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启兵(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国家统计局4月17日发布数据,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8%,与2017年四季度增速持平。然而,市场对后续经济走势仍有分歧。我认为,更应关注6.8%背后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的变化。
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变量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迟缓,中国经济逐步转向依赖基建、地产支撑。这也造成了在宏观经济分析中,习惯性地重视基建、地产的作用。尽管一季度经济增速不弱,但市场对后续经济走势的担忧,一定程度上仍来自对基建和地产投资后续走势的不确定。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3%,较2017年的19%回落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虽同比增长10.4%,远超市场预期,但市场仍担心其中土地购置费用占比较多,而地产施工面积同比仅增长1.5%,较2017年的3%继续回落。
然而,有一些因素也许被大家忽略了。中国经济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这轮复苏与以往有着明确的不同,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在判断后续经济走势时,需要关注的变量也有所不同。
从需求端看,在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变化相对平稳,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更多来自投资和净出口的变化。而本轮复苏中,出口增速的回升无疑是需求端的亮点,应淡化投资,更多关注出口的变化。
首先,在中国GDP增速企稳回升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处于下行趋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7.5%,虽较2017年的7.2%有所回升,但仍处于历史低位。考虑到GDP增速为实际值,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速更具说服力。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速2017年三季度、四季度均为负增长,2017年一季度也仅增长不到1%。与此同时,中国的GDP增速持稳在6.8%。可以做个简单的比较,在本轮复苏之前,2015年四季度,GDP增速同为6.8%,而当时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为12.4%。由上述数据可见,同样是6.8%的增长,其内涵完全不同。
其次,在投资实际增速处于低位的同时,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出口增速明显回升。2017年,美元计价的出口摆脱了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负增长的状况,同比增长7.9%;一季度,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继续攀升至14.1%,以价格指数平减后,实际增速仍维持在两位数。需要指出的是,在通常的国民经济核算中,以货物与服务出口减掉货物与服务进口的净出口计入GDP,一季度,由于经常项目顺差的收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为-0.6个百分点。但此种算法没有考虑到出口对消费和投资的间接作用,如果考虑出口的综合贡献,一季度出口对GDP的贡献据我们估算为正贡献0.4个百分点。
出口仍将是2018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如果说出口是本轮复苏的重要驱动因素,就必须解释两个问题:一是3月出口增速的负增长是短期波动还是拐点?二是中美贸易摩擦对出口影响如何?
尽管3月出口增速意外回落,但我认为,更多是由于春节因素的影响。考虑外需,3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3.4,有所回落,令市场担忧全球复苏趋势是否有所变化。但PMI本身具有环比性质,且3月数值仍在扩张区间,亦是2017年来相对较高水平,仅低于2017年四季度以来水平。且宏观经济趋势的变化不应只通过单月环比数据的变动得出结论。因此,仅3月全球制造业PMI的变化并不足以说明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出现拐点。3月,欧美央行均再度上调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IMF亦维持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3.9%的预期。由此来看,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并无明显变化。而对于中国的出口而言,外需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变量,人民币汇率影响不大。在外需依旧向好的背景下,2018年出口预计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必须承认,从目前双方的强硬态度看,贸易摩擦有进一步升温的可能。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约4300亿美元,占中国整体商品出口的约19%。而2017年,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据我们估算为1.2个百分点。因此,如中美贸易摩擦演化成全面贸易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下,对GDP增速的影响约在0.2—0.3个百分点。考虑到对其他国家出口的增长,实际影响可能更低。
不过,目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演化成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不大。从中美贸易商品整体结构看,双方总体保持互补。在双方贸易保持互补的背景下,全面贸易战将是双输的结局。从历史看,历史上美国曾5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最后均以双方达成协议告终。而从中国近期的态度看,在对贸易摩擦保持强硬回应的同时,依然秉持了加大对外开放的一贯态度。基于以上因素,我认为,在最终正式加征关税前,双方达成妥协的可能性较大,贸易摩擦难以升级成全面贸易战。当然,对经济的短期冲击难免。
如果说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只有短期冲击,外需依然较好,那么,出口则仍将是2018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对后续经济走势无需过多担忧。(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朱启兵,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曾任民族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经济学》(季刊)编辑部主任等职务。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