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张立群:开局良好 基础仍需巩固
★
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平稳、效益提高、结构优化等新特点开始显现。但也要注意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立群
我国2018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8%,增速与上年四季度持平。经济增长已经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6.7%-6.9%这一区间,平稳增长特点进一步明显。
从市场需求看,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14.1%(美元口径),增速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同比降低1.7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全年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消费同比实际增长8.07%,增速同比降低0.74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市场需求增长平稳。从经济结构变化看,服务业的主导作用在继续增强,一季度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达到了56.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工业结构中,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达到了12.7%,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32.2%,均较上年有进一步提高。从微观企业情况看,一季度我国新登记企业达到132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到1.47万户,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4.5%。从居民生活看,就业稳步扩大,一季度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略快于人均GDP增长,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综合来看,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平稳,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增长平稳、效益提高、结构优化等新特点开始显现。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仍然不容忽视。
从外部看,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和行为仍有所发展;美国的一系列贸易保护举动,其不良后果,特别是对我国出口和相关产业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从国内看,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繁重。去杠杆、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改革,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改善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等多项目标,统筹推进仍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由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强房地产相关金融活动管理可能引起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房地产市场销售和投资增速下降仍需认真防范。
在外需增长不确定性扩大时,保持内需稳定的工作更加重要。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更加精心地做好宏观调控各项工作。财政政策要进一步聚力增效,加大对“三大攻坚战”和“十三五”重大工程项目的资金支持;货币政策要精心协调好去杠杆、强监管与推动金融改革、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之间的平衡,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
李承健:经济平稳增长势头有望保持
★
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特征,经济发展更趋平衡,经济平稳增长势头有望继续保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 李承健
2018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连续11个季度运行在6.7%-6.9%的区间,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同时,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特征,经济发展更趋平衡,经济平稳增长势头有望继续保持。
第一,就业形势保持良好。今年4月起,国家统计局定期发布城镇调查失业率,这对于准确研判就业失业状况,以及开展国际比较,均具有重要意义。1-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同比分别下降0.2、0.4和0.1个百分点。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横向比较,我国城镇失业率也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数据,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失业率为6.6%,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失业率为5.5%,全球平均失业率为5.7%。
第二,PPI与CPI趋向一致。一季度,PPI同比增长3.7%,涨幅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属于正常高位回落,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生产领域供需关系改善。一季度,CPI同比增长2.1%,涨幅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延续温和上涨态势,既受春节因素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也反映了生产领域价格上涨向消费领域的传导。
第三,对外贸易更趋平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近些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货物贸易顺差缩小,服务贸易逆差扩大。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为4208.7亿美元,较2016年减少888.4亿美元,连续两年明显下降,今年一季度货物贸易顺差继续收窄约20%。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为2395亿美元,为2012年的3倍,且呈现继续扩大态势。中国对外货物和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第四,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加快。2011年以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2017年出现首次反弹,同比名义增长6.0%,比2016年提高2.8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9%,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信心逐步恢复,对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一是贸易保护升温,贸易摩擦加剧。如果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不仅会伤害彼此国家利益,还将影响全球价值链相关国家的利益,甚至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二是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步伐加快,或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冲击。三是地缘政治增添新变数。在老问题尚未较好解决的情况下,中东局势又添新变数,对国际关系、石油价格等均可能造成冲击,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国内经济也需要关注一些潜在风险。未来一段时期,我们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其中还须克服不少挑战。局部风险的释放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压力,这种影响在一季度已略有显现,防范化解风险过程中,需要统筹兼顾金融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等领域,做好政策协调和过渡,妥善处置好各重点领域的风险,避免处置过程中产生新的风险。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要继往开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关键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握好节奏和力度,稳步推进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
许召元:提高增长质量须容忍投资适度下行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许召元
2018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增速下行和结构优化并存的特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仅为8.3%,比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以上,且仍有进一步下调的趋势。但由于投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并不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较大冲击。
两年多以来民间投资增速首次快于总投资增速
2015年前我国民间投资增速一直高于总投资增速,但2016-2017年,情况出现逆转,民间投资增速大幅度低于总投资增速,特别是2016年上半年,总投资增长9%,民间投资仅增长2.8%。随着经济形势企稳,2018年一季度,民间投资持续反弹,增速回升到8.9%,高于总投资增速1.4个百分点。由于民间投资主要基于市场主体的预期,具有更强的内在支撑和可持续性,而且投资效率较高,因此,民间投资增速回升,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大幅度下滑,且有继续下调的可能
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仅为8.3%,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了11.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降是普遍性的,并不是单独的某一领域投资下滑。其中电力燃气水业的投资出现8.9%的负增长,比上年同期下调11.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9.7%,比上年同期下降8.1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基础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3.8%,但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1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降,表面上看是受中央强调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特别是今年财政部34号文要求2018年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行为,配合财政部财经23号文对金融企业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的规范,直接限制了许多没有明确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很小项目的资金来源,不少地方一些没有明确资金支持的项目因此不建或缓建。
从深层次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调是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后,为了对冲三期叠加带来的增长下行压力,我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各地通过PPP等多种融资模式创新,在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为不断扩大的基础设施进行融资。持续高强度的投资一方面拉动了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导致投资效率下降和债务风险的积累,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对经济冲击有限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将对钢铁、水泥等行业产生直接影响。但总体看并不会给经济带来很大冲击。一是因为近年来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很弱,特别是2017年由于建材价格大幅度上涨,很多增加的投资都被用于价格上涨,真正拉动经济增长的实物投资增长很少(2017年名义投资增速是7.2%,但实际增速仅有1.3%)。二是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调,原本由其占用的资金会被释放,更多的资金会用于其他行业的投资,民间投资会更加活跃,另外,最近很多热点城市出现了住房供不应求的情况,加快房地产投资仍有较大空间。这些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基础设施投资的放缓。目前来看,2018年投资增速仍会下调,但由于效率提升,投资对增长的贡献并不会降低,政府也不需要因此对防风险政策进行大的调整。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