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中国天然气“库房”少,“政府之手”问题多,专家说出“气荒”真相
2018-04-19 19:01: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关注丨中国天然气“库房”少,“政府之手”问题多,专家说出“气荒”真相

全国多地闹“气荒”,政府之手问题多

文丨查全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上游业持续发展。国内原油年产量由1.04亿吨增长至现在的2亿吨左右;天然气年产量由137亿立方米增长至1400亿立方米以上;境外权益油由0增长至1.5亿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我们一直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而努力。在这过程中,人们日益感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没有得到相应增強。

本采暖季,全国多地闹开了“气荒”,暴露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集中高效统筹全局,实实在在谋划未来”上的不足。和老牌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在辨证地对待“两只手”的作用方面,我们在认识上有误区,在实践上有差距。

荷兰世界上主要天然气生产国之一,1959年在本土发现格罗宁根特大气田,储量25000亿立方米,年产气800亿—900亿立方米。荷兰政府隨即规定“该气田应该在下述前提下生产:它不能扰乱国家的能源供应,而且要尽可能多地为荷兰经济做出贡献”。为了避免在能源上对外国,尤其是政治上不稳定国家的依赖,荷兰实行了著名的“小气田政策”(small fields policy),即让260个小气田充分生产,而将格罗宁根气田保留一半的生产能力,作为“调峰”和“应急”之用。

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将大庆喇嘛甸油田作为“战备油田”,后于七十年代末开发动用。之后,我国再没有储备油气田。近年来,虽然建了一批储气、储油库,但容量有限。其实,库储远不如保存部分富集高产油气田的生产力更安全、更经济。

油气是不可再生资源,高效开发、节约利用是许多国家遵循的基本国策。

美国、加拿大号称是最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它们对油气开发的管理十分严格,一直管到单井产量、油气田的釆收率以及油(气)田废弃的核准。为了保护和协调各个油公司的利益,它们在防止“盗采”上也有许多有效的举措。

我国自从1988年撤消石油部以来,国家层面基本未涉及这些领城。目前的政府主管部门在提高采收率和积极动用80多亿吨、5万多亿立方米探明未开发油、气储量(大体相当全国十年累计探明储量)这两个最现实的提高经济效益领域,基本没有作为;在执行“国内为主、国外补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针上,认识上有偏颇,国内勘探开发工作力度不够;在稳定东部老油区这个战略问题上局限在喊喊口号;在上游业的发展方向上,厘不清“战场与战场”“阶段与阶段”的关系,抓不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另外,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石油上游业的特性考虑不够,尤其对石油开发阶段缺乏调适能力。能源主管部门变动过于频繁,而且未能在认真分析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用法律来确立新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机构重组时,原有主管部门的骨干很少进入新部门,影响了工作连续性;新的主管部门对石油业缺少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反观美国,不仅有完备的石油法律法规,而且政府管理机构长期稳定。以油气矿权管理为例,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一直由内政部负责;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地德克萨斯州由铁路委员会管理。有力地制止了“乱开滥采”,实现了“由大乱到大治”的转变。美国“保持管理机构稳定,‘重实不重名’”的做法值得借鉴。

以目前我国油气消费和生产增长速度来看,2030年以前,对外高依存度的状态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为此,无论“调峰”还是“应急”,建立強有力的油气储备体系势在必行,这是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不是多修几座储气、储油库的问题,而是从国情出发,统筹“多能互补”,统筹油气生产与储备,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系统性问题。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举全国之力才可能建成,离开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效作为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系中石油咨询中心咨询专家)

冬季“气荒”、淡季“荒气”,完全可以解决!

文丨许江风

天然气冬季需求量大、淡季需求量小是最基本市场规律,天然气产供储运销如不能有效协同,就会发生冬季气荒、淡季荒气的被动局面。究竟如何实现天然气产供储运销有效协同?

天然气生产 :不论是常规天然气田、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煤制气,除了天然气开发生产井修井、煤制气工厂检修停产外,一般处于平稳生产状态。如果淡季产出的气卖不出去、又没有足够设施储存,只能限产或停产而发生荒气,严重影响气田和煤制气工厂投资盈利能力。冬季虽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增加一些产量,但增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冬季清洁采暖形成巨大调峰需求,从而发生气荒。

天然气生产特别需要采取其他措施,确保其淡季不限产或停产,冬季适度增产,较为平稳生产状态,并能增加其资产盈利能力,同时摊薄折旧,降低成本。

天然气供应 :在中国本土生产气量有限,满足不了需求,从境外采购是必须的。如购买气源来源于冬季处于采暖地区,本国在天气寒冷气源紧张或其他政治经济等原因,优先满足自身需求而不履行合同,会时有发生。

作为大宗气量采购方的中国,气源采购战略性多元化是掌握主动权的最好策略,境外管道气和液化天然气都要战略性多元化。鉴于LNG接收站可以在沿海较为灵活部署,为增加天然气供应满足需求有效性,最好在冬季用气负荷调峰中心,加大接收站部署密度和规模。

天然气储存 :鉴于天然气可以在地下储气库气态稳定长久储存,特别是大型老气田规模大,是天然气储存的最重要方式,中国本土天然气不需要变化形态,管输到储气库加压注入地层即可,是确保淡季本土气田和煤制气厂不限产不停产最好的天然气“库房”。

负荷中心区附近沿海大型LNG接收站基地储罐群也是天然气以液态储存且调峰能力较强天然气储存方式,但由于BOG(闪蒸气)存在,不稳定,需动态管理。

天然气管网体系本身也有一定量天然气储存能力,特别是战略性增加主干线和支线管径和压力,可以提高管网体系天然气储存量,城镇燃气管网位于人口密集市区,管径和压力受限,存气量有限。城市中心区或周边投资建设LNG卫星气化站或CNG(压缩天然气),由于储罐规模有限,前者需要槽车运输,后者需要用电加压,成本较高,罐太多也会占更多城市宝贵用地,并成为影响城市安全重要因素。

天然气运输 :天然气运输量大后,管道输送是最佳方式,管道埋于地下,不怕冰冻和飓风,不需要再用其他动力燃料进行运输,不需要增加公路、铁路地表运输压力。尽快成立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统一规划和调度,可有效集成调用全国气源,如各路气源统一按热值进管网,可以实现全国均摊天然气管输费,通过整体科学规划管网布局,还能大幅度减少管道路由耕地占用和管道投资,从而有效降低管输成本,增加气源对其他能源竞争力。

LNG槽运是天然气运输的辅助方式,LNG车船加注必须要用液态,如地下储气库、大型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国家管网体系基本能满足冬季清洁采暖调峰巨大调峰需求,可以减少城市LNG卫星站液化天然气槽运陆路运输量。

天然气销售 :任何商品以量定价是最基本市场规则,零售买的量少就应该贵,批发或大客户买的量大,就应该有折扣,气价要便宜,因此,居民用气量少天然气价格就应该高于其他用气量大的用户,同时,由于价格高有利可图,也会优先得到保障。淡季需求少,供大于求,天然气就应该降价;冬季调峰需求量大,求大于供,天然气就应该涨价,这样就给投资建设储气设施保留了价格空间。

市场是决定因素,就是放开价格鼓励多元化气源充分竞争,管住管网、储气库、接收站、城镇燃气管网等中间天然气物流盈利水平,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天然气销量和替代其他能源能力。

综上所述,实现天然气产供储运销有效协同除理顺各方面关系外,舞动好天然气产业链最关键基础设施是具有强大缓冲能力地下储气库,如果储气库储气工作气量达到天然气年销量15%以上,既可以解决冬季气荒,也可以避免淡季荒气,同时增加天然气全产业链盈利能力。储气库与接收站有效协同也可以获得液化天然气低价采购战略主动权。天然气除了满足自身调峰需求,还要协助满足电网和热网调峰需求,并协同可再生电力上网,责任重大,如解决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国家能源安全,和打赢蓝天保卫战步伐。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八十多万亿GDP,完全有能力保证地下储气库基本盈利。拥有足量多样化天然气储存能力,就可以实现天然气产供储运销有效协同。

(作者系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院综合规划资深工程师)

End

责编 | 卢奇秀

数千亿!煤价升、电价降、补贴资金不到位、电改等因素致电力企业经营承压

电改“红利”不应依赖电企“让利”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