上升至564.89亿元。9月总偿还量为634.77亿元,10月为402.14亿元,11月为725.71亿元。
国泰君安分析师覃汉在此前的报告中也指出,后续信用风险仍高,警惕融资依赖性行业的风险继续发酵。
“目前建筑和地产的信用事件尚不算多,但进入下半年低评级偿债高峰之后,风险可能会逐步暴露,当前信用风险的暴露可能只是刚刚开始,对信用债市场的冲击也没未到最大的时候。”覃汉说。(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