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复苏动能正在减弱!——对欧美日经济的跟踪观察(海通宏观姜超、梁中华、李金柳)
摘 要
在过去的两年里,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贸易回暖,尤其是欧洲、日本经济在去年更是有超预期的表现。但近期公布的高频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正在减弱。接下来我们跟踪考察几个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情况。
美国:一季度增长放缓。尽管当前美国一季度数据还未公布,但从高频数据来看,美国经济一季度或出现回落。美国前两月个人消费支出环比折年增速从去年4季度的4.0%大降至0.6%,消费对GDP的带动作用将明显减弱;今年前两月美国工业总体产出指数增速明显下降,名义贸易逆差相比去年四季度扩大了近600亿美元(年化),预示着一季度投资和净出口对GDP难有大的贡献。而从生产端来看,当前美国采掘业、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均已回升至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进一步恢复的空间已非常有限。且去年以来作为全球商品主要需求端的中国地产经济开始走弱,意味着本轮采掘业的回升或已接近尾声。尽管美国推出了减税政策,但对生产的刺激作用或相对有限,当前美国失业率已经连续半年维持在4.1%的历史低位,说明劳动力市场已经达到充分就业。再叠加贸易摩擦的影响,今年美国通胀水平或趋于回升,美联储渐进加息缩表仍会继续,给经济带来的紧缩效应会逐步显现,美国本轮经济的复苏或在接近尾声。
欧元区:复苏动能亦有转弱。从需求来看,17年欧元区经济超预期复苏,主要归功于净出口拉动,尤其是3、4季度拉动经济增速达0.8和1.3个百分点。但进入18年,美国经济扩张进入尾声,中国需求面临下滑,再加上欧元升值影响的体现,预计外需对欧元区经济的拉动会弱于17年。内需方面,欧元区的消费目前保持稳定,但由于居民薪资收入提升并不明显,缺乏进一步回升的动力,17年居民消费支出同比甚至较16年小幅下滑到1.2%。而投资对欧元区经济的拉动在17年下半年有所减弱,非金融企业的信贷余额也一直在0增速附近徘徊,企业的设备投资冲动并不强。从生产来看,17年4季度,欧元区制造业的提升幅度放缓,批零、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幅不及3季度,并且区内主要国家的制造业PMI进入18年后都已持续回落到17年中的水平。而且欧元区的工业生产复苏,其实也已持续了较长时间,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了5年,当前也已经回到危机前的水平,未来空间也已非常有限。
日本:制造业小幅放缓。17年日本经济同比继续回升,环比也连续8个季度没有衰退,是近年来最好的表现。从需求来看,日本经济在17年上半年主要是靠消费和净出口贡献,合计拉动GDP增速1.5个百分点,而下半年私人投资增速大幅提高,拉动GDP增速接近1个百分点。当前来看,日本的消费保持平稳,而外需主要取决于中国和美国(对两国的出口各占日本出口的20%左右),随着中美经济走弱,18年的外需改善程度可能也会不及17年。17年下半年与日本私人投资拉动经济对应的是日本制造业持续向好,制造业生产指数创下08年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到了18年1月,日本制造业生产出现大幅下滑、2月又重新反弹,目前尚不能确认是短暂的波动还是趋势的变化。日本制造业PMI今年从54.8%回落到53.1%,不过仍高于去年下半年平均值。但是全球制造业和贸易基本是联动的,欧美工业经济的走弱,或许意味着日本制造业增速也会趋于回落。
在过去的两年里,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贸易回暖,尤其是欧洲、日本经济在去年更是有超预期的表现。但近期公布的高频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正在减弱。接下来我们跟踪考察几个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情况。
1.美国:一季度增长放缓
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或明显放缓。去年4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增速从3.2%回落至2.9%,其中消费的拉动作用提升,但私人投资作用下降,净出口对GDP由带动转为拖累。尽管当前美国一季度数据还未公布,但从高频数据来看,美国一季度经济或出现回落。首先,美国前两月个人消费支出环比折年增速从去年4季度的4.0%大降至0.6%,其中的耐用品、非耐用品消费增速均由正转负,服务消费增速也由2.3%降至1.7%。消费对GDP的带动作用将明显减弱。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私人投资增速和工业产出增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今年前两月美国工业总体产出指数增速明显下降;此外,美国前两月名义贸易逆差相比去年四季度扩大了近600亿美元(年化)。这些都预示着一季度美国投资、净出口对GDP难有大的贡献。
而从生产端来看,当前美国采掘业、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均已回升至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进一步恢复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尽管采掘业在美国GDP中的占比较低,不足2%,但是采掘业的波动是非常大的,导致采掘业相关的生产和投资对GDP增速的边际影响就很大。14、15年大宗商品熊市导致全球采掘业大幅下行,而16、17年的商品市场大反弹又推动采掘业增速跳升,对全球本轮经济、尤其是采掘业制造业回升的贡献较大。而且商品市场的触底反弹在边际上刺激了整体经济,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正向循环。但去年以来作为全球商品主要需求端的中国地产经济开始走弱,意味着本轮采掘业的回升或已接近尾声。
尽管美国推出了减税政策,但对生产的刺激作用或相对有限,当前美国失业率已经连续半年维持在4.1%的历史低位,说明劳动力市场已经达到充分就业。在生产端回升有限的前提下,再叠加贸易摩擦的影响,今年美国通胀水平或趋于回升。截至2月份,美国核心PCE价格同比已经从去年8月的1.3%的低位回升至1.6%。
而有通胀回升的保障,美联储渐进加息缩表仍会继续,给经济带来的紧缩效应会逐步显现。在通胀平稳回升的前提下,美联储货币正常化的进程仍会渐进开展。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已经达到了100%,预计全年共加息3-4次。与此同时美联储缩表也在继续进行,货币收紧对经济的紧缩作用会逐步体现,美国本轮经济的复苏或在接近尾声。
2.欧元区:复苏动能亦有转弱
从需求来看,17年欧元区经济超预期复苏,主要归功于净出口拉动。17年欧元区实际GDP同比2.3%,比16年的1.8%提高了0.5个百分点,远超市场17年初的预期。从需求端拉动的分项可以看到,17年欧元区经济强劲复苏的主要原因在于净出口的反弹,尤其是3、4季度拉动经济增速达0.8和1.3个百分点,使得欧元区下半年经济同比增长高达2.7%。
在欧元区主要的出口市场中,17年美国、日本均稳健复苏,俄罗斯经济大幅改善,中国增长也保持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对欧元区的净出口形成支撑。但进入18年,美国经济扩张进入尾声,中国需求面临下滑,再加上欧元升值影响的体现,预计外需对欧元区经济的拉动会弱于17年,如果外需边际减弱,那么其内部自身需求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
欧元区的消费目前保持稳定,但缺乏进一步回升的动力。欧元区居民消费在经历14-15年的大幅修复后,16年以来受信贷高增支撑,消费增速整体稳定,但由于居民薪资收入提升并不明显,消费尚未形成自发的回升动力,仍离不开货币的刺激,17年居民消费支出同比甚至较16年小幅下滑到1.2%。
而投资对欧元区经济的拉动在17年下半年有所减弱。固定资本形成对GDP同比的拉动从上半年的0.8%降至0.5%,存货变动的贡献则在4季度转负。非金融企业的信贷余额也一直在0增速附近徘徊,可见企业的设备投资冲动并不强。
从生产来看,欧元区主要行业的增加值在去年4季度升势也减弱。17年4季度,欧元区制造业的提升幅度放缓,批零、餐饮业同比增幅均不及3季度,并且区内主要国家的制造业PMI进入18年后都已持续回落到17年中的水平。
回顾本轮欧元区经济复苏,宽松刺激下的工业生产,其实也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复苏。08年金融危机之前,欧元区工业生产基本呈现每3年一个库存周期的规律,而在金融和欧债危机之后,货币刺激复苏,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了5年。但17年12月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同比达到5.2%的高点以后,目前已连续两个月下滑,2月同比仅2.9%。虽然3月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小幅上升到84.1%,但未来空间也已非常有限,事实上,84.1%的产能利用率也是07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也印证了近期欧元区通胀回升的缓慢。18年3月欧元区的通胀率经历2个月的下滑后回升到1.4%,而核心通胀则连续3个月持平在1.0%,欧央行在3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预计实际GDP增长会在预测水平上有所放缓。虽然当前欧元区经济的回升动力有所减弱,但整体上仍处于复苏阶段,货币刺激仍在发挥作用,不过18年初时市场过于乐观的预期未来或将面临修正。
3.日本:制造业小幅放缓
17年日本经济同比继续回升,环比也连续8个季度没有衰退,是近年来最好的表现。17年日本GDP同比从16年的0.9%升至1.7%,从需求来看,日本经济在17年上半年主要是靠消费和净出口贡献,合计拉动GDP增速1.5个百分点,而下半年私人投资增速大幅提高,拉动GDP增速接近1个百分点。
当前来看,日本的消费保持平稳。消费对日本经济拉动最大的17年初,正是家庭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时期,而18年1-2月,日本家庭消费支出增速大体与17年下半年持平,说明1季度消费仍保持稳定。
日本的外需主要取决于中国和美国,对两国的出口各占日本出口的20%左右,18年初以来日本出口增速较17年大幅放缓,短期看与中国2月春节因素有关,日本对中国2月出口大降,导致2月出口总额同比减半,而从全年看,18年的外需改善程度可能也会不及17年。
那么,17年下半年以来投资对日本经济的拉动是否能够持续?与私人投资拉动经济对应的是日本17年下半年制造业持续向好,制造业生产指数也创下08年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到了18年1月,日本制造业生产出现大幅下滑、2月又重新反弹,目前尚不能确认是短暂的波动还是趋势的变化。日本制造业PMI今年从54.8%回落到53.1%,不过仍高于去年下半年平均值。但是全球制造业和贸易基本是联动的,欧美工业经济的走弱,或许意味着日本制造业增速也会趋于回落。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